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點 謀求再跨越
各校多措并舉,全力打造“開學第一課”
8月底,集團各校分別召開新學年教職工例會暨開學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新學期工作。盧志文總校長出席部分學校會議,立足“理想課堂”,提出“四案一體化”的課改新思路,為新學年工作注入了活力,賦予了內(nèi)涵。各校多措并舉,全力打造“開學第一課”
9月上旬,在集團各校開學典禮暨新學期第一次升旗儀式上,各校校長激情致辭,勉力前行;師生代表傳遞心聲,表達期許,共同開啟新學期的大門。
寶中校長潘文新在以“朝向自我,做責任的擔當者”為題的國旗下講話中,表達祝愿,盤點收獲,在解讀形勢、剖析現(xiàn)狀的基礎上勉勵廣大師生員工:朝向自己,叩問良知,做責任的擔當者;面對當下,調(diào)整心緒,做教育的引航者;仰望未來,整裝待發(fā),做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
在寶應實驗初中升旗儀式上,沈壽鴻校長引導全體師生從不同角度理解“珍惜”的內(nèi)涵:珍惜實驗初中輝煌的歷史,做卓越成績的創(chuàng)造者;珍惜實驗初中純正的校風,做優(yōu)秀風尚的傳承者;珍惜自己現(xiàn)在的擁有,正心、壯志、強能,讓自己的生命增值;顒哟┎迮e行了頒獎儀式,上學期獲“翦淞之星”的55名同學的家長親手為自己的孩子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和獎品。
9月1日上午,伴隨著鼓號隊鏗鏘的旋律、孩子們嘹亮的國歌聲,寶應實驗小學“開學第一課”拉開序幕。師生代表王健、莊子諾先后感言,倡導文明之舉。陳士才校長致辭,強調(diào) “視質(zhì)量如生命,視家長為上帝,視學生若親子”的服務理念,著眼教育教學各個細節(jié),對同學們提出了“四個一”的明確要求。
“新的學年,孕育著新的希望和憧憬,學校相信你們!”在監(jiān)利中學新學期開學典禮上,李長海校長向新加盟翔宇大家庭的老師和同學表示熱烈歡迎,高度贊揚了全體師生在上一學期中表現(xiàn)出的甘于奉獻、勇于拼搏的精神。李校長希望: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在翔宇度過的每一天,都能詩意地棲居,快樂地學習,幸福地生活,使將來的人生更完美、更成熟、更深刻!
9月2日,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舉行2011秋季開學典禮。三個年級學生代表分別發(fā)表感想,表達期望。校長張元致辭,講述西南聯(lián)大的辦學歷程,深刻闡述了“什么是學校?”“什么是好學校?”并勉勵全體師生:“繼續(xù)努力,不懈拼搏,讓贊譽我們學校的人再多一些,范圍再廣一些,評價再高一些,讓學校成為我們永遠的驕傲!”
“成長在校園,幸福在曙光。”9月5日上午,淮安曙光雙語學校7000余名師生員工齊聚操場,舉行主題升旗儀式暨開學典禮。學校董事長徐正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希望曙光的每一位老師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孩子的幸福成長而服務,并祝愿曙光的每一位孩子在曙光的懷抱中幸福、健康每一天。學校總校長馬如飛和大家分享了“幸福、成長”話題,號召每名曙光人在新學期里,多成就一些自己,多滿足一些親人。 (鄭合)
理想的課堂,生命的狂歡
“人才和人手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是否具有可替代性。”盧總校長從“人才的價值”談起,剖析了“做走向世界的現(xiàn)代中國人”的深刻內(nèi)涵;他拈出“學生”、“知識”等人們司空見慣而又習焉不察的詞語,剖析實質(zhì),翻出新意;盧總進一步認為:當今世界,合格的地球村村民應當具備的核心品格和重要能力,都應當也能夠經(jīng)由“理想課堂”培養(yǎng)和獲得。
最后,盧總在解讀“理想課堂”的核心理念、結(jié)構流程的基礎上,激情呼吁大家:借由“理想課堂”這個“知識的超市”,獲得生命的狂歡!
