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食」辰
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不同地域的風(fēng)土人情,造就了不同的飲食文化。糯米飯、青草豆腐、江蟹生……是溫州的味道。飛出片片薄脆般的金黃印記的雞蛋烙餅,是夏天外婆的味道。而重新出發(fā),重新尋找,在動蕩中贏得歡喜,是開學(xué)的味道。
【涼風(fēng)有信】
重新尋找贏得歡喜
——給兒子的一封信
淮安外國語23級7班 何嘉寅爸爸何蘇武
兒子:
開學(xué)之后你就初二了,在這個暑假你一直忙著寫作業(yè),真正深入的交流都沒有一回。放假時老師布置的德育作業(yè)——燒制一道菜肴,咱們還沒有認(rèn)真完成,我很是遺憾;搓幹袑W(xué)的提前招生考試,咱們也在遺憾中結(jié)束。
手機(jī)相冊翻來翻去,最早的那張照片是2019年7月20日拍的,操場上我們摟在一起。那時我新?lián)Q手機(jī),畫質(zhì)很清晰,照片中你剛到我肩膀處,晚霞映襯下,你滿臉的燦爛和天真讓人看著就舒心。
其實一邊看照片,一邊回首往事是一件挺讓人感傷的事,原本設(shè)想的人生總是沒有按照預(yù)設(shè)的腳本進(jìn)行。爸爸和媽媽有時不光會暢想自己的未來,有時也會不自覺的勾勒你的未來。健康、陽光、有為,一直活成令我們驕傲的樣子。說到這,其實我和你媽還是十分感謝你的,至少在小學(xué)漫長的六年里,我們沒多費一點神。倏忽間你就上了初中,為了給你博得一個好前程,我們也和絕大多數(shù)家長一樣,狠心把你放到競爭最激烈的地方,讓你接受命運和現(xiàn)實的淬煉。
在這一年里,“不容易”這三個字我覺得還是能夠概括我們一家人生活的。
你自然不必說,早早起床,睡眼朦朧食欲不振的情況下還得吃著單調(diào)的早餐,就你媽媽一個那么愛睡懶覺的人,為了你一天不落地早起開車在大道上風(fēng)塵仆仆、風(fēng)馳電掣起來。
吃苦其實不難,難的是吃完苦要有收獲。收獲榮光,收獲別人的尊重,收獲屬于自己,別人怎么也奪不走的自信。這一年,這一點,說實話,我們一起都干得不夠漂亮。
對手越強(qiáng)大,競爭就越激烈,但勝出之后的成就感才越強(qiáng)烈。所以我們應(yīng)該感激今年你遇到的一切強(qiáng)健的對手,是他們像鏡子一樣照出我們自身的不完美。當(dāng)然,我也特別感謝范老師,是他的及時點撥讓我在關(guān)鍵時刻提醒自己,大意不得。
如果你要問我最關(guān)心你什么,最不喜歡你什么,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最關(guān)心你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我最想在老師發(fā)的一眾照片中找你燦爛的笑臉,可是失望的次數(shù)太多。你越來越有性格,甚至有點孤傲。這一點其實有我當(dāng)年的影子,文科的書多讀幾本就容易落下這個病根。我希望你初二能多看些理工類的書,多些邏輯思維培養(yǎng),也多和同學(xué)打成一片,各種體育活動中看到你的身影,每天群里多些你露臉露牙的照片,這樣起碼對得起你每天刷的大白牙。記住,充滿線條感的肌肉、旺盛的荷爾蒙、永遠(yuǎn)掛在嘴角的笑容,眉宇間掩飾不住的自信,這些才是男子漢的高配。兒子,它們值得你永遠(yuǎn)追求。
前幾天中元節(jié),我和你媽給姥姥上墳,我向姥姥轉(zhuǎn)達(dá)你記在作文本上的話,告訴她你想她了。那天,你在寫作業(yè),你媽媽沒讓你去。我說今后這樣的場合,必須帶上你。兒子,讓我們一起永遠(yuǎn)銘記愛我們的人,尤其是姥姥。還記得我們一起看過的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的那句話嗎?只要我們永遠(yuǎn)銘記與懷念,我們最愛的人就永遠(yuǎn)不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果果還小,將來她大了,我也是一樣的要求。
開學(xué)了,三位優(yōu)秀的同學(xué)先行去了大淮讀書。群里那一句句“大淮再相會”的祝福,真的是我們家長的心聲。
這一年我和你媽一直在自我克制、在自我調(diào)整?酥谱约旱挠,調(diào)整自己的預(yù)期,讓你生活、學(xué)習(xí)的壓力小點、再小點。
遇事冷靜不沖動、遇挫堅韌有毅力,只有這樣,你才能成長為肩有千金擔(dān)、我心亦巋然的真男兒。新學(xué)期,新氣象,一切都從頭開始,我們一起共勉,一起加油。待春節(jié),我們有時間再坐下來細(xì)細(xì)盤點這半年的得與失,希望那時我們都可以開懷大笑!
