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
“瞬間”是極小的時間單位。因為極小,大部分“瞬間”都被我們忽略了。偶爾有一些“瞬間”被記錄下來,或欣喜或憂傷,或冷漠或溫暖,或渺小或偉岸……
【成長】
轉(zhuǎn)身的瞬間(外一篇)
——那些無聲無息影響著人生走向的節(jié)點
溫州翔宇高中 張羽
我在鄉(xiāng)下長大,近齡小孩中,我差不多是最小的。所以我自然成為人群的“尾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追著大孩子們跑,不管他們厭不厭煩。
有一次一起出去割豬草(其實主要是玩耍,一群七八歲的小孩加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割什么屁草啊,如果家里的豬八戒真靠我們割的草來養(yǎng),估計都得瘦成孫悟空),我背著一個巴掌大的竹簍跟著。剛走出大人的視野,他們突然加速飛奔而去。這是要甩下我。我又喊又叫,把他們的名字都喊遍了。但他們根本不管我,估計是有什么陰謀要去實現(xiàn)。過一個土溝的時候,我背著背簍,腿太短,沒有跨過去,就摔進那溝里了。
我茫然地爬起來,覺得委屈又痛苦,被羞辱的感覺很濃。過去不是沒被甩過,但那天的感覺可能因為摔得狼狽所以尤其強烈。我站在原地發(fā)了一會呆,然后神差鬼使轉(zhuǎn)身往相反的方向走了,心里憤憤地想:“不讓我跟著就算了,我一個人也可以玩!
那天割草特別有勁,一種后來回想應(yīng)該是“驕傲”的情緒充斥在心頭:“我一個人也行!”——最重要的是,從那一天開始,我覺得自己再也不需要非得和他們在一塊玩了。從此,大家呼朋引伴的時候,我就不再第一時間慌著“快快快,去和大家一起”,能在一起玩當然好,不在一起玩也真的沒什么。
隨著歲月增長,我慢慢意識到,這個事件其實對我的影響挺大的,它先是逼迫我一個人待著,然后讓我在一個人呆著的時候意識到我可以一個人呆著。
那一瞬間,我的自我意識覺醒了,對群體、對同類的依賴感,一去不返。
一次夜奔
這個事情發(fā)生的時間段比較清晰,一定發(fā)生在我7歲—8歲的時段里,因為我在那個學校只讀了小學二三年級,之后就轉(zhuǎn)學了。
我爸是老師,在學校有宿舍。我媽住鄉(xiāng)下老家。鄉(xiāng)下老家距離學校有四公里。那時候,在夏天,學校規(guī)定學生要在教室里睡午覺。這是一個非人性的規(guī)定,七八歲小孩中午哪需要睡午覺,根本睡不著。有一天,我沒睡午覺被老師逮住了。
老師罰我和另一個同學放學后留下來“補睡午覺”——這更非人性,連午覺也要“補睡”……大家都走了,我倆都乖乖地在這傍晚的教室里“睡午覺”。估計老師忘了,很久后才來叫我們回家!龖(yīng)該是認為我倆一個家在街上、一個家住學校,都幾十米上百米的距離,沒問題。
但我爸年輕時脾氣暴躁,是著名“打小孩專家”。直到現(xiàn)在,我和過去的老師們在一起吃飯喝酒,他們還會說起當年我挨了多少打,列舉一些我早就忘了的挨打原因,比如“飯沒吃完”“踢了花壇一腳”之類。所以,“身為教師子女而被留下單獨處罰”這么龐大的錯誤,我深信我如果留在學校,晚上一定挨打。
于是,我沒有多少猶豫,背上書包就沖出學校,準備回鄉(xiāng)下老家。那時候還不知道什么“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只知道“留下來一定挨打,回老家我媽不會打我”。至于明天回來讀書會不會被打,火燒眉毛,且顧眼下。