兩個多小時的講座,深入淺出,莊諧并舉,情理相生,不時激起大家會心的笑聲、熱烈的掌聲。講座由寶中副校長宗兆宏主持,高一級部分管領導夏林奎、刁端勛等參加活動。(袁曉東)
【枰方棋圓】
“有尊嚴的教育”鑄就“教育的尊嚴”
李玉佩
8月1日東北網(wǎng)刊載消息說,因不滿分數(shù)被打低,南京高校教師楊華被學生會干部李明威脅,稱如不把其分數(shù)提至優(yōu)秀就會報復,并表示“我有本事讓你痛苦”。向?qū)W院舉報沒得到積極回應后,楊老師隨即報警并稱要“維護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尊嚴”。 李玉佩
當分數(shù)成為考核學生與教師的不二標準,當遭遇商品浪潮老師也“難耐寂寞”,毋庸諱言,本來脆薄的師道尊嚴正在加速融化,社會消極影響倒逼學校價值失守的緊迫現(xiàn)狀不可不察。
人口政策帶來的獨生子女已成校園主體人群的當下,社會叢林法則給父母帶來的焦灼,無一例外地被轉(zhuǎn)嫁到孩子的教育上。期望過高,盲目攀比,讓家長乃至全社會對學校頗有怨言,甚至失去了耐心和希望。逐年增多的家長進校園撒潑施暴事件,已經(jīng)無情證明了嚴峻性。
而校園安全法規(guī)的缺乏,及已有法規(guī)定性的躲閃模糊,讓本該由社會與家庭承擔的責任,往往全由學校甚至是教師承擔。崗位職能附帶的教師強勢地位,在學生與家長的張揚個性緊迫下步步后退。
另一方面,個別教育工作者雷人的“校園秀”戲弄了社會,在嗜腥媒體狗仔精神的渲染鋪陳中丑態(tài)畢露,影響了教育的整體風貌。如動輒跪拜,又如不良教師的失德違法。
教育是什么?當丟棄國民素質(zhì)和創(chuàng)造精神培養(yǎng)的應有之義,窄化為升學通道,已經(jīng)走向平庸的生存競爭的時候,教育從業(yè)人員需要做出更多反省。
有尊嚴的教育,才能鑄造教育的尊嚴。
“有尊嚴的教育”,要求學校和教師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事,平等地對待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教育的尊嚴”并不等同于“師道尊嚴”,不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長幼倫常,而是“因材施教”包容個性,“授人以漁”教學相長。因此,尊嚴是教師用智慧“贏來”的,用愛“換來”的;不是職業(yè)的附屬物,更不是恫嚇彈壓“爭來”的。
作為學校教育的合作者,“家長”是個帶著體溫的群概念。我們奉家長為“上帝”,視學生若“親子”,是對教育服務購買人的重視尊敬,是對教育對象的真誠示愛,但不是無原則的膜拜與寵溺。
因為擔心“有本事讓你痛苦”,校園里凡事都得屈從么?當然不是!如若有一兩個別有用心的人喧嘩作惡校園,影響到師生安全與校園秩序,僅僅有身份與“家長”或“學生”這一稱謂重合,我們要像楊華老師一樣保護好自己,并立即尋求法律的庇護。
回溯本源,做更有尊嚴的教育。前行的我們需要一路追問;于生命成長而言,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師生想要的?于社會發(fā)展而言,什么樣的教育才是時代想要的?