老爸:何蘇武
2024年8月21日星期三
寫給夏天的情書
淮安外國語23級7班 陳笑染
親愛的阿夏:
窗外那抹忽然濃烈的陽光,讓我意識到你真的回來了!你將屋子里照得明亮亮的,大片大片的芭蕉葉兒搖曳在窗上,把陽光和綠意,都灑入了我的眼簾。我想,你是一個熱情的季節(jié),會喚醒屋內(nèi)的人。
你是善解人意的。我喜愛你忽如其來的雨,雨水潺潺,不費吹灰之力,便收走了殘春,澆灌出精力旺盛的你。對于久旱的大地來說,你的一場雨,便是最好的補(bǔ)給。等風(fēng)來,等雨來,初夏之雨是個好預(yù)兆,真是善解人意啊。
我喜歡屬于你的天空和晚霞。天空是瓦藍(lán)色的,云團(tuán)白的像不染的初心,大朵大朵,充滿溫柔的力量,一個彈跳,就跳出好遠(yuǎn),真像叛逆的少年,轉(zhuǎn)瞬之間,又已走遠(yuǎn)。黃昏時分,天空慢慢地由瓦藍(lán)漸變到一種隱約的黃色。我總愛一個人坐在院子里,靜靜地望著你那一抹一抹多情的晚霞。你的黃昏總是很長,火燒透了云底。你會讓我覺得繁忙嘈雜擁擠的城市,竟會因天空和晚霞而變得浪漫、溫馨。
我喜歡在你的季節(jié)里,與我最愛的人在一起。和家人一同在院子里伴隨黃昏的晚霞吃晚餐,是多么溫馨而美好的事情。而飯桌上通常是少不了外婆做的雞蛋烙餅。你知道嗎?外婆做的雞蛋餅可好吃了。外婆輕輕打了幾個雞蛋到碗中,攪勻,慢慢倒入鍋中,火不能太大,用慢火輕輕烘烤、翻轉(zhuǎn)。當(dāng)時只覺得外婆好有耐心,將餅烙到淡黃色的面餅上飛出一片片薄脆般的金黃印記時,餅就熟了。這時候再隨意撒上蔥花,令人垂涎欲滴。一家人圍在餐桌旁,各個手中拿著一塊雞蛋餅,這個人用餅裹著一棵蔥,那個人裹著土豆絲,蘸上醬,吃得激情飛揚。再想想當(dāng)時的場景,有你的金黃晚霞,有你的陣陣晚風(fēng),驅(qū)走了白天時的暑熱,這一切都是因你而有的美好。
蚊煙稀薄的時候,你的火燒云就像熟透了的草莓似的落了,天也越來越陳舊。夜晚降臨,我喜愛躺在院子里,吹著晚風(fēng),數(shù)著星星。在你的陪伴下,聽著蟬鳴,吹著晚風(fēng),享受月光如水水如天,將一切煩惱拋至腦后,這是一天中最清涼愜意的時刻吧!
