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0日-22日,由新教育研究院主辦,寧波市教育局承辦的2012新教育國際高峰論壇在浙江寧波隆重舉行。境內(nèi)外400多名教育界同仁齊聚論壇,探討教育改革新路徑,交流教育實驗新成果。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教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國家督學朱小蔓教授;“學習共同體”倡導者、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佐藤學教授,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育學院加里•鮑里奇教授,美國波士頓麻州大學教育領導學系主任嚴文蕃教授,中國華德福教育播種人、澳大利亞資深華德福教師本•切瑞;全國政協(xié)常委、新東方教育集團校長俞敏洪,新教育研究院院長、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等專家出席活動。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教育的文化價值”。就“教育與文化重建”命題,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育專家和與會代表分享了他們的研究和思考,有效教學理論創(chuàng)始人美國加里•鮑里奇教授的《有效教學的研究本位》,“學習共同體”創(chuàng)始人、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佐藤學的《基于協(xié)同學習的課程改革》,朱小蔓教授的《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透視》,朱永新教授的《為中國而教》,引起了與會教育專家的強烈反響和認同。
朱永新教授演講時介紹了新教育的十年探索歷程。他說,新教育實驗的愿景是努力成為中國素質(zhì)教育的一面旗幟,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學派。這個夢想,正在逐步成為現(xiàn)實。他強調(diào)說,教育必須有根、有魂。而新教育,與其說是想為中國教育打造可以流傳數(shù)百年的成熟課程,倒不如說是想為“失魂落魄的教育”重新召回靈性、魂魄、神圣性。而任何一個成熟的課程,也必須從文化和生命存在的根系中生出,且與悠久的歷史息息相通。新教育人的使命,就是自覺地把中國文化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作為我們教育的根基和創(chuàng)造之源;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來推動文化的自我創(chuàng)生,讓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在我們這個時代重新顯現(xiàn)并煥發(fā)青春。通過我們每一個新教育人的文化自覺,通過我們自己這個湍急的隘口,讓中國文化這條河流奔涌前行。
21日下午論壇開設了四個工作坊:“學習共同體工作坊”、“有效教學工作坊”、“華德福教育工作坊”、“中國新教育工作坊”。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生動地詮釋并提升了教育的文化價值。
22日上午,盧志文院長主持了工作坊的交流總結活動。盧志文院長指出,教育是文化的社會遺傳和再生機制,文化傳承、文化創(chuàng)造、文化引領和文化融合,是教育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的永恒使命,這正是教育的文化價值之所在。文化也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脈,是學校區(qū)別于其他組織和學校間相互區(qū)別的重要標志和特征,正是在文化所構成的知識體系中,學校獲得永恒的精神動力,形成獨有的精神品格。
閉幕式上,朱永新教授、盧志文院長,加里•鮑里奇教授、佐藤學教授共同簽署發(fā)表《寧波宣言》,盧志文現(xiàn)場宣讀。宣言闡釋了教育的本質(zhì)、教育與文化的關系、教育的文化價值和教育的終極目的,明確了教育的使命。宣言認為,每一個國家的教育都關乎全人類的未來。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肩負的責任更為艱巨。我們相信,通過中國人民自身的努力和世界范圍內(nèi)的充分合作,正在探索形成的中國現(xiàn)代的教育體系,不僅可以更好地承擔起自己的文化使命,同時也能為全世界提供成功的經(jīng)驗和樣板。宣言呼吁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行動起來,對全球各種文明之成果進行審視、遴選,再納入各自“以文化人”的教育體系,使之達到反哺人類,影響世界的目的!。ㄏ蛴 王茂)
朱永新教授演講
佐藤學教授演講
本•切瑞教授演講
俞敏洪先生演講
盧志文總校長演講并宣讀《寧波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