明白了這些,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更輕快。
盧志文主持新教育國際高峰論壇開幕式
教師節(jié)寶應三校226余名教職工受表彰
又悉,夏永明、王春蘭等三校121名教職工因工作出色,被學校表彰為“先進工作者”“教學模范”和“崗位標兵”。 (若塵)
監(jiān)利中學高三教師會:
攜手奮進,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
會上,新加盟教師代表張見亭作表態(tài)發(fā)言。年級分管校長覃忠、年級副主任鄒運斌總結(jié)上學年工作,對新學期工作提出目標要求。盧志文總校長希望與會老師齊攜手,共奮進,充分利用集體智慧在教育教學上尋求新突破,占據(jù)新高度,共同打造學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劉青)
曙光小學部開展暑期教師培訓活動,要求
“做不抱怨的曙光人”
(唐加成)
縣師能大賽寶應實小26人喜獲一等獎
寶中三學子就讀清華暑期學校
此次活動,陳星雨等同學在清華就讀5天,食宿與時間安排與正式的清華學生相仿;顒觾(nèi)容包括:聽王牌系教授座、參觀實驗室、籃球賽和結(jié)業(yè)式等。另悉,寶中高二年級另有10名同學獲邀參加東南大學夏令營,角逐東南大學自主招生優(yōu)錄招生資格和自主招生參測資格。 (銀政)
【聚焦課變】
盧志文課堂問對(8-9)
8、您認為人們對教學藝術的理解,有哪些偏差?
盧志文:首先,無視教學藝術的科學基礎、實踐基礎,將教學藝術神秘化,是這種偏差最主要的方面。
教學藝術是教學技術、技能、技藝在實踐中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和升華。教學的藝術性是以科學性為基礎和依據(jù)的。所謂教學藝術,就是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遵循教學規(guī)律、運用教學原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組合運用的一整套嫻熟的教學方法、技能和技巧。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實踐教育學就是已經(jīng)達到的熟練水平,并且提高到藝術高度的知識和能力。”
離開科學性、實踐性這個基礎,夸夸其談,紙上談兵,用“藝術”去讓原本并不復雜,也有規(guī)律可循的東西,變得神秘而難以捉摸,把一大批剛?cè)腴T的教師嚇得只有頂禮膜拜的份,進而,對教學藝術敬而遠之,又對教學技術不屑一顧,這是現(xiàn)實教學中非常嚴重的問題。
此外,這種偏差的另一個方面,是把教學過程中很多屬于方法、技術、技能、技藝層面的東西,拔高為藝術。
翻開各類談教學的書籍或文章,到處都可以看到諸如“導入的藝術”“點撥的藝術”“板書的藝術”“評價的藝術”,其實,文中介紹的內(nèi)容基本上都屬于技術、技能、技藝的層面,根本談不上藝術。
如果我們?nèi)鐚崒⑦@些內(nèi)容納入技術、技能層面去研究,則在挖掘規(guī)律、提煉要素、建立模型、傳授培訓等方面,一定會別開新境,所有突破?上,當我們將其納入藝術的范疇之后,便沒有了將其分解、細化、歸納、建模、演繹、復制的動力和理由,因為,藝術不能這么做,也不該這么做。結(jié)果便是,我們在這些方面永遠停留在經(jīng)驗層面。表述的時候,我們又喜歡把這些經(jīng)驗層面的東西,夸張形容為“藝術”,于是,形成一個封閉的“因果圈”。
多少年了,我們走不出這個圈。
9、您覺得這種把“教學過分藝術化”和將“教學藝術神秘化”的偏差在教育領域是局部存在還是普遍存在?是近年形成的還是歷史積累的?