最近幾次的早晨昏,明顯感到了絲絲涼意。我想,你應(yīng)該要走了,但這絕對不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我只想對你說:“明年見,在我心里,盛夏永不落幕!
永遠(yuǎn)愛你的笑染
2024年8月16日
【人間有味】
溫州“食”辰
溫州翔宇初中22級3班 毛晨皓
最近常讀汪曾祺的《人間滋味》,被汪老先生的文筆感染。想來溫州諸多時刻也有不少“滋味”,便寫此篇,聊表寸心。
天光·糯米飯
好吃的糯米飯,往往藏在小巷子里,藏在古早又簡易的“天光”飯攤點中。一碗實實在在的雪白糯米飯,蓋上黃燦燦的油條碎,可以放些臘腸、蔥花加以點綴,澆以噴香的蘑菇丁肉湯,一碗溫州糯米飯便新鮮出爐了。這實在是一場味覺的盛宴,糯米的甜糯、油條的香脆,伴著蔥氣兒,在咸香肉湯的激發(fā)下,撞擊著你的每一處味蕾。再來上一碗豆?jié){沖蛋,怎一個“地道”了得!
小時候不懂,為什么方言中“吃早餐”為“吃天光”。伴著漸漸升起的朝陽,吃上這一碗樸實地道的糯米飯,才明白不論是早起上學(xué)的學(xué)生,抑或結(jié)束晨練的大爺,都會由內(nèi)而外感受到充實。小小的一碗糯米飯,卻蘊蓄著滿滿的能量。而溫州人新的一天,便由它們拉開序幕。
日晝·飯攤
從清晨的熱鬧早市開始,溫州人忙碌的身影直至中午也尚未消停。那午飯可怎么辦呢?這個時候小飯攤子便應(yīng)運而生了。四方的小推車中整齊碼著許多可口的家常小菜,紅燒帶魚、清燉排骨等,搭配上幾道時令小蔬,價格實惠,自由搭配,米飯還免費!簡易的小桌凳上,幾道地地道道的溫州味,便可迅速而不乏滋味地結(jié)束“日晝”,繼續(xù)投入到下一輪奔忙之中。
小時候中山公園那兒的飯攤子多,偶爾爸爸媽媽“犯懶”,便會牽著我走向那噴香的美食攤,好好打包上幾個喜愛的小菜回家大快朵頤。隨著我漸漸長大,那些露天的小桌凳升級成了室內(nèi)的大圓桌,地道小菜也愈發(fā)名貴。時代在進(jìn)步,可我還是想念那個爸爸媽媽牽我走向飯攤子的那個“日晝”。
接力·青草豆腐
經(jīng)歷一天的忙碌,溫州人總愛在下午三四點時分來一份清香涼爽的青草豆腐。青草豆腐,顧名思義,是取“青草”,即涼粉草,煎汁、濃縮,晾涼而凝固成凍。有的呈青草之碧綠色,有的則為黑琥珀色。食用時可以撒上糖或淋一勺蜂蜜,甜絲絲且不乏草之清新,十分爽口。因為一般在六月的時候開始吃,故也名六月凍。
我的外婆會做,曉得我愛吃,便年年都有帶過來。在外婆家的后山上,種有很多涼粉草,想吃的時候,進(jìn)山采摘制作即可。以往春夏之交,很多人都會踏青采摘,制作青草豆腐。小時候也常能聽到路邊小攤的爺爺奶奶們叫賣的聲音,好不熱鬧。但近些年來,叫賣聲不知何時漸漸消散了。
我很想再吃一次青草豆腐,很想再聽聽路邊的叫賣聲。畢竟,已經(jīng)六月了。
黃昏·江蟹生
溫州是一座濱海城市,海鮮大都是碼頭拉上來的新鮮貨,價格也好說。其中有一樣是溫州人的摯愛,那便是江蟹,也叫梭子蟹。溫州人愛食江蟹,其菜系之多,不言而喻。清蒸,則食之本味,與排骨同蒸,則食其鮮美,而生腌江蟹(亦叫江蟹生),則更具特色。
