線上教學, 關愛至微
——寶應實驗小學“線上教學”特別關愛鏡頭掠影
“停課不停學,宅出新精彩”。在這個特殊的寒假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寶應實驗小學利用微信、釘釘、QQ等多種網(wǎng)絡平臺,開展線上教學與學習,努力構建“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nèi)容,讓全體師生“疫期”動起來。面對全新的學習方式,一些特殊的個體學生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家里沒有網(wǎng)絡、爺爺奶奶不會上網(wǎng)、自我約束力不強……這一系列困難沒有難倒實驗小學的老師們,他們精準施策,對特殊學生制定一人一案,確保線上教學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并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感人的瞬間。
鏡頭之一:一根網(wǎng)線架起了師生間真愛的橋梁
劉艾霏小朋友是一年級(14)班的學生,因為家庭原因她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面對全新的網(wǎng)絡在線學習,家里沒有條件上網(wǎng),為了學習她不得不靠到鄰居家“蹭網(wǎng)”來上網(wǎng)課,就在這時班主任王老師得知了這一情況,及時將劉艾霏的情況報告給學校,學校校長室特事特辦,立即安排人員為劉艾霏同學架設網(wǎng)線開通網(wǎng)絡學習途徑。第二天早上9點,劉艾霏同學準時端坐在書桌前,開始了今天的第一堂網(wǎng)課——《我家的漢字寶寶》,孩子的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奶奶坦言感激地說“特殊時期,孩子在家得到了學校和老師的特別關心和幫助,讓我們感到溫暖和貼心,我們將會教育孩子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鏡頭之二:一份方案建立了師生間真摯的信任
六(3)班李海涵同學,雖然思維敏捷,但是學習不夠自律。現(xiàn)在居家開展線上學習,他特別有抵觸感。為了幫助李海涵消除抵觸情緒上好網(wǎng)課,班主任朱老師及任課老師除了與他進行個別談心,更為他制定了一份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確保做到精準施策。各位任課老師根據(jù)個性方案每天與他進行一對一的學習指導,就這樣李海涵同學開始漸漸接受在線學習這種方式并與老師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下午4點半,李海涵同學開始整理一天的學習所得,將自己當天的學習成果主動提交給老師。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他每天都能認真開展學習并完成作業(yè),還多次被評為班級“學習之星”。
鏡頭之三:一個電話傳遞了師生間真切的溫暖
施曉萌是四(8)班的一個小姑娘,父母長期在外工作,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因年歲已大,平時對孩子的學習照顧就比較困難,現(xiàn)在遇到在網(wǎng)上開展學習,這下更愁壞了。就在這時班主任于老師、數(shù)學王老師、英語陳老師出現(xiàn)在她的身邊伸出了關愛之手,三位老師先通過電話從心理上給孩子做了一次輔導,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帶來的關心與溫暖,其次三位老師每天都與孩子進行一次電話交流,除了耐心細致的指導線上學習方法,更主要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一次次細心的輔導,見證了一份份愛的傳遞,不知不覺中,施曉萌同學已經(jīng)適應了網(wǎng)絡在線學習并掌握了很多知識,更感受到老師給她帶來的春天般的溫暖……
每一個策劃,每一次幫助,都滿載著學校、老師對孩子們真切的愛。線上教學盡管遇到了一個個問題與困難,但實驗小學的老師們用心溝通、用愛施策,堅決做到一個都不能少。一切的努力與付出都會讓這些特殊的日子更加彌足珍貴,陰霾終將散去,讓我們“宅”出精彩,不負韶華,靜等春暖花開。(文圖: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