盧志文:這種把“教學過分藝術化”和將“教學藝術神秘化”的偏差,是中國教育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表面上看,是因為這種偏差的存在,導致人們忽視教學過程中的科學基礎和技術要素,使得人們對教學過程的認識變得膚淺,對教學過程中的規(guī)律把握不透,進而使得教學效益不高、教學效率低下。
實際上,恰恰是因為人們對教學過程的探索不夠,認識不深,對規(guī)律把握不透,才導致人們更多地把教學過程“藝術化”和“神秘化”。
人類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走過相同的道路。從“神秘的”(未知),到“神話的”(主觀猜測),到“藝術的”(半知),再到“科學的”(已知),是一個認識逐漸加深的過程。
由古代的煉丹到今天的化學,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發(fā)展脈絡。
從對物質(zhì)的神秘、未知,到長生不老的神話猜測,到出神入化的煉丹工藝,再到嚴謹精微的現(xiàn)代化學,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不斷從“神秘”、“神話”和“藝術”那里贏得地盤。
今天,我們認定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是基于我們對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只有“部分掌握”的基礎。隨著人們對教學規(guī)律認識和掌握程度的加深,教學的科學性會越來越強,相對應的,其藝術性就會越來越弱。教學被過分“藝術化”和“神秘化”,所反映的正是人們對教學過程認識的“膚淺化”。顯然,這不是一個短期形成的問題。
這種“膚淺”,一方面,是因為教學過程以“人”為對象,異常復雜,盡管人們已經(jīng)付出無數(shù)艱苦的努力,但人類的認識水平至今仍然達不到教學規(guī)律的最深處;另一方面,對比人類在其他領域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教育也顯得相對滯后,雖然從事這方面探索的人群數(shù)量足夠龐大。
這當中有很多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體制、機制原因,超出了我們這個話題的討論范疇。但,人們對“教學過程認識的膚淺化現(xiàn)象”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和警醒。
在教學領域,人們的探索普遍停留在“經(jīng)驗”層面,而且這些經(jīng)驗呈“分散”和“零碎”的狀態(tài),既不集中也不系統(tǒng),很難像其他領域那樣實現(xiàn)“積累性超越”。
【翔宇短波】
7月3日,監(jiān)利總校高立順總校長應邀做客邊江論壇,接受邊江論壇版主柳瀟先生的在線訪談。
7月8日-26日,淮安外國語學校第十屆“蘇教國際英語夏令營”成功舉行。Aniel等來自美國、加拿大和喀麥隆的三位外籍老師,及本校英語骨干教師、優(yōu)秀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7月14日,寶應中學2011屆畢業(yè)生魯順同學通過重重測試,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學生。
7月25日,寶應實驗小學祁華忠、呂朝霞兩位班主任應邀在全縣小學班主任培訓班作工作經(jīng)驗介紹。
7月29日,寶應中學2011屆畢業(yè)生張國峰致信母校感念教恩,在信中,他動情表示:相信每一個今日里在寶中學習的時光,必是他美好未來的先聲。
8月18日,寶應縣青年教師“我的教學改進”展示評比活動結(jié)果公布,基礎教育階段63人獲一等獎,寶應中學、寶應實驗初中和實驗小學占16人。
8月18日,縣中小學生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結(jié)果揭曉,寶應中學和實驗初中王逸林等11位同學榮獲特等獎。祁勇、姚炳輝和葉名庚、單麗霞、于增忠5位老師獲評優(yōu)秀指導教師,兩所學校同時獲優(yōu)秀組織獎。
8月18日,縣小學語文教學“金點子”大賽結(jié)果揭曉,全縣一等獎18名,寶應實驗小學周信東等5位老師榜上有名。
8月20日,寶應文化名人劉世昌先生訪問寶應中學,將新近出版的詩文著作《花木情深》贈予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及學校校長潘文新。
8月22日,揚州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在揚城舉辦,寶應中學校長潘文新參加會議。憑借年年攀升的辦學成績,寶應中學受到大會充分肯定。
8月26日、28日,寶應中學高一和高三年級分別進行了理想課堂專項校本培訓。
8月26日,蘇州市副市長王鴻聲等領導視察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實地調(diào)研新疆籍普通高校畢業(yè)生來蘇培養(yǎng)工作進展。
