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雖好不吟詩
經典常讀常新,但有時又設置了高高的門檻,總要平心靜氣、煉腦煉心才能抵達美好。從他們生命路過的那些書,讓你的世界煥然一新……
【閱讀】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生迷茫,前路幾何。用閱讀安放青春,用悅讀重拾信心,用越讀對抗虛無。而最輕松愉悅的經典閱讀,會讓你遇見等候已久的親切文字。
從前,慢
淮安外國語16級17班 蔡媛欣
重溫《從前慢》,驀地發(fā)現(xiàn),我變了。
初讀《從前慢》是什么時候?許是一個清淺午后,時光也流得很慢,文字伴隨茶香氤氳進心頭。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人生只夠愛一個人。”那時,很神往。
我向往著一次完整的日落,從余暉習習至月光漫漫。日色變得很慢,可我愿意就那么坐著,坐著,直至黑夜給我送來她的一聲問候,將我攏進那一層薄薄的紗中。
我還向往著一封來自遠方的信。在慢悠悠的馬車上顛簸了些許日子,才送至我的手中,亦輾轉了很久,才寄給了遠方的他。這樣的信,才會在心底生出期待來,才會在無限的等待中暗涌出激動與快樂。
我也向往著那么一個人,夠我愛一生。傾盡所有的愛,毫無保留。歲月靜靜地淌,有一個人陪我一起變老。何須海誓山盟?執(zhí)手到地老天荒,足矣。
彼時的我,仿佛成了世界所遺忘的旅人,靜靜在一段慢舊的時光里跋涉,掉進了時間的縫隙,只剩下,慢。而此時的我,都變了。
神往的終究是神往。時至今日,偶然翻到了《云雀叫了一整天》,偶然看到了《從前慢》,心中竟不再有漣漪。已沒有了午后的清淺與淡淡茶香,在找書時無意翻開。重讀一遍,只是匆匆的,沒有一分鐘,便仍在一邊,仿佛早已對“慢”不屑一顧。
突然間的,我愣住了。什么時候,我開始變的?從一個時間的旅人變?yōu)槭澜绲倪^客,匆匆行走,恨不得再多長幾只手和腳。早已忘卻從前向往的慢生活。
我開始反思:步履匆匆,究竟收獲了什么?忽略了身邊太多太多的風景與明媚,只有擁擠的人潮,F(xiàn)在的落日是什么樣的?我不知道,只是一抬頭,便是漆黑的天了。不再向往慢吞吞的郵件,而是追求越來越快的QQ、微信。還曾幻想過王子的故事嗎?只是不希望,當匆匆的人潮散盡,只剩下一個帶著傷痕的背影,那是匆匆所留下的印記。
鬧鐘清脆響起,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我又成為步履匆忙的一個。
痛心!我想停下匆匆的生活,回首從前向往的慢,可是,我不能!
成為最好的你
——讀《偷影子的人》有感
溫州翔宇初中部16級21班 鄭馨悅
即使我們渺小如螻蟻,也可以活成自己最好的模樣。
“我”是一個備受欺負的男孩,卻擁有讀懂他人心事的能力,窺盡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一路跌跌撞撞成長,幫助許多人走出陰霾,以更溫暖的方式解讀人,給予一片陽光,同時也遇到了在生命中畫出繽紛色彩的人。
童年時遇見的玩伴克蕾兒深深地刻進“我”的腦海,成為“我”多年掩藏在心底最深處揮之不去的執(zhí)念,即便遇到了蘇菲,也無法忘懷。“我”最終找回了她,也守候了幼時的美好約定。而好友呂克擁有當一名醫(yī)生的夢想,幾經波折,最終找到了人生歸宿,發(fā)現(xiàn)面包師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你是否有一個想躲藏起來的影子,你的影子是否會揭開你的傷疤以致鮮血淋漓,你是否會因心里的故事而倍感不堪?你是否會覺得現(xiàn)在的你還不夠好,還不是眾人期待的模樣?
