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
清冷的冬季,沏一杯熱茶,捧一本墨香沁鼻的書。靜坐一隅,泛舟書海,用文字溫暖自己;h笆碎影,剪輯時光的阡陌,透過云彩的光散在指尖,稀稀落落。時光在書頁中翻過,青春在閱讀里成長。
【情到深處】
為誰落淚
——讀《山楂樹之戀》
監(jiān)利新教育 徐國喜
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當讀完《山楂樹之戀》的最后一頁時,淚水已像決堤的洪水,奪眶而出,在臉上縱橫肆虐,恣意地流淌!那肝腸寸斷的心痛從靈魂深處鉆出,讓人痛徹心肺,讓我泣不成聲!
不禁要問自己:我的淚為誰而流?
我的淚為老三而流!為什么?為什么要讓老三死去?這是一個多么善良、多么懂得愛的年輕人啊!對靜秋,他從默默地關(guān)懷,到大膽地表白,到寂寞地等待!他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對靜秋的那份樸素、純真、而又熾烈的愛!因為愛靜秋,所以,老三不愿讓靜秋難過。靜秋生氣了,他默默地走開,給靜秋寫信說:“你是聰明有智慧的人,如果你不愿意理我,肯定有你的道理。如果你不愿意告訴我原因,也肯定有你的道理。”因為愛靜秋,老三不愿讓靜秋吃苦。當靜秋不愿接受他的幫助執(zhí)意去打零工時,老三只好像佐羅一樣隨時出現(xiàn)在靜秋的身邊?粗o秋因做工而腫得像包子一樣的腳,男子漢的他雙眼通紅,滿臉是淚。靜秋執(zhí)意不肯去醫(yī)院,老三不惜在自己的左手背上劃上一刀。因為愛靜秋,老三愿意寂寞地等待,等待靜秋畢業(yè),上班,等待靜秋快快二十五歲。老三用他毫不做作的、真誠樸素的行動詮釋了愛之無私,愛之無痕,愛之刻骨銘心!
老三之愛,太純真,太完美,讓每個女人似乎都想化身為靜秋!讓每一位性情中人都盼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所以,當看到老三身患絕癥,卻對靜秋封鎖了一切消息,而讓自己在孤獨和煎熬中痛苦地死去時,怎不讓人痛徹心肺?
我的淚為靜秋而流!為什么?為什么要讓靜秋失去老三?多么懂事的靜秋!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里,高中生的靜秋自小就主動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她想著要給媽媽減輕生活負擔,給妹妹買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讓哥哥能招工進城。為此,她邊讀書邊打零工,她因能為家人吃苦而感到幸福!多么聰明能干的靜秋啊!她不僅成績優(yōu)秀,而且做衣服,做鞋子,辦黑板報,做炊事員,什么事她都能做到最好!多么善良的靜秋啊!她時時處處想到的是別人,干活總是讓自己多干一點,別人少干一點,即使有人故意拈輕怕重,她也從不計較!如此清純可人,善良懂事的靜秋,應(yīng)該擁有老三這份愛的幸福啊!可當幸福之夢就要實現(xiàn)的時候,為什么要讓它在靜秋眼前灰飛煙滅?留給靜秋的,只是一份愛的承諾:“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老三去了,靜秋老了,但他們的愛情故事卻像那山楂花一樣,綻放在我們的心中,紅艷艷!
《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和曉霞,《荊棘鳥》中的梅吉與拉爾夫,《簡愛》中的簡和羅切斯特,《廊橋遺夢》中的羅伯特•金凱與弗朗西絲卡……每每讀到這樣的愛情故事,總會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也許,他們能給凡塵中的我們以啟示:時空流轉(zhuǎn),世事變遷,但愛情永恒!
讓我們對身邊的他或她說:“我來到這個星球上,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愛你!”
戀戀書語
監(jiān)利新教育 史振東
我很慶幸自己依然還是一個愛書之人。我不僅愛那書本散發(fā)出的一縷好聞的油墨香,也愛那書本中雋永的文字。讀萬卷書,讀的不是堆砌的文字,而是一萬個你想望的人生。
好像是三毛說的吧?牙刷與老公堅決不借!嗨!我比她還鐵石心腸,愛書竟愛到了這般地步:書柜上封上一條大大的告示:書和小命不借!
