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浙江大學西遷的辦學歷史,感受烽火硝煙中浙大師生跋涉千山萬水,歷經(jīng)千辛萬苦仍堅持辦學的求是精神,5月5日,龍泉浙大中學組織2022級全體同學參觀浙江大學龍泉分校舊址——芳野曾家大屋。
研學之旅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本次研學之路,同學們參觀早期建筑群,了解浙江大學的歷史變遷和建筑風格。同時,同學們還觀看了校史展覽,深入了解浙江大學的發(fā)展歷程和重大成就。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隨著時局的惡化,浙江大學最終被迫舉校西遷。1939年遷往龍泉芳野,在此辦學七年,培養(yǎng)了一大批學者、科學家,譜寫了一部偉大的“文軍長征”史。
同學們靜靜地聽講解員講述浙江大學龍泉分校的創(chuàng)校歷史。在古樸典雅的舊址里,同學們認真閱讀眼前的文字,仔細觀察那些古老的照片、物品,深入體會“求是”精神。
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研學活動讓他們受益匪淺。
高二(1)班湯芊涵: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參觀浙大舊址。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我了解到浙大西遷展覽以“重走西遷路”為開篇,以“感悟求是情”為主線,通過大量珍貴的照片、文物,展示了浙大師生們在芳野學習和生活的印記。在抗日戰(zhàn)爭的硝煙中,浙大師生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lǐng)下,懷著“教育救國,科學興邦”的理想,踏上了漫漫西遷路,譜寫了一部艱苦卓絕的“文軍長征”史。
高二(6)班范欣怡:
感受舊址濃厚的歷史氣息,體驗英才的雄圖偉業(yè)。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感慨萬千,我們是一滴微墨,但一代代的我們可以書寫時代的華章;我們是一滴水,但每一個我們可以匯聚成奔騰不息的時代,以弦以歌,我們永遠在路上!
高二(5)班毛婧霏:
參觀浙大遺址,感受其濃厚的文化底蘊。走進遺址,遺址里銹跡斑斑的煤油燈、微微泛黃的書本,無一不觸動著我的心。作為新青年的我們,應(yīng)該向先輩學習,不斷奮斗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時代。(翁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