但我想告訴你——
或許我們無法做到足夠優(yōu)秀,但你可以選擇成為最好的你;蛟S你沒有一份世俗眼中的體面的工作,而是像呂克那樣,在充滿幸福的蛋糕店里,做一名面包師,為心愛的人制作各樣的甜點。或許你沒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如“我”這般,從小缺失了父愛,但別把你善良的心扔進深淵,你仍然可以成為一個溫暖的人;蛟S你像外表堅強十分囂張的男孩馬格,卻擁有并非那么強大的內心,那么別理會世俗的置喙,把內心修煉得與外表同樣強大,做一個內心充盈外在溫和的人。
如風吹散迷霧,像榔頭敲碎玻璃的墻,逐開世俗的困擾,還自己一顆清明的心。你向往站上手術臺時的鎮(zhèn)定與帥氣,卻忘了站在廚房里黃油的清香縈繞著周身時的溫暖與甜蜜;你渴望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彼此深愛,卻對藏在心底的那個影子不經意間懷念;你想著用外表的強大震撼別人,卻欺騙別人的同時也欺騙了自己。
其實最好的你,真的不需要太完美,不需要眾人的艷羨,只需要從小事里散發(fā)出的甜蜜愛意。它有千百種的樣子,是慢生活節(jié)奏里,你一步步筑起的家,漸漸完善;是孩童之時,純美的愛戀——那個笑起來很好看、會用風箏寫我愛你的小女孩,才是你心底的念念不忘——守候一個美好約定的你也很好。做讓你幸福溫暖的事,治愈你在成長中獲得的傷。
愿你的影子里沒有藏著悲傷的往事、不可告人的秘密,愿內心的你比外表看起來更強大,愿你是最好的你,會溫暖地愛。
【悅讀】
人間至美
淮安外國語16級17班 王章懿
是夜,閑來無事,挑燈夜讀。
如豆的微黃的燈光,暖暖的照亮了房間,柔柔地包圍了我,手像是被什么牽引著似的,從書架的最底層取出了一本書。輕拭灰塵,露出熟悉的書名,《小王子》。
心生萬種波瀾。這本書我很小時就看過,依稀記得看到最后一章,小王子被蛇咬了一口,回到了他的玫瑰身邊時,我是怎樣難受,合上書,眼淚簌簌地流。我希望他能以他獨特的方式回到了玫瑰的身邊,然后永遠的守護她,給她澆水,為她擋風,或是略帶慍怒地聽她講話,來滿足她小小的虛榮心,陪她看落日的壯美。我希望他能做到,就像《肖申克的救贖》結尾瑞德那樣,真誠的希望,我希望小王子能回去,希望她的小羊不要吃了玫瑰花,我希望,我希望……
記得第一次看結尾,我是怎樣的淚流滿面,我能理解那個飛行員,看著拯救自己童心的小小人離開自己,回到他孤獨的小星球上,盡管有玫瑰的陪伴,盡管有小羊,但飛行員還是不舍。
又將書讀了一遍,合上書,思緒萬千。腦海里的句子飄飛,寒風一吹,飄散了,像一張張寫滿了字的信紙,被風吹散,飄向窗外。你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飛走之后便是迷惘,亙古的迷惘。那么冷。
飛行員何嘗不是一個小王子呢?小時候想象力無比豐富,但他周圍的環(huán)境改變了他,他開始相信數(shù)字,逐漸變成一個大人,“我很遺憾我不能從箱子里看到綿羊了,我大概老了。”小王子拯救了他的靈魂,但這是一場虛幻,一個讓人流淚的童話,一個只有王子的童話,但他卻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童心,一個結局不完美、一個讓人潸然淚下的童話。
從思緒中回過神來,已是深夜,推開窗,寒風吹徹。我努力辨別著、想象著,那個有玫瑰花的星球。
沙漠美麗,是因為里面有一口不為人知的井,讓人充滿希望。宇宙美麗,是因為在無數(shù)顆星星中,有一顆星星上,有一株玫瑰。浩瀚的,讓人恐懼的宇宙,從此變得美好。
圣?颂K佩里是個飛行員,也許是廣闊的藍天讓他有了自己對人性的思考。他筆下的一切是一個夢,是一個虛幻的泡沫。圣?颂K佩里在地中海,而地中海那么藍,像一滴眼淚。
恰若海棠雖好不吟詩
——讀蘇東坡傳
溫州翔宇高中16級13班 陳晚寧
東坡居于黃州已是四年有余。
其將別于黃州之時,有心者以筵席大辦,把酒言歡,好不熱鬧。
忽有幽幽怨怨凄凄慘慘欲將別的幾指獨響琵琶,自黛青薄紗風屏后上升,頃刻間一粉飾伶人盛裝而出,花青漸淺的水袖翩翩,面以輕紗相覆,狹長的丹鳳眼角憂苦若尤有似有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之感。
那窈窕歌伶啟口淺唱,東坡持杯側耳細聽。
聰慧如他,沒一會兒便覺出那咿咿呀呀的伶人巧意將自己不日前的新詞填于曲中。
東坡素來不惜己墨,時有人詣其住處于東坡乞詩相贈。此人想必亦為如此。
于是心間淺淺一笑,不作理睬。
短短一曲作罷,此歌伶在博得眾人一片喝彩后揭下輕紗徑直向東坡走去。
“小女子名為李琪。木子李,珍異美玉方為琪。”
很清亮的音色,很明艷的容顏。
東坡淡淡呷一口清茶,輕置手中杯盞,“在下蘇軾,姑娘有何指教。”
“久聞東坡居士鼎鼎大名,今日竟是得以相見,可否贈詩一首,定當感激不盡。”
很真摯的目光,很誠懇的眼眸。
于是命人備筆研墨,李琪以披肩相解于桌上平鋪,東坡筆尖輕蘸,不假思索揮筆而就。