書籍,就是一份殷實的底氣。當自己真正擁有,讀起來就更理直氣壯了。精讀、粗讀、細細品讀……憑自己的興致,甚至可以讀它個三天三夜,不食人間煙火。讀書就有如飲酒、品茶,是一種氛圍,一種心境,需要細嚼慢咽方覺韻味無窮。我也有過向人借討書籍的經(jīng)歷,那實屬一種無奈之舉。就如宋濂那般:其間總擔心人家催討,心之惴惴而讀得頭暈眼脹,有種“囫圇吞棗”的倉皇之感。所以,一旦遇見喜歡的書籍,便毫不遲疑地慷慨購之,然后鄭重其事地在扉頁上簽寫上自己的“尊姓大名”和購書的年、月、日、地點,再印上兩個紅紅的私章,分門別類地裝入書柜。盡管如此妥善,但還是有些珍貴的書籍就如生命中邂逅的朋友,來時不期而至,去時悄無聲息。聚散離合似乎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但擁有過的喜悅,失去后的懊惱,就像演繹著一場場濃縮精華版的如戲人生。
我讀的第一本課外書,是瓊瑤的一個長篇小說。那大致不能算是名著名篇吧。小說的名兒叫什么,我又是從何處獲得的,這一切早已被如水的光陰沖洗得一干二凈了,只有故事的梗概,現(xiàn)在還依稀記得。也就是這本書,讓我從此對文學產(chǎn)生了癡愛之情。
那是我讀小學三、四年級的事了。父親讓我去野外牽牛,我便遮遮掩掩地捧著這本書邊走邊看,心里還在掛念著故事中的那個男、女主角該如何向親朋們解釋他倆并不是侄子與小姑的關(guān)系。結(jié)果,牛沒牽回來,自己卻一腳踏空陷入到路邊的池塘里去了。當父親兇神惡煞地把我從混濁的水里擰起來時,那本書還被我高高地上舉著,整個人就保持著一個“董成瑞炸碉堡”的姿勢,嘴里還忘我地高呼著:“哎呀!我的書!”
讀中學的時候,武俠小說在校園里傳讀得火熱。《七劍下天山》和《笑傲江湖》則是學生的最愛。我也偷偷看過一些,還遠沒輪到“武俠迷”的輩份上去。我的一個小哥兒們是金庸的忠實“粉絲”,他甚至把自己就當作成了金庸筆下的那些男主角。一本厚厚的《射雕英雄傳》他記得倒背如流。課間時聽他聲情并茂地講述上一段,再配上幾個武打動作,那才堪稱一絕。只是他一會兒沖著我來個“白鶴亮翅”,一會兒又一個“泰山壓頂”,再一會兒又使出“九陰白骨爪”……一招一式直打得我叫苦不迭,落荒而逃。
我真正對書籍的廣泛涉獵是在部隊。那時,連隊有一個圖書館,空間不大,但書籍的種類特別繁多,讓我目不暇接,仿佛闖進了一個藏寶地帶。偶爾,我也會從圖書室里夾帶一、兩本外國文學出來,自己忙里偷閑地翻上幾頁。忘情地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特別是讀到小說的第三十七回:在那個黑暗的秋夜,懷有身孕的卡秋莎歷經(jīng)艱難,前往火車站去見涅赫柳多夫。當卡秋莎風雨兼程、幾經(jīng)迷失地趕到站臺,隔著車窗辨認出涅赫柳多夫的時候,火車卻緩緩地啟動了。而卡秋莎追隨著慢慢加速的火車拼命地奔跑,她跑過站臺,跑過水塔……連頭上的頭巾被風掀掉了也全然不顧。但火車還是飛馳而去了,無情地將渾身污泥的卡秋莎遠遠地拋在漆黑一團的荒野。卡秋莎無望地哭泣著,心灰意冷地想到:倘若再有一列火車經(jīng)過,自己便沖到車廂底下了結(jié)此生。讀到這里,我輕掩書扉,不禁喟然太息。
現(xiàn)在,我終于擁有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大書房。閑暇時,一個人便靜靜地呆在房間里看書、寫作。書籍雖然還沒有達到“汗牛充棟”的程度,但大大小小幾書柜已經(jīng)讓我感到無限的富足。
【他山之玉】
生命與心智的成長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有一種很古老的測驗——上一個世紀很流行的測驗——目的在于幫你找出對你最有意義的書目。測驗是這樣進行的:如果你被警告將在一個無人荒島度過余生,或至少很長的一段時間,而假設(shè)你有時間作一些準備,可以帶一些實際有用的物品到島上,還能帶十本書去,你會選哪十本?