沒跑到一半,周圍就暗下去了。再跑一會,就發(fā)現(xiàn)只有夏夜干燥的路面隱隱發(fā)白,周圍全黑了。我只管憋著一股子力氣迅速奔跑,雖然周圍搖動的樹和那些陰暗的竹林讓我有點害怕,但這口氣一直沒有泄,所以跑起來挺帶勁的,沒時間多想什么鬼啊神啊之類。等我到家,我媽已經(jīng)吃過晚飯了,非常驚訝我會出現(xiàn)在門口,老往我身后張望,以為我爸一定在后面。
這件事以后,我對黑暗、鬼神和未知都喪失了敬畏感。我克服了恐懼感。夜里到院子里拿東西嘴里不需要再嘰里咕嚕說話壯膽,也不需要在進門的時候突然加速跳進去——不再害怕黑暗中有什么東西,不再害怕進門瞬間有東西突然抓住我。
【記錄】
靜待花開
溫州翔宇初中 唐訓芝
2023年10月5日,星期四。我翻了下日歷,宜出行?戳丝刺鞖猓32度。雖然已進入秋季,但炎熱的程度絲毫不遜夏天。趁著國慶假期,孩子和家長都在家里,我們十五班任課老師一行人冒著炙熱的太陽,帶著火熱的心情,踏上家訪之路。
訪談的第一位學生是C同學,他家在三江街道,立體城覽江閣七幢。剛到門口,C同學爸爸就出來迎接,對我們的到來甚是歡迎。進入家門,裝修華麗雅致,擺設(shè)寬敞整潔?蛷d有一架鋼琴,書柜里碼滿各類書籍,墻上還掛了幾幅字畫,看來這是個有文化氣息的家庭,難怪C同學愛閱讀,愛寫作,原來和家庭的熏陶分不開。
坐下來,茶幾已擺上水果,沏上香茗。家長的熱情讓我們心情愉悅,一路上的炎熱煩躁一揮而散。我們聊起了孩子。輪到我發(fā)言時,我把C同學在學校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分享了一遍:他學習認真,上課發(fā)言積極,有思想,有主見,尤其愛好寫作,優(yōu)秀習作入選《水心》雜志,還被評為“文學少年”。孩子就站在身邊,聽到我這樣夸他,臉上洋溢著幸福自信的笑容。家長知道了孩子在校如此表現(xiàn),也是欣慰有加。我們離開后,C同學爸爸給我發(fā)了微信,他說:“感謝唐老師這次到訪!也由衷地感謝你對C同學的栽培,孩子學習方面不足之處還望唐老師多多指導。家校合一,相信孩子的努力會成為我們的驕傲!奔倚:弦唬尯⒆映蔀槲覀兊尿湴,這也是我想說的話。
訪談的第二位學生是D同學,他的情況比較特殊,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做生意,D同學由外公照顧。他性格很好,為人熱情,愛幫助同學,也有集體榮譽感。只是成績一般,作業(yè)字跡很潦草,上課有時精神不振,喜歡打瞌睡。據(jù)他外公說,在家做作業(yè)很是敷衍,做完后就開始玩游戲,提醒批評一概不聽。說實話,要不是這次家訪,我還真不知道他是個游戲高手。我將他在學校的表現(xiàn)如實反饋,結(jié)合幾次的考試成績進行了具體分析,讓家長一起重視。對于他玩游戲的情況,班主任和同行的老師都提出合理的建議,希望家長加強管控。
這個時代留守兒童那么多,真心希望家長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孩子個性有差異,成績也會有高低,作為一名園丁,我們要做的是:辛勤澆灌,靜待花開。
【人間】
老屋春秋
溫州翔宇初中 余海燕
滿載年輪的老屋在鞭炮聲里迎來了盛大的“槳”屋儀式。
噼啪噼啪,熱鬧一瞬間充盈了院子。爺爺?shù)穆曇糇兊们辶,時不時傳來笑聲,引得我想去瞧瞧味兒。
“燕燕,快來灶屋!”奶奶也高聲喊著。
我瘋也似的穿過堂屋,來到灶臺前。嬸娘們早拿著帶點黑的鍋巴不住地往嘴里送,而奶奶手里正卷著焦黃的鍋巴。
“燕燕,快吃,吃完就要推灶,給你建個新的省柴灶。”三嬸娘催促著說道。我對灶臺沒什么興趣,接過鍋巴便去外面的早席夾菜了。天生喜歡熱鬧的我穿梭在席間,聽著爺爺輩兒的當家人說著吉祥話,我才知道即將進行的“槳”屋是一件帶財送福的大好事。