江蟹生,把江蟹切塊,澆以醋汁黃酒,點以姜末蔥花,再撒以胡椒,其味之美,無與倫比。小時候怕有寄生蟲,不敢吃,也吃不明白。長大后,饞它的“琳瑯”賣相,也便勇敢地夾上一口,竟也覺得不錯。蟹肉像果凍一般鮮甜爽口,在姜末的作用下已然沒有了腥氣,佐以溫州特調(diào)的醬油醋,一口下肚,口舌生香。吃著江蟹生,看那黃燦燦的天邊漸漸四合為深藍(lán)、墨黑,一天的疲憊仿佛也消融在此刻了。福鼎與潮汕等地也有醉蟹,但都與溫州的不同,福鼎的偏甜辣口,潮汕則以粥為搭配。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溫州人吃得慣的,還是那盤江蟹生。
汪曾祺先生曾道:“許多東西,乍一吃,吃不慣,吃吃,就吃出味兒來了!睖刂莸氖澄镆彩侨绱,只有細(xì)細(xì)地品,久久地嘗,方能吃出個中滋味來。
(注:以上的“天光”“日晝”“接力”“黃昏”均是溫州方言翻譯而來。)
【破冰之旅】
寄居蟹和蟹
溫州翔宇初中22級16班 林意雯
成長是一場陰晴難定、風(fēng)雨載途的冒險。
小時候,我最多的記憶其實是書架上多到堆不下的習(xí)字本。爸爸媽媽總是太忙了,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面,我浮萍一樣在各種各樣的房間里流轉(zhuǎn)。降低存在感是我多年寄居蟹生活所習(xí)得的最妙絕技。我絕對服從大人的安排,在新的空間和環(huán)境里不張揚不顯色,在圈定的范圍里安安靜靜地寫作業(yè)。寫完了再拿一個田字本出來一筆一畫地練字。每一個從爸媽手中牽過我手再送回的大人都會對我夸贊連連。
媽媽會在贊揚聲中微笑著摸一摸我的發(fā)頂,手心的溫度夠我甜蜜和回味許久。我樂此不疲地扮演著乖巧的角色,在一個個陌生的家庭里孤獨地背著自己的殼。
田字本換了一堆又一堆之后,我終于住進(jìn)了屬于自己的家里。爸爸媽媽把所有好的東西送到我跟前,多年的孤獨與失意轉(zhuǎn)換成貪婪的食欲,我難以克制地用酸甜美味的食物塞滿我的胃,填補(bǔ)我多年來流離輾轉(zhuǎn)的恐慌。與年歲一同長大的還有我的體型,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的座位固定在了教室的最后一排、靠近垃圾桶的地方。每個課間來扔垃圾的人目光都會在我身上停留,帶著夸張的神色和不懷好意的笑。
我早不復(fù)當(dāng)初的溫馴,有了自己的家,我脫掉身上的殼,像一只霸道的螃蟹橫沖直撞,把道路上所有輕視侮辱我的角色掀翻在地。已經(jīng)記不清多少次和哭哭啼啼的同學(xué)并排站在走廊上,老師苦口婆心地絮叨怎么也入不了耳,趕來的爸爸媽媽也只會不由分說地指責(zé)我,無奈又為難的神色無數(shù)次刺痛了我。我從不理解到不想理解。走廊外的陽光多好,卻被大人們的身影擋了個嚴(yán)嚴(yán)實實,明明是伸手可及的溫暖,卻離我那么遙遠(yuǎn)。原來寄居蟹的殼從未被我脫下,它只是換了種姿態(tài)繼續(xù)盤桓在我的心上。