試著列這樣一份書單是很有指導性的,這倒不只是因為可以幫助你發(fā)現(xiàn)自己最想一讀再讀的書是哪些。事實上,和另外一件事比起來,這一點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那件事就是:當你想像自己被隔絕在一個沒有娛樂、沒有資訊、沒有可以理解的一般事物的世界時,比較起來你是否會對自己了解得更多一點?記住,島上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更沒有圖書館,只有你跟十本書。
你開始想的時候,會覺得這樣想像的情況有點稀奇古怪,不太真實。當真如此嗎?我們不這么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跟被放逐到荒島上的人沒什么兩樣。我們面對的都是同樣的挑戰(zhàn)—如何找出內(nèi)在的資源,過更美好的人類生活的挑戰(zhàn)。
人類的心智有很奇怪的一點,主要是這一點劃分了我們心智與身體的截然不同。我們的身體是有限制的,心智卻沒有限制。其中一個跡象是,在力量與技巧上,身體不能無限制地成長。人們到了30歲左右,身體狀況就達到了巔峰,隨著時間的變化,身體的狀況只有越來越惡化,而我們的頭腦卻能無限地成長與發(fā)展下去。我們的心智不會因為到了某個年紀就停止成長,只有當大腦失去活力,僵化了,才會失去了增加技巧與理解力的力量。
這是人類最明顯的特質(zhì),也是萬物之靈與其他動物最主要不同之處。其他的動物似乎發(fā)展到某個層次之后,便不再有心智上的發(fā)展。但是人類獨有的特質(zhì),卻也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心智就跟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心智的萎縮就是在懲罰我們不經(jīng)常動腦。這是個可怕的懲罰,因為證據(jù)顯示,心智萎縮也可能要人的命。除此之外,似乎也沒法說明為什么許多工作忙碌的人一旦退休之后就會立刻死亡。他們活著是因為工作對他們的心智上有所要求,那是一種人為的支撐力量,也就是外界的力量。一旦外界要求的力量消失之后,他們又沒有內(nèi)在的心智活動,他們便停止了思考,死亡也跟著來了。
電視、收音機及其他天天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娛樂或資訊,也都是些人為的支撐物。它們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動腦,因為我們要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yīng)。但是這些外界刺激我們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像藥品一樣,一旦習慣了之后,需要的量就會越來越大。到最后,這些力量就只剩下一點點,甚或毫無作用了。這時,如果我們沒有內(nèi)在的生命力量,我們的智力、品德與心靈就會停止成長。當我們停止成長時,也就邁向了死亡。(摘自《如何閱讀一本書》)
【閑閑書語】
如歌的行板
——讀《陽光的味道》
淮安外國語11級7班 羊佩瑩
有的時候想,在冬天到來的時候,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坐在哪個地方,看細細碎碎的陽光金線一樣散在身上,穿過密密麻麻海藻一樣的頭發(fā),就有一種纏綿的味道,慢慢地鋪散開來。讓我想到那些已經(jīng)逝去的美妙時光:牽;ㄔ诨h笆上纏綿盛開,苦苓樹上鳥雀追逐,竹林里的竹子正紛紛綻出土地。真是人間非常幸福的感覺。
