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暢想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很多人都愿意相信的道理。但是去遠方終究是個奢侈的詞語。得有錢,得有閑,有時還得有伴,有心情。往深里說,還得有能力、有勇氣。能經常走遠方的人,心里怕是不止一種遠方。
『足跡』
那年仲夏去西北
淮安曙光初中部 張婷婷
時光再次回到幾年前的仲夏。續(xù)著未醒的夢,在前往西部的飛機上打個盹,夢里黃沙漫卷,耳畔依稀響起大漠駝鈴聲。在空姐甜美的提醒聲里,飛機已順利抵達蘭州中川機場。下了飛機,眾人感受著蘭州機場的晚風,仲夏蘭州氣溫怡人,讓初至西北的我有種提前入秋的感覺。
是夜,一行數人探訪張掖路夜市,甚是精彩。賣寵物的、賣衣服飾品的、賣好吃的一應俱全,晚上12點回酒店時,未見燈火璀璨的夜市謝幕的跡象,可見蘭州夜市的繁華。
次日,早餐后赴青海湖,途中翻越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分界線——日月山,相傳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正是由此向南經唐蕃古道進入西藏的?粗某晒髟涍^的羊腸古道,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個小女子卻為中華文明增添了華彩一筆。
青海湖海拔3200米左右。當天細雨綿綿,氣溫只有10多度,我們團里的不少人甚至還租了件軍大衣。我們感嘆氣溫的變換:三天時間由淮安的酷夏走進蘭州的初秋現在直接轉入青海湖的冬季。于是湖邊出現這樣的奇觀,有女士下半身穿著短裙上半身卻穿著大衣,兩條腿直打顫。我們團選擇了二郎劍景區(qū),導游購好船票后,我們坐游船在青海湖上兜了小半圈,在烏云的映襯下,湖水也是灰色的,沒有見到青海湖那純正的藍,心中多少有點遺憾。但沿湖兩岸是一望無際的油菜,黃色的油菜花把青海湖打扮得足夠夢幻。
下午車返西寧,西寧這座城市號稱中國夏都,不是徒有虛名的,這里夏天氣溫很低,整個城市很少見到空調,自然成了避暑首選地。
第三天我有幸參觀了塔爾寺。在導游的指引下,我們一一欣賞舉世聞名的藝術三絕:壁畫、堆繡、酥油花。那天正好趕上塔爾寺僧人念經,前來朝拜的人在念經聲里,行五體投地禮,其膜拜之勢,先雙手合十置于頭頂,經頭、口、鼻、心,再全身伏地,伏地時雙手、雙腳和頭頂都要與地相接,即五體投地,雙手再分開摩地到頭頂合十。像這樣的動作要行10萬個,才能還愿。長期的摩擦,地板上已經出現了兩道深深的凹槽,讓人驚嘆不已。
下午乘車回蘭州,去了當地最有名的拉面館,享用了正宗的蘭州拉面。師傅將牛肉分成三份,一份是大碗里自帶的,呈立方體形狀,另兩份是碟裝的呈片狀,但厚度卻是我們在外地吃的三倍。我們都覺得面、肉、湯三者色香味絕佳。晚餐后乘坐火車前往嘉峪關。
第四日到達嘉峪關,嘉峪關關城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內城開有東西兩門,東門叫“光化門”,西門叫“柔遠門”。現在供游客出入的都是東門,東西門各有一甕城守護,敵人進來后就被困住,如“甕中捉鱉”一般被守軍殲滅。土砌的城樓和一望無際的戈壁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讓人追憶嘉峪關城當年的繁華之余還感到一絲的荒涼。
在嘉峪關游玩了2個小時,用過午飯后又開始了近5個小時的車程,沿途到處都是一望無垠的戈壁灘,很少看見人車經過,伴隨我們的只有在戈壁灘上才有的駱駝刺和紅柳。傍晚到達敦煌市,首先看見的就是敦煌市的標志“飛天反彈琵琶”雕塑。