步入初中,我以為只是過去糟糕生活的延續(xù),F(xiàn)實也一如我料,我仍舊容易和同學(xué)爆發(fā)沖突,歷史再次重演,我和哭哭啼啼的同學(xué)并排站在走廊上,劇本卻被更改了,老師單獨留下我。責(zé)罵沒有降臨,取而代之的是耐心地問詢。那是一個晚自習(xí),走廊外是一片漆黑,微弱的白熾燈暖得我心口發(fā)燙。原來這么多年我想要的只是一句熨帖的關(guān)心,一個真心的擁抱。
我試著放下梳理不清的社交關(guān)系,不去理會瑣碎敏感的情緒,大膽接受外界好的或不好的評價。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走過膽小怯懦裝腔作勢的我,走過脾氣暴躁缺乏安全感的我。從殼里向外張望,人生有更多值得追逐的目標(biāo)、值得實現(xiàn)的意義,我知道我不再是那個會被孤單打敗的小女孩了。踏出這一步原來沒有那么難。
旅途的意義就是不斷領(lǐng)悟成長,不斷改變和找尋真正的自己。溫吞膽小東躲西躲的寄居蟹是我,豎著大鉗子張牙舞爪的螃蟹也是我,我卻不會再否定再瑟縮。我在成長的旅途上完成了自己的爆改,褪去舊殼,披上新衣。
住校
淮安外國語24級17班 姚芊采
“住校”這個詞對我來說有些許的陌生,在我的人生前十三年里,我離開爸媽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最長也不過三天。這是第一次離開父母,自己獨立生活這么長時間,我感到恐慌,焦慮與不安。
我打量著我的床鋪,有些銹跡的床架,貼滿貼紙的墻壁,沾了灰塵的電風(fēng)扇與發(fā)黃的空調(diào)。我有些焦急,我真的要住這里嗎?心情更加煩躁。父母走了,我慪氣似地瞪著他們的背影,手里捏掐著衣角,不甘極了。
一天的課程結(jié)束了,晚自習(xí)時,看到窗外漆黑的天空,只有盞路燈亮著,照著那一角,其余都融進(jìn)了黑暗。都說人在夜里心底積壓的情緒才會釋放出來,想到父母現(xiàn)在遠(yuǎn)在幾十公里之外,心里有股迷茫。新同學(xué)的名字一個也喊不出來,忽然感覺世界好似只剩我一個人,其他都被隔在屏障外,回過神來,我卻已站在花灑下。
水順著我的臉淌下來,眼淚似乎被沖刷,但似乎我并未流淚。周圍的人匆匆走了,躺到床上時,有種迷幻感。
新室友嘰嘰喳喳聊著天,我也加入進(jìn)去,走廊外的燈熄了,宿管查寢,一下子周圍都靜了。朦朦朧朧,我也睡著了。我做夢了,忘記具體是什么夢,大概是噩夢罷,不然被叫醒怎么心里慌了一下呢。我睜眼看到的是上鋪的床板,愣神了很久。沒有窗簾,陽光照在每個人的床鋪上,漸漸蘇醒,我似乎可以適應(yīng)了。
七天后,踏在家里的地板上時,說不清為什么,似乎心中的芥蒂消失了。住校雖然沒有我想象中那么溫馨,但是和同學(xué)一起聊天的感覺真好!住校,是初中生活的新開始,也是新挑戰(zhàn)。
針線活中的小秘密
溫州翔宇初中22級14班 劉愉靚
樹木擁有了年輪,我的衣服也添了“花紋”。
清晨的校園里,我穿著母親前段時間親手縫過的校服,遮遮掩掩地走過新學(xué)期拍照打卡的展板。我并不想讓其他同學(xué)看到這“別樣”的痕跡。
衣服上的補(bǔ)丁還是被我那眼尖的同桌發(fā)現(xiàn)了,她指著我身上的補(bǔ)丁問:“你這個校服好不一樣啊!”我不耐煩地回答道:“這是我媽縫的……”“那你媽媽好厲害哦!我媽媽都不會給我縫這些的!”