很巧啊,這個時候在看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陽光的味道》。
他同我們一樣生活在都市,只是那天,遇到了一個農(nóng)夫。然后回想起新曬的書畫,新曬的衣物,新曬的棉被,想起那些被陽光浸染的日子,每一處縫隙都被陽光馥郁的香氣填滿,所以那時候,充實而又美好。
讀到他坐在谷堆旁,就好像看到他身體微微向前傾著,神色安寧,嘴角成一個弧度。這時候他的眼里一定飽含熱望,因為有溫熱的陽光透過谷粒之間的縫隙透過來,伴隨著成熟的氣息,一陣一陣的襲過來,誘他想起那些冬日的戀歌,想起那些平靜如鏡的往昔。
一定很快樂。
我所在的城市里也有這樣的陽光,只是少得可憐,所以我體會得到他那時的心情:像是囿于牢籠終于獲得自由的鳥兒,是終于得見海洋的魚,是終于參拜神祗的苦行僧。
在那一刻終于得到了洗禮,是那一根羽毛在心中蕩起的向往,是對那一片溫暖的無上崇敬與追逐。
那樣神圣,不可褻瀆。
這樣的事,單純而又美好那陽光像是首繾綣的歌謠,密密地交織在時光里,編成一張網(wǎng),籠住所有的喜怒哀樂,在那段寂寞的時光里,吟起那樣深刻的思念。
大概我一輩子也不曾得見那樣的農(nóng)夫,那么以后,就去尋找吧。尋找一點一點落在草叢上的日光,每一片樹蔭下細碎的光斑,那些遺失在時光里的美好。
日光傾城。
在路上,尋找一片片掉落的時光碎片,夜深人靜時哼起那首日光編織成的歌謠,就這樣前進。
且歌且行。
一生難忘
——讀《花田半畝》有感
淮安外國語11級3班 許晨雨萱
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并沒有像往常那樣匆匆翻開扉頁寫上我的名字,卻定定地望著封面上作為背景的水墨畫。那線條流暢的無懈可擊,在我喧鬧的心靈中暈開成一片墨痕。
心,突然寧靜了許多,打開書,一頁頁的翻,一字字的讀。田維娟秀的字體已讓我驚異,當我看向她的照片時,涌上心頭的卻是難以言喻的苦痛。這是一個陽光開朗、樂觀活潑的女子。她的笑容恬淡,明亮清澈的的眸子好像在俏皮地對我說些什么,這是一個多么可愛的女子啊,為何上蒼要急不可耐地奪走她的生命?她分明滿含笑靨,她分明這樣鮮活!
她筆下的文字純凈美好,樸實無華,充滿了溫情。乘著小船,我隨著時間的長河靜靜欣賞著她描繪的風光,她說:“我們應(yīng)該心存感激地生活,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站定。因為有愛,我們不該恐懼。”似乎有一種情感涌上來,溫溫的,蔓延全身。
繼續(xù)閱讀下去,淚也漸漸模糊了雙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一個穿著碎花衣裙的田維,站在明媚的春光下沖我笑,眼神里散發(fā)出柔柔的光。多想走上前去擁抱她,可她離我太遠,縱使我用盡全力奔跑,也無法追上去。
看得出,她是一個純凈善良的女孩,就像她最愛的龍膽花那樣,純白而帶上一點粉粉的色彩,無限嬌羞。即使痛魔使她全身疼痛,她筆下的文字還是那么陽光,她告訴我們:“我必須樂觀堅強,于是我拒絕狼狽,拒絕憂傷,雖然我落下了眼淚,那是因為切膚般感同身受的疼痛,因為太多的深愛。”
中途幾次忍不住淚流滿面。我靜靜地看著,靜靜地聽著,感受著她的難過,快樂著她的快樂,疼痛著她的疼痛。原來那顆灰蒙蒙的心也變得充滿希望了吧,只是有太多惆悵,只是有太多無奈。我不愿隨著她筆下的文字漸漸看著她,微笑著張開雙臂飛向天國。可真正到了那一刻,時間驟停,心臟猛地收緊,胸腔內(nèi)傳來一陣陣疼痛,“悼田維”三個字,生生刺痛了我的雙眼。