第五日上午游玩鳴沙山、月牙泉。我們團隊5人一組騎乘駱駝向沙漠深處漫溯。初騎駱駝感受獨特:駱駝起身和臥倒時很擔心人會掉下來,騎在駱駝背上要跟著它前后晃動,我騎的駱駝是棕色的,個子不大但很有勁,馱著一個大人都能在鳴沙山里行走自如。上了鳴沙山一座陡峰,恐高的我手腳并用,硬著頭皮爬上山,喘著粗氣,接著拍照后玩起滑沙。滑沙是游客坐在竹子制成的一個簡易的滑沙工具上向下滑。在我們滑沙前,目睹一位游客重心前移,滾下沙山,嚇得滑沙工人直接從山頂沖下山去。我吸取教訓,在我下滑時把重心向后移,雙手緊張地抓住沙子不放。結果我停在半山腰,差點被后面滑下來的人“追尾”。
月牙泉是眾多詩人心中向往的圣地。“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神奇的地貌造就了數千年“沙不添泉,泉不枯竭”的自然奇觀。出于對月牙泉的保護,現在月牙泉周邊的沙山都不讓攀爬。
下午參觀敦煌莫高窟。在進入窟區(qū)前會經過莫高石窟的北窟,由于破損較厲害,沒有對游客開放。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南窟。莫高窟出于對壁畫的保護,進入窟區(qū)是不能照相的,只能在外咔嚓幾張。莫高窟現存洞窟492個,現在是擱每3個月向游客開放不同的洞窟,普通游客每次只能看10個窟。從洞窟內各朝各代留下的壁畫、雕像可以明顯看出不同朝代對顏色的講究及刻化人物形象的區(qū)別。
聽導游說由于游客釋放二氧化碳影響壁畫和雕像的顏料,以后這些洞窟將逐步關閉,游客來敦煌莫高窟只能觀賞數字化影像資料了。在一聲嘆息中離開莫高窟。晚飯后抵達柳園火車站,在對絲綢之路的渴望中,開啟新疆吐魯番之旅。
第六日,我們一早便抵達了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欣賞完坎爾井,來到吐魯番最有名的烤全羊酒店,品嘗了兩只烤全羊,欣賞了新疆姑娘火熱的舞蹈,還目睹了新疆特有的吃烤全羊儀式。
午餐后至《西游記》中師徒四人與鐵扇公主交鋒的火焰山,火焰山以紅色的花崗巖反射陽光而聞名遐邇,遠望去像火焰升空,傳說中火焰山是太上老君煉丹爐里的一塊磚頭,被孫悟空踢下凡間;鹧嫔降貙m中央的露天空地上,一個世界最大的巨型金箍棒造型溫度計,當天下午顯示的地表溫度是71攝氏度。隨后,導游帶著我們走出地宮去體驗地表火爐般炙熱的氣溫。
好在下一站是葡萄溝,這里到處是葡萄,當然溝就應該是人工引來天山雪水的地下渠了,潺潺流水聲給葡萄溝增添了青春的活力。兩面山坡上,葡萄園連成一片,到處郁郁蔥蔥,猶如綠色的海洋。接著我們來到買買提家的葡萄園,體驗了新疆帶綠色帽子的習俗和舞蹈文化內涵,品嘗了鮮美、甘甜的葡萄和西瓜;近距離與維吾爾族人民親密接觸,感受他們的熱情與好客。晚上乘車前往烏魯木齊。
第七日,早餐后乘車至天山天池。天池,古稱“瑤池”,湖面海拔1900余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深綠的云杉林,挺拔、整齊,很有氣勢,顯示出一種高山風景區(qū)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皚皚雪峰和蔥蘢挺拔的云松林,構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沿途欣賞白雪皚皚的天山雪峰——博格達峰。抵達后,稍事休息,乘坐景區(qū)區(qū)間車,欣賞“石門一線”、“頂天三石”、“定海神針”、“懸泉飛瀑”等八景。其中,小天池旁的“懸泉飛瀑”以及盤旋在山巔的雄鷹給我印象頗深。
此次西部之旅騎乘駱駝、越過沙漠,品味煙熏火烤,欣賞神女飛天,途經火焰山,落腳瑤池,歷經水深火熱,感受四季冷暖,體悟少數民族風情。可謂愉悅眼睛,滋養(yǎng)心靈,對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是別有體悟了。
印象溫州
溫州翔宇中學 史振東
東蒙山