飯后,叔伯們提前到老屋的各柱子邊轉(zhuǎn)悠著,他們手頭的木棒子像霸王鞭樣兒地比劃著,我看得入迷。
“燕燕,別站在屋檐下面,瓦片打到頭,讀書就‘糞’起來了哦!”意外掉了一顆門牙的四叔正在屋頂咧嘴笑著。
我沒有回應(yīng)。老屋那貼著的獎狀是可以站出來替我說說話的。我應(yīng)聲退了好些步子。
抬眼望去,整齊排著的青瓦早已消失,初日直直地投下平行線的影子。懸掛的黑色蛛網(wǎng)撕扯著梁木,像個執(zhí)拗的壞漁網(wǎng)。
待我閑逛回來,老屋早被五花大綁,拉纖的繩直直地、緩緩地往前,老屋駐守的那一寸寸土地裸露在眼前。“老四,往左邊一點用力!”“黃牛崽換個位置咯!”終于,老屋在眾人的合力下離開了它的故土。
這一年,我的老屋從右邊挪到了左邊,身子微傾。
這一年,爺爺也用起了建筑法寶——水泥,修繕老屋。
人在夏涼冬更涼的老屋住久了就生出一些不滿,縫隙漏風會冷,夏天曬裂的爆刺聲很嚇人……老屋真的老了,需要換新。于是在我期待了很久后,爺爺扛來了兩袋水泥,決定全用在最顯眼的門廊。大概“錦上添花”的事是爺爺未曾想過的,于是老狗財財和無名的小雞便開始在未干的水泥地上作畫。次日一早,奶奶“呦吼!呦吼!”聲傳來,再見水泥走廊已是印上了狗爪和雞爪。哈哈,我竟莫名覺得好看,這印花水泥走廊和木紋的墻板定是最好的新舊搭配。
或許是老屋也要緊跟時尚,于是村里出現(xiàn)了老屋旁新配一間水泥磚房的樣式,更有甚者外面全用水泥包裹,將老屋完全藏匿。我的父親大概是在外面太久,見識了浙江的繁華,所以在我讀大一的那個暑假回鄉(xiāng),拆屋建房。
微弱的反對無用,破敗、過時的老屋是保不住了的。
我焦躁地回到了故鄉(xiāng),再次看到摘了青瓦的老屋,一股被剃光頭的辱沒感涌來。那一根根極力拉扯的梁木和門板像我一樣抵抗著,“鐺鐺鐺”的敲打聲嘈雜地繞在我的耳邊,久久地,又越來越微弱。我那貼著年少驕傲的獎狀,貼著熱血追尋的偶像畫報,還有我一筆一劃刻上去的加減題目……都成了一堆廢料。
鄉(xiāng)里人都說新式、流行樓房是最佳選擇,可誰人能知:被拋棄的老屋一直是我的心靈歸宿呢?
老屋啊,我現(xiàn)在只能在心里拼湊著每一塊門板的故事,只能在心里還原你最好的模樣。
奶茶碎碎念
淮安外國語 顏婷婷
我對奶茶情有獨鐘,這種不知何時風靡的“非健康食品”,卻是我的心頭摯愛。雨天手捧一杯奶茶,無比療愈;陽光明媚時品味奶茶,滿是愜意。每逢假期回到家鄉(xiāng),總會對美團上的奶茶外賣牽腸掛肚。
前幾天,一位學生問我:“老師,這周會放大假嗎?”
“不放呢!蔽液敛华q豫地回應(yīng)。
“唉,又回不了家!彼D時顯得有些失落。
“在家也還是學習,倒不如留在學校!蔽覍捨克。
“不一樣,我回家能點杯奶茶,給自己療愈一下。”他突然抬起頭,眼神堅定。
“就為了這個?”我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是的,就為了這個!彼麛嗟鼗卮。
我微笑著答道:“這還不簡單,顏老師幫你解決!”
他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真的嗎?真的嗎?”
瞧瞧,原來我們都是借奶茶來為自己療愈的人。
“一點點,三分糖,加波霸!”這幾乎成了我的奶茶專享配方。那深褐色的茶液略帶一絲苦澀,與Q彈的波霸相互交融,輕輕一吸,“哧溜”一聲,柔軟的小球在口腔中游走,偶爾還會粘在牙齒上?窗,快樂就是這么簡單。最愉悅的莫過于偷閑喝兩口奶茶,批改兩份作業(yè),再啜飲一口,繼續(xù)批改四份作業(yè)。有時候,看到學生們在課堂上悄悄彎腰喝奶茶,我竟感同身受!