8月29日,寶應中學新學期首次班主任工作會議在一號報告廳舉行,學校黨支部副書記盧玉海以“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zhì),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為題作專題講話。
9月3日,蘇州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周川教授應邀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老師做專業(yè)發(fā)展學術報告,學院院長單強主持活動。
9月5日,監(jiān)利中學召開新學期第一次全體教師例會,李長海校長發(fā)表開學致辭,“全力以赴推課改,一心一意謀發(fā)展”。
9月6日,參加縣青少年書信文化活動評比,寶應實小韓含、黃建茹、蔣睿儀三名同學獲一等獎。
9月6日,監(jiān)利縣教研室主任李本智等一行5人來到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檢查指導開學工作。
9月7日,楚州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夏海年一行6人來到淮安曙光雙語學校,向汪海波和胡于光兩位外地老師贈送了慰問金和慰問品,并致以節(jié)日祝福。
盧志文:首先,無視教學藝術的科學基礎、實踐基礎,將教學藝術神秘化,是這種偏差最主要的方面。
教學藝術是教學技術、技能、技藝在實踐中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和升華。教學的藝術性是以科學性為基礎和依據(jù)的。所謂教學藝術,就是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遵循教學規(guī)律、運用教學原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組合運用的一整套嫻熟的教學方法、技能和技巧。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實踐教育學就是已經(jīng)達到的熟練水平,并且提高到藝術高度的知識和能力。”
離開科學性、實踐性這個基礎,夸夸其談,紙上談兵,用“藝術”去讓原本并不復雜,也有規(guī)律可循的東西,變得神秘而難以捉摸,把一大批剛?cè)腴T的教師嚇得只有頂禮膜拜的份,進而,對教學藝術敬而遠之,又對教學技術不屑一顧,這是現(xiàn)實教學中非常嚴重的問題。
此外,這種偏差的另一個方面,是把教學過程中很多屬于方法、技術、技能、技藝層面的東西,拔高為藝術。
翻開各類談教學的書籍或文章,到處都可以看到諸如“導入的藝術”“點撥的藝術”“板書的藝術”“評價的藝術”,其實,文中介紹的內(nèi)容基本上都屬于技術、技能、技藝的層面,根本談不上藝術。
如果我們?nèi)鐚崒⑦@些內(nèi)容納入技術、技能層面去研究,則在挖掘規(guī)律、提煉要素、建立模型、傳授培訓等方面,一定會別開新境,所有突破?上,當我們將其納入藝術的范疇之后,便沒有了將其分解、細化、歸納、建模、演繹、復制的動力和理由,因為,藝術不能這么做,也不該這么做。結(jié)果便是,我們在這些方面永遠停留在經(jīng)驗層面。表述的時候,我們又喜歡把這些經(jīng)驗層面的東西,夸張形容為“藝術”,于是,形成一個封閉的“因果圈”。
多少年了,我們走不出這個圈。
9、您覺得這種把“教學過分藝術化”和將“教學藝術神秘化”的偏差在教育領域是局部存在還是普遍存在?是近年形成的還是歷史積累的?
盧志文:這種把“教學過分藝術化”和將“教學藝術神秘化”的偏差,是中國教育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
表面上看,是因為這種偏差的存在,導致人們忽視教學過程中的科學基礎和技術要素,使得人們對教學過程的認識變得膚淺,對教學過程中的規(guī)律把握不透,進而使得教學效益不高、教學效率低下。
實際上,恰恰是因為人們對教學過程的探索不夠,認識不深,對規(guī)律把握不透,才導致人們更多地把教學過程“藝術化”和“神秘化”。
人類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走過相同的道路。從“神秘的”(未知),到“神話的”(主觀猜測),到“藝術的”(半知),再到“科學的”(已知),是一個認識逐漸加深的過程。
由古代的煉丹到今天的化學,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發(fā)展脈絡。
從對物質(zhì)的神秘、未知,到長生不老的神話猜測,到出神入化的煉丹工藝,再到嚴謹精微的現(xiàn)代化學,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不斷從“神秘”、“神話”和“藝術”那里贏得地盤。
今天,我們認定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是基于我們對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只有“部分掌握”的基礎。隨著人們對教學規(guī)律認識和掌握程度的加深,教學的科學性會越來越強,相對應的,其藝術性就會越來越弱。教學被過分“藝術化”和“神秘化”,所反映的正是人們對教學過程認識的“膚淺化”。顯然,這不是一個短期形成的問題。