上東蒙山,不聞水潺潺,也不見云飄渺、霧縈繞。“天然道觀”就在山中腰,鐘聲未鳴,鼓聲未響,只有王十朋的讀書聲隱約在這山山嶺嶺里,數百年不散。道觀里有一對聯,說是:石可成金苦耐人心未化,劍能割愛都為世情已薄。此聯有關于呂洞賓,我從山巔再到山底,竟一路暗自琢磨。
雁蕩山
那一奇峰,仿佛是一身孤傲自在;那一怪石,宛若一角獨特不改;那一古洞石室,是傷痕累累仍然慈悲為懷;那一飛瀑流泉,是一生自由不羈,隨風往來。嘆自古林泉多樂趣,雁蕩歸來,不談紅塵游走多倦怠。
大羅山
閑暇總是難得的。相約去大羅山,只看龍脊山。龍脊山并不高,從山腳到山巔,不過是走走停停半個多小時的路程罷了。所謂的“龍脊”,也不過是二十幾塊巨大的巖石,蜿蜒排列,游人將它想象成了巨龍的脊骨罷了。龍脊山真的沒有圖片中的那么俊朗奇異,別管它,閑適總是難得的。
白水漈
谷中風兒微涼,其間懸泉飛漱,是一場與我共度的瀟瀟煙雨。這般風情,如一段思緒紛飛的錦瑟華年。就在這五月的午后,透過你的雙眼,我初見自己的背影,在一場場頓悟之后,原來如此豁然明朗、安然簡單、悠然恬淡。
百丈瀑
三月去探看百丈瀑,確實有些不適時宜。飛泉百尺垂,這倒是事實,可是它隨風飄散,絲絲縷縷,遠望就似一根白線,總覺得它還沒有白水漈那么壯觀呢!再站在九龍池邊,仰望著瀑布是如何從一百多米的高崖飛出的,心里難免會有種縹緲的念想了。離百丈瀑不遠處有一個美人巖,巖石上也有細細的瀑布飛出,這道又小又薄的瀑布名字取得很底氣十足,叫做“美人瀑”。失望之感確實沒有,只是有點忍俊不禁了,三分長相,七分裝扮,美人還未梳妝打扮,正慵懶地休憩著,誰讓你貿然地推門進來的?而且百丈瀑能真實地存現給你這幾分悅目怡情的麗姿,也就真算是厚道了。
『觀點』
人民的名義
淮安曙光初中部 盧功直
近階段,《人民的名義》電視劇熱播,收視率創(chuàng)新高。是什么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看著一天兩集的更新速度,感覺跟不上追劇節(jié)奏,就買了《人民的名義》這本書,一氣讀完。
老戲骨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真的是入木三分。一開始的趙德漢,從吃著雜醬面的普通生活,騎著自行車的低調出行,說著我是共產黨員的高談闊論,批評著侯局長黨性不夠高的那份自信,直到最后兩億多現金出現在眼前時的懊悔不已。癱軟在地的趙德漢,面對眼前的一堵墻、一張床、一臺冰箱,無話可說。這是最現實的寫照,也是對一些貪官的影射?戳撕笊跏沁^癮,雖沒有見過抓貪官的現場,但是總聽到貪官家中收到多少現金的報道。這個對現實諷刺的情節(jié)不知讓多少人流汗。
李達康,網紅,又名達康叔,達康叔的表情包也出來了。喜愛達康叔,喜歡他的為人正直,不為權利低頭,做實事,做真事。從一開始誤以為達康叔是壞人的痛恨之心,到慢慢呈現出來為民著想的好官,達康叔的粉絲越來越多。作為平民的我們,希望我們能遇到達康叔這樣的政府官員,少點孫連城式的懶政人員,如果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定會更加美好。
高育良,老謀深算,滿口仁義道德,F實中多少與他一樣痛恨貪污,痛恨違法行為,痛恨政府官員不作為,感覺他和人民群眾是一路人,隨著情節(jié)的深入,發(fā)現錯了,他才是最可怕的,就如同陸處長媽媽形容的那樣:高育良是笑面虎,兩面派。的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是最傷人的。
為侯亮平點贊,一個雷厲風行,敢說敢做的反貪局長,面對權力不低頭,面對金錢不低頭,面對誣陷不低頭,這是自信。一個讓貪官聞風喪膽的英雄,現實中多點侯亮平式的人物,相信官場能更凈一些。
人民的名義,說出的是人民的心聲。希望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不是口號,而應已經落到實處的行動。
『生活』
搬寢室
監(jiān)利新教育16級22班 張常焱