我曾一度幻想,在一個晴朗的午后茶歇時光,手中握著一杯奶茶,正大光明地坐在辦公桌前,戴著耳機,面對碧藍的天空,盡情想象我喜愛的電視劇情節(jié)——然而這只是個美好的想象,只怕迎來的不是“周生辰”,而是從三樓徐徐走下、向我怒目而視的領(lǐng)導。
雖然深知奶茶的各種弊端,卻仍對其戀戀不舍。辦公室的小姐妹們,每隔一段時間,必定組織一次奶茶聚會;考試結(jié)束后,定會給孩子們以奶茶作為獎勵;放假時,總會找機會為侄子侄女們捎去一杯奶茶;和兒子一起玩耍時,母子倆還會你一口我一口,秘密分享奶茶的甜蜜……
每當放假的夜晚,兒子都會跑到飄窗前,興奮地說:“媽媽,一點點奶茶店還沒關(guān)門呢!”聽到這句話,我不禁下意識地舔了舔嘴唇。嗯,看來明天得安排一杯奶茶了。
長長的路,慢慢地走
溫州翔宇初中 鄭麗瓊
外公97歲了。
過生日的時候我媽叫上了一大家子人,說要給外公好好熱鬧一番,囑咐我無論再忙也要抽出時間趕過去。在我印象中,外公80歲之后的每一年生日都過得格外熱鬧,幾個長輩總會在他生日前一個月就開始發(fā)布“江湖召集令”,將散落在各處的孩子們叫回去,給老人家熱熱鬧鬧地過,按照他們的話是:過一年少一年,老人想吃啥想干啥隨他去,全都滿足他。
于是周六我緊趕慢趕地到老家,進門就看見外婆坐那兒曬太陽,我走到跟前去與她細細介紹自己,她把身邊子孫的名字都喊了一遍才認出我來?粗馄陪露绾⑼愕纳袂,我驚覺外婆也有91了。
我放下手邊的東西,坐在她身邊,與她貼著耳朵細細地交流,我問她答或她問我答,更多的是我聽著她的碎碎念,念著今天有誰來了,誰瘦了,今天會有什么好吃的,囑咐我多吃點等等。望著外婆蒼老的臉,我總會想起還小的時候外婆拉扯著七八個與我差不多年齡的孩子長大的樣子,那時的她在村里是很能干的婦女,光是一聲吼就能把在外上躥下跳的孩子們喊回家吃飯,每次的飯都是一大鍋,每次一大鍋的食物都能被孩子們吃光光,她總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制作出許多美味的食物。
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不能為我們做這些了。
“哦,對面的奶奶前段時間已經(jīng)走了。”她眼神悠悠地望著對面。我牽起她的手,摸著上面的紋路,滿心的不知所措。似乎每隔幾年外婆的小姐妹們就會走掉一個,現(xiàn)在偌大的四合院里只剩下她與外公。有時候想想,還好她和外公可以一起,人生這條路,走到她這樣的程度,或許已是幸事。
這時外公從外面拄著拐杖回來了。外公是不善言辭的人,他時常會在吃完晚飯后沿著狹長的小路走到外面馬路邊上與人打牌,他會精明地管住家里的大事。如今97了還經(jīng)常慢悠悠地逛到街上的亭子里與一幫小老頭打牌,他的年齡比外婆大好幾歲,但是腦子還很清醒,不用仔細地辨認我便能認出我是誰,與我打了招呼之后他便躺在躺椅上悠悠哉哉地閉目養(yǎng)神。
外公喜歡吃肥肉,我們時常會擔心年紀這么大吃肥肉對身體不好,時常會叫他少吃點,但是有時候想想,他能吃,他愿意吃其實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們有時候?qū)τ谒苑嗜膺@件事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到現(xiàn)在他還每天都要吃點肥肉,也許在他心里,吃肥肉應(yīng)該是頂頂快樂幸福的事情了。每當想到這個,我們也就釋懷了,人生這條路,他走得已經(jīng)比別人要長很多了,能使他享受快樂的事情,理應(yīng)多支持。
不久,家里的長輩們陸陸續(xù)續(xù)準備好飯菜,我們十幾個小輩簇擁著外公外婆坐上主位,他們坐在那兒,安靜地看著我們起哄喧鬧,安靜地享受著四世同堂帶給他們的溫馨快樂?粗麄兒疃鴿M足的笑,或許,這對于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餐飯,而是每一年都要有的大團圓,是過一年少一年的快樂聚會。
飯畢,眾人各自回歸生活,外公外婆在夕陽下逐一送別。那灑滿金色陽光的身影,象征著他們攜手共度的70余載歲月,經(jīng)歷了青春的激昂、中年的平穩(wěn),直至老年相互依賴,無疑構(gòu)成了他們一生的幸福畫卷。
【閱讀】
心平氣和的教育之路
——從薛瑞萍老師的教育日記中汲取智慧
永嘉翔宇小學 葉曉偉