盯著她亮閃閃的眼睛,我突然生出一絲驕傲。
前不久,我發(fā)現(xiàn)衣服上又被劃開了一道明顯的口子。因羨慕同學(xué)們身上的新衣服,放學(xué)后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向媽媽索要新衣服。誰知媽媽竟說:“縫縫補(bǔ)補(bǔ)又一年,還能穿好久呢,換什么新衣服?”我不滿,但媽媽已經(jīng)拿上她那寶貝繡花針,揣著我那破洞校服開始了她的“表演”。只見那繡花針在她手上仿佛活了一般,在破洞間來回舞蹈,媽媽還不斷變換手中線的顏色,看起來像是彩虹纏繞在一起。
這時候我突然很好奇地問:“媽,你不想穿新衣服嗎?”
“我跟你說啊,我小時候穿的也是你外婆給我縫的衣服,那時候我的朋友都羨慕我呢。我覺得我媽媽給我縫過的衣服超級威風(fēng)!蔽覌屧秸f越激動,說著說著便猛地站起身,朝著她房間走去。
她走到角落里一個不起眼的箱子前面,蹲下,緩緩打開,然后像尋寶一般搜索著什么。不一會就看到她手中出現(xiàn)了一件土里土氣的衣服:那件衣服明顯不是現(xiàn)在的媽媽能穿得下的。那衣服雖然已經(jīng)附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輕輕攤開,衣服口袋邊那奪目的色彩還是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一朵生機(jī)勃勃的向日葵。它就那么長那衣服上,綻放著艷麗,是外婆愛的形狀。
“每次看到這件衣服,我就后悔當(dāng)時沒學(xué)那么認(rèn)真,如果我媽的手藝還能在我這完整地保留著該多好呀。”說著,低頭凝視著與衣服融為一體的向日葵,嘆了口氣。
“誰叫你不認(rèn)真學(xué),怪不得我不愿意穿著你繡的補(bǔ)丁到處炫耀呢。”
媽媽回頭瞪了我一眼,隨即不甘示弱地質(zhì)問道:“你還嫌棄我?還說我繡得不行?你也不看看是誰連穿針都不會呢。我想你外婆的手藝也只能傳到我這兒了,馬上就要失傳了!”我頓時一驚,頓時覺得羞愧。是啊,話說我自己連點皮毛都還不會呢,再說了,我其實真的不想讓外婆的手藝就這么失傳呢!我也想讓我的下一代看看這不可思議的補(bǔ)丁呢!
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穿著那打了補(bǔ)丁的校服,我感覺它成了我的驕傲。
勞動節(jié)當(dāng)天,我掏出媽媽針線盒中的寶物,奔向媽媽的房間,吵著要媽媽教我穿針引線,線走龍蛇。
此刻,我也想用好一針一線,在校服上繡出一朵美麗的花兒。
【小荷尖尖】
我甚至不知道成長是不是好事,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會失去一些重要的東西,一些無法挽回的東西。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長為一個有為青年,不過這也是以后的事情,為今之計,唯有努力才對。
——永嘉翔宇小學(xué)19級4班 金欣妍
屋角間,一片青而淡黑的苔蘚濃而不重,嵌在這片土地的一毫,營造著屬于它綠色的夢。一滴滴小水珠順著瓦片滑落,一絲銀線般入土,那一聲水響,微小而悠遠(yuǎn)。
——淮安外國語24級6班 安傳毅
君可知破竹之筍,需四年之久,君可知大樹根脈,需汲取千里之源?反復(fù)的訓(xùn)練,方能站軍姿,屹立不動;喊口號,蕩氣回腸;踢正步,整齊劃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腿顫抖時的堅持,從額頭淌下汗珠時的忍耐,口干舌燥時的不怠,這是我們成長的勛章。
——淮安外國語24級17班 戚雨欣
本版編輯:宗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