作為走讀生的我,早就想看看宿舍里是什么樣子的,集體生活到底怎么樣,是不是很有趣,很好玩。終于,這次搬寢室,讓我知道了答案。
數學課剛下,夏老師就進了教室,跟我們說現在要換寢室。大家都樂了起來,下節(jié)課不用上,能不開心嗎?而我是因為能看見宿舍而高興,當然前面一個原因也是有的。夏老師把人安排好以后,一聲令下,我們就一窩蜂似的沖出了教室,向宿舍跑去。
我懷著一顆好奇、激動的心走進我們班同學的寢室。怎么這么!這就是我的第一感覺,簡直就只有巴掌快大的地。進出都十分擁擠,摩肩接踵的,到里面還要那里底底頭,這里踮踮腳,不然的話,不僅走不過,甚至還會碰著頭。接著,我開始幫他們收拾東西,最難的要算蚊帳了,繩子都是打的死結,很難解開,我干脆爬到床上去扯,突然,一個長長的,黑黑的東西出現在我的視線,什么?我再次睜大眼睛瞧了瞧,不錯,釘子,確實是釘子,這可著實讓我下了一大跳,床板上竟然有釘子,睡在這張床板上的人可真危險,要是一不注意可就慘了。“張常焱,你去陽臺上幫我把衣服收一下。”胡高偉的一句話把我從震驚中拉了出來。哦,對,住讀生還要自己洗衣服,再想想我,卻什么也不會,我突然覺得自己好沒用。到了新寢室后,我們便開始整理東西,他們在整理床鋪,動作看起來那么熟練,不一會兒就鋪好了,我在系蚊帳,笨手笨腳忙了一會兒后,滿以為大功告成,最后一看,竟然系反了,便又解開重系,好不容易才系好。接著我就開始擺開水瓶,放衣架,這些事我還做的挺順當,沒有出差錯。經過我們一系列的整理之后,雖然還是很窄,但挺整潔,看上去蠻舒服的。
這件事之后,我認真地想了想,反思了一下。住讀生每天五點多鐘就起床了,而我,每天叫都叫不醒,住讀生每天晚上要自己洗衣服,而我每天把要換洗的衣服就往像狗窩一樣的床上一甩,住讀生沒有家長的照顧,什么都要自己做,而我,不僅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關心,而且還什么都不做,都不會做。也許,我真的應該變一變了。
『情思』
小憩小思
永嘉翔宇小學 朱月嫦
黃昏,一場雷雨洗得天空澄凈湛藍,涼風習習,頓感通體舒暢。我搬出小椅,獨自坐上陽臺看天。驚見大半輪月亮已經懸了上來,月下還有飛鳥輕輕巧巧地掠過,耳邊啁啾的叫聲不知是麻雀還是燕子,聽得人如入山林。我忽然想起家中房檐下早已搭了個燕窩,燕雛已經出生,勤勞的燕父燕母每日飛進飛出,從沒好好喘口氣,嬌嫩急促的啾啾聲催趕著父母再次飛出。這一幕不知怎的看得人直叫羨慕,羨慕什么?我羨慕燕父燕母。羨慕它們心思單純,忙里忙外只為撫養(yǎng)燕兒;羨慕它們,明知天空底下風雨幾多,明知未來的艱險不減半分,它們總是這樣——不停地飛著,不停地飛著。我羨慕小小燕子,勝卻人間無數男女。有目標地活著,該是一件很幸福很幸福的事吧,我想。
正自想著,抬頭去望那輪懸月,竟不見了蹤影。是濃密的云層把它遮了個嚴實。剛才還好好的,一派清風朗月的光景,只一瞬的功夫,它就變得混沌模糊了?上,變化無常原是生命的常態(tài),世人不可埋怨咒罵。在享受父母之愛的同時,必然也要接受父母之外的冷漠?鞓愤^后,煩惱必定跟來。人要懂得,好壞是如影隨形的孿生兄弟,所以得意時無需忘形,失意時也不必頹喪。人生的光景看似漫長,實則極短,三十年不過“一下子”,再來一個“一下子”,一生也就過完了。在這樣短短的光陰里,人要經歷出生、離別、痛苦、幸福,還有死亡,其實已很豐富,細細體驗的人可以把一生過出兩生的內容,擁有智慧的人還可以把一生的質量過得勝過別人生生世世。這樣一想,就該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困境,它啊,實在算不了什么,怕什么?后邊的日子還有,留住性命帶上開心,不懼一切,這樣就是了。
風過臉龐,雨潤心田,愜意的閑暇并不是時時都有,時光把這個黃昏的片刻,賞給我了。雨后新空,因其短暫,所以美得驚艷。月兒遇霾,因其磨難,所以美得燦爛。單純的生靈,寧靜的心情,因為懂得,所以綿長。