為何,前一秒還在對我笑,這一秒?yún)s走得悄無聲息?大滴大滴的眼淚打在了桌面上,卻是那般傷心,那樣苦痛。我只能站在岸邊看著她走遠,卻束手無策。朦朧中她又笑了,笑得無比嬌羞。她拍拍我的肩,柔柔地對我說:“當生命終于隨浮華遠去,我終于得到安寧。請不要哀傷,平凡是為了最美的蕩氣回腸——”
我捂住雙眼,不敢再看下去。這一刻的天,灰白灰白的暗淡著。風繼續(xù)哀吟著我的悲傷。我想,你一定不曾離我遠去,一定不曾,
于是與記憶中那個你沉默相對,用盡一生。“你的話語,像一首雋永的歌,熟悉而又陌生著。在不再嚎叫的冬夜纏綿低回,讓我灰蒙蒙的心欣然徘徊在你的世界里,在心里反復低歌著,你給的旋律。”
燈火闌珊處
溫州翔宇高中部13級4班 陳舒瑩
冬陽下,坐下來,品一盞清茶沁然,拈一朵青花微然,安一顆禪心悠然,呷一口鄉(xiāng)愁寸寸。
聞香。是老舍先生的古城之味,絲絲溫和質(zhì)樸的古城韻,攀著老城墻細膩的溝壑,氤氳了一城的花草香。如嬰孩酣睡在搖籃的怡然。
淺啜。是韓少功的鄉(xiāng)土之澀,縷縷復雜繾綣的故土味,循著落后雜亂的小鎮(zhèn),擴散了一心的微苦。如游子遠走他鄉(xiāng)的辛酸。
回味。是柯靈濃厚的文化鄉(xiāng)愁,裊裊動人綿長的鄉(xiāng)土情,沿著唐詩宋詞的撇捺,暈染了一眼的清心色。如魚游濠水的自在。
再品。是劉亮程無法歸去的村莊,悠悠深沉厚重的舊事,依著土墻泥皮的殘留,彌散了一世的鄉(xiāng)念。如默立的土墻的執(zhí)著。
擱下青瓷,于心中,是上天的厚賜——鄉(xiāng)愁鄉(xiāng)韻鄉(xiāng)情味,如游走于百態(tài)浮生,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猶有可歸之所。
書墨字眼,滲透入眼的,是海角天涯系于心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
——燈火闌珊處,我心歸去。
【海天片羽】
午后的陽光,如玻璃杯中血紅的葡萄酒,令人微醉。手捧一卷業(yè)已泛黃的書本,依偎在陽光的懷抱里,一縷縷的墨香,沁人心脾。
——淮安外國語12級4班 曹欣穎
書的花園,姹紫嫣紅,徜徉其中,輕擷一朵,頓時芳香四溢,心曠神怡。書,讓我的世界充滿陽光和溫暖,讓我的世界變得純凈與清澈。
——監(jiān)利新教育11級13班 趙琴
籬笆碎影,剪輯時光的阡陌,透過云彩的光散在指尖,稀稀落落。嘴角輕浮的酒窩蕩漾的是雪山清潭,眉梢揚起的是不經(jīng)意劃過的星辰。不曾想,自己可以迎風微笑在陽光下,可以放下包袱,靜靜地走在人生旅途中,其實這樣的生活多美麗啊!
——淮安外國語12級4班 韓煦
一本好書,亦師,帶我領(lǐng)略這世間的萬物,教我做人的準則;亦友,帶給我以歡樂,在我悲傷的時候伴我左右,給我指明前方的路。
——監(jiān)利新教育11級13班 王敏
冬天是美麗的,在一個初雪清晨,你推開窗子,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四周是那么沉寂,仿佛置身于一個童話的世界,整個世界披上了一件純潔的盛裝,那便是冬天帶給你的獨一無二的禮物。
——淮安外國語12級6班 佟雨軒
聆聽書發(fā)出的簌簌聲響,余音繞梁;沐浴書迸發(fā)出的縷縷光亮,神清氣爽;享受書散發(fā)出的絲絲清香,口舌生香。書是良師益友,是我們終生的伙伴。
——淮安外國語12級4班 關(guān)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