在忙碌的生活間隙,我沉浸于閱讀薛瑞萍老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份寧靜的閱讀時光無疑是種難得的享受。盡管只有寥寥六十幾頁,字句間卻仿佛春風拂面,猶如醍醐灌頂,深深觸動了我,讓我深刻體會到薛老師從事教育工作37年以來對教育事業(yè)的那份堅守與熱忱,對學生們的理解和接納,以及她獨到且深刻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自我反省如同一面明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也像薛老師那樣,深感個人時間的稀缺,時常以各種理由推脫未能靜心閱讀。然而,薛老師在日記中的記錄讓我意識到,原來許多可以利用的時間都被我無謂地揮霍掉了。她寫道:“整整五日未讀書,內(nèi)心空虛且?guī)в懈≡!薄白x書既是一種內(nèi)心的渴望,也是一種保持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狀態(tài)的方式。”這些簡潔卻富有力量的文字,時刻提醒我去進行自我反思。每當閑暇時,也曾萌生過動筆記錄所思所想的念頭,可往往僅止于遐想階段,真正著手寫作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腦海中缺乏可供參考和汲取的內(nèi)容,即便最終寫出一些文字,其過程亦充滿掙扎與痛苦。究其原因,實為閱讀積淀不足!坝鑼W生一瓢水,教師需先擁有一缸水”,對于讀書這件至關(guān)重要的事,我已然認識到其緊迫性與必要性。
薛老師的日記不僅啟發(fā)我對自身進行反思,更教會了我如何去關(guān)愛每一個獨特的生命!胺蛭锘蛐谢螂S,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活潑靈動,聰明伶俐,但在學習的過程中,許多孩子并不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智慧。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個體差異,在尊重孩子自尊的前提下,采取適合他們的方式來激發(fā)他們的自信,賦予他們絕對的信任。
在此,我想特別提及我班級中那位令人頗為掛念的孩子。雖然他體格健碩,性格憨厚,熱愛閱讀,并樂于在課余時間和我探討問題,但他有一個顯著的問題:行動遲緩。即便是十五分鐘的時間,他可能連作業(yè)本都找不到。我常常焦急地關(guān)注著他,越是急切,他似乎越難以找到,每次都以我的失望告終。我曾暗自期盼:如果他能快一點該多好,或許他的學業(yè)表現(xiàn)會更好。然而,現(xiàn)實一次次打破我的期待。之后,我領(lǐng)悟到了薛老師的理念,努力說服自己接受他與其他孩子的差異。畢竟,班級是一個包含多元化的整體,好壞參差才是常態(tài)。為何不多去發(fā)掘并欣賞這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呢?諸如他的善良、他的可愛、他對閱讀的喜愛……盡管他在速度上有所欠缺,但我仍需用愛陪伴他穩(wěn)步前行。
讓步伐慢下來,再慢一點,用心感受和珍惜孩子們帶給我們生活的種種美好。
【分享】
溫州翔宇初中部劉巖老師評價同事的作文課——
教學流程設(shè)計精致。發(fā)現(xiàn)之眼:慧欣賞;學習之眼:慧借鑒;審辨之眼:慧建議。三個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推進,層次分明……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鮮活而生動、有生成、可遷移、有深度和廣度的精彩之課。
溫州翔宇初中部鄭潔潔老師談感悟——
昨夜的雨水非但沒有成為花蕾的終結(jié),反而以莊重的洗禮喚醒了沉睡的花苞。究竟生命的綻放是得益于雨水的滋養(yǎng),還是花朵在風雨中堅韌攀爬的結(jié)果?在驚嘆之中,我深刻體悟到這兩者實乃不可或缺。未曾料想,那些看似被時光磨損的生命,竟也披上了獨特的色彩。
本版編輯:林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