驚堂清脆
溫州翔宇初中部14級7班 邵瑞靜
時光的年輪轉了一圈又一圈,歲月的腳步滄桑了指尖浮華。然而,那一聲聲清脆的驚堂木響依然縈繞在我的耳畔,不隨如白駒過隙的時光更改。
我小時在蘇州由外婆撫養(yǎng)長大。在外婆家附近有一家茶館,那里生意很好,這一帶的人做完一天的工作后,基本都會在這茶館喝茶聊天。我時常會去茶館喝茶,但是我的目的不僅僅是喝茶,更多是聽茶館的老先生說書。
放學后,我總是邁著我的小短腿跑去茶館占位子,但那時的人已有了許多。由于我是小孩,聽書的人往往會為我騰出一個小位子讓我聽書。我坐下后,拿起桌上的茶杯倒茶,禮貌的把它遞給身邊的人,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問他說書的老先生今天說什么書。旁邊的人總是很樂于告訴我。在老先生未登場之前,茶館里很是熱鬧,大家喝茶聊天,猜拳比劃。
“咚。” 鑼響,茶館安靜了下來,我目不轉睛地看著臺上的帷幕。老先生用手掀起帷幕,向我們溫和的笑了笑,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走到講桌上,彎腰向大家鞠了一躬后,清了清嗓子,拿起桌上的驚堂木一拍,“啪。”老先生便開始說書了。在他抑揚頓挫的說書聲中我看見了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景象中抱著琵琶毅然出賽的昭君;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意氣風發(fā)的周瑜;舉杯消愁愁更愁的詩仙李白。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啪。”驚堂木響,老先生向我們狡黠地笑了笑,說:“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說罷,老先生離了場。而我依然沉浸在剛剛的情節(jié)中,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后來,我隨父母去了溫州,這一去就是八年。今年,我隨母親去蘇州看外婆。我想茶館應該不在了吧,八年了。但我的心中又有一絲希望,我沿著記憶中的路線來到了茶館。門有些破敗,推開門,里面的陳設也有些老舊,喝茶的人寥寥無幾。我坐了下來,心中有些忐忑,當年的老先生還在嗎?“咚。”鑼響,帷幕被掀起,老先生從中探出頭來看了下座位,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他依然向我們溫和的笑了笑。他邁著蹣跚的步伐來到了講桌前。“啪。”驚堂木響他用抑揚頓挫的聲英再次講起我記憶深處的昭君,周瑜,李白。“啪。”驚堂木響,他向我們笑了笑,說:“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說罷,離去。
看著他那傴僂的背影,我的淚無聲落下。八年的時光,改變了太多,我從稚嫩的少年到成熟的中學生,老先生的步履從穩(wěn)健到蹣跚。但不變的是那一聲聲請脆的驚堂木。
面對著變幻萬千的世界,老人用他八年如一日的說書詮釋了何為堅守。時間是這世上最鋒利的武器,改變了許多堅定不朽的誓言,但也是這世上最溫和的微風,讓那些不變的誓言更顯珍貴。
老先生說了幾十年的書,我想這茶館會一直開下去,這書會一直說下去,這人會一直聽下去。
在一聲聲驚堂木中,我明白了何為堅守。如今我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那一聲聲清脆的驚堂木伴我前行。面對生活我想堅守夢想,像老人面對發(fā)展的事業(yè)選擇說書。
那一聲聲驚堂木依然在回響,只是不知有人是否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