這種“膚淺”,一方面,是因為教學過程以“人”為對象,異常復雜,盡管人們已經(jīng)付出無數(shù)艱苦的努力,但人類的認識水平至今仍然達不到教學規(guī)律的最深處;另一方面,對比人類在其他領域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教育也顯得相對滯后,雖然從事這方面探索的人群數(shù)量足夠龐大。
這當中有很多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體制、機制原因,超出了我們這個話題的討論范疇。但,人們對“教學過程認識的膚淺化現(xiàn)象”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和警醒。
在教學領域,人們的探索普遍停留在“經(jīng)驗”層面,而且這些經(jīng)驗呈“分散”和“零碎”的狀態(tài),既不集中也不系統(tǒng),很難像其他領域那樣實現(xiàn)“積累性超越”。
【翔宇短波】
7月3日,監(jiān)利總校高立順總校長應邀做客邊江論壇,接受邊江論壇版主柳瀟先生的在線訪談。
7月8日-26日,淮安外國語學校第十屆“蘇教國際英語夏令營”成功舉行。Aniel等來自美國、加拿大和喀麥隆的三位外籍老師,及本校英語骨干教師、優(yōu)秀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7月14日,寶應中學2011屆畢業(yè)生魯順同學通過重重測試,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學生。
7月25日,寶應實驗小學祁華忠、呂朝霞兩位班主任應邀在全縣小學班主任培訓班作工作經(jīng)驗介紹。
7月29日,寶應中學2011屆畢業(yè)生張國峰致信母校感念教恩,在信中,他動情表示:相信每一個今日里在寶中學習的時光,必是他美好未來的先聲。
8月18日,寶應縣青年教師“我的教學改進”展示評比活動結(jié)果公布,基礎教育階段63人獲一等獎,寶應中學、寶應實驗初中和實驗小學占16人。
8月18日,縣中小學生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結(jié)果揭曉,寶應中學和實驗初中王逸林等11位同學榮獲特等獎。祁勇、姚炳輝和葉名庚、單麗霞、于增忠5位老師獲評優(yōu)秀指導教師,兩所學校同時獲優(yōu)秀組織獎。
8月18日,縣小學語文教學“金點子”大賽結(jié)果揭曉,全縣一等獎18名,寶應實驗小學周信東等5位老師榜上有名。
8月20日,寶應文化名人劉世昌先生訪問寶應中學,將新近出版的詩文著作《花木情深》贈予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及學校校長潘文新。
8月22日,揚州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在揚城舉辦,寶應中學校長潘文新參加會議。憑借年年攀升的辦學成績,寶應中學受到大會充分肯定。
8月26日、28日,寶應中學高一和高三年級分別進行了理想課堂專項校本培訓。
8月26日,蘇州市副市長王鴻聲等領導視察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實地調(diào)研新疆籍普通高校畢業(yè)生來蘇培養(yǎng)工作進展。
8月29日,寶應中學新學期首次班主任工作會議在一號報告廳舉行,學校黨支部副書記盧玉海以“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zhì),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為題作專題講話。
9月3日,蘇州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周川教授應邀為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老師做專業(yè)發(fā)展學術報告,學院院長單強主持活動。
9月5日,監(jiān)利中學召開新學期第一次全體教師例會,李長海校長發(fā)表開學致辭,“全力以赴推課改,一心一意謀發(fā)展”。
9月6日,參加縣青少年書信文化活動評比,寶應實小韓含、黃建茹、蔣睿儀三名同學獲一等獎。
9月6日,監(jiān)利縣教研室主任李本智等一行5人來到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檢查指導開學工作。
9月7日,楚州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夏海年一行6人來到淮安曙光雙語學校,向汪海波和胡于光兩位外地老師贈送了慰問金和慰問品,并致以節(jié)日祝福。
![](/uploads/allimg/c120926/134V222R3GF-5G31.jpg)
9月8日,曙光雙語學校小學部舉辦青藍工程結(jié)對儀式,28位青年教師自選名師,在學部領導見證下,師徒開心結(jié)對,現(xiàn)場簽訂責任狀。校長助理杜鳳飛宣讀結(jié)對名單,師徒代表表態(tài)發(fā)言,高海燕主任作業(yè)務指導。學部常務副校長吳迪興希望師傅誨人不倦,毫不保留;師徒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