東坡四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
實際上東坡是以往與此人素未謀面,詩句中卻以輕輕抱怨的口吻言表自己于黃州已是居住多年,卻未嘗有一詩言及李琪,實屬慚愧,意在表現(xiàn)一種同其人已是舊時相識之感。
然于名揚四海的東坡居士而言,此兩言不過平平淡淡,也并非絕妙開場,未能稱其之聞。蘇軾卻不以為然,如同忘卻一般繼續(xù)舉酒屬客,談天說地。屆時李琪俏麗面龐覆上尷尬之色,待東坡言罷間隙,李琪恭敬俯身捧布而立,奉請東坡完成全詩。東坡方才頓悟一般憶起此事,既而落筆。
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
此兩句如同驚雷于初春或是夏夜中倏地破空而來,叫全詩格調大大提升。
蘇東坡以杜甫即杜工部作詩多年,而生育于海棠之鄉(xiāng)的他卻從未有一字一句言及海棠,只因其母名曰海棠。
一代文豪果真名不虛傳,其用典之韻毫無違和蹊蹺之感。此短短七絕一出,震驚四座之余也博得黃州歌伎芳名留于青史且永垂不朽了。李琪歡喜之余,東坡早已駕車飄飄趨于黃州之外。
前有杜工部因母停筆,后有蘇東坡因人棄文。
善哉,妙哉,此豈不為東坡之知哉?恰若海棠雖好不吟詩。
荷塘與荷葉
淮安曙光初中部 劉開鳳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這是朱自清在寫《荷塘月色》時引用《西洲曲》里面的詩句。
詩中描述了一幅很美的采蓮圖畫,表達了采蓮女子對自己所愛的人的一種思念。我在上中學時學習《荷塘月色》,老師講這篇文章很美,給我們分析了很長時間。課文里朱自清筆下那優(yōu)美的句子我大都忘卻了,但獨鐘情于此四句話,每遇荷塘我必想起這四句來。
后來,我們又學了周敦頤的《愛蓮說》,我又是一陣激動,最喜歡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最喜愛荷葉和家鄉(xiāng)那片荷塘了。
小時候,家里會喂養(yǎng)幾只鵝,村后有一荷塘。我趕著家里的幾只鵝,就喜歡到那里玩。夏天的天氣變化多端,剛剛還是晴天,忽然就會有一陣雨下來,古人有“東邊日出西邊雨”之說。如果在荷塘邊玩耍,一點小雨下來,在兒時的我看來,這荷葉就是老天下雨的警報器。雨滴落在荷塘里,發(fā)出聲音比落于他處要響亮許多。這時候,我就采一片荷葉頂在頭上擋雨,一路跑著回家。雨滴落在荷葉上,晶瑩剔透,再大的雨下過后,荷葉也未曾淋濕。那時候我就想,如果能有像荷葉一樣的材料做成衣服該多好啊。
夏天,農村的孩子喜歡到池塘戲水,三伏天的時候,池塘的水也被毒辣的太陽曬得發(fā)燙,荷塘自然成了我們的避暑勝地。大片大片的荷葉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擋住了炎炎夏日的陽光,荷塘中的水自然是涼的,我們就跳到荷塘中戲水避暑。
兒時有一玩伴叫楊英,一個女孩。媽媽說她們一家都來自四川,我媽媽也是四川人,這樣,我們兩家就自然很熟悉了,我和她也就成了最好的玩伴。因為太小,大概只有七、八歲,楊英的模樣我已經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一年夏天,烈日烤得大地都發(fā)燙,大人們自然都在家里午睡,我和她一天都在荷塘邊玩。楊英她不下水,就在岸邊玩,我給她摘一片大的荷葉當遮陽傘。半天下來,那荷葉都被太陽烤焦了,她還頂在頭上。我就把烤焦的荷葉揉碎了,她很生氣,轉頭就跑回家了,自此再也不理我了。再后來她搬家了,搬回四川,從此我不再有她的信息。真希望時光能夠倒流,我再摘一片荷葉送給她。
偶有一次在餐館中看到荷葉飯,我立即點了一份。那飯的味道一般,但卻是用荷葉包著的,帶著淡淡的荷葉清香,在我看來,那就是最美味的飯了。
荷葉從葉面到葉柄都是綠色,無論何時你走在荷塘邊,那綠汪汪的一片,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透著綠色你一定能感受到荷葉那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正值夏天,盛開的白色的荷花零星地點綴在中間,像是荷塘中展翅欲飛的白鴿。這是我一生中最愛看的、最美的圖畫。這時,突然有一小船劃來,船上一白衣女子在采蓮子,一邊采蓮子一邊唱著歌——“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越讀】
永恒的撒哈拉之心
濱河淮外初中17級7班 孫思睿
撒哈拉之大,一顆心之小,撒哈拉不是空,夜也并不是都是暗的。言為心聲,在三毛心中,撒哈拉的太陽被另一種光明代替。追求所熱愛的無限荒蕪、蒼茫且狂野的大漠,才可以說,人生不虛此行。
我也跟著三毛的筆跡,在她的世界中,一次一次敬畏并愛著那大漠的永恒。做一個自在、快活的行路人。
撒哈拉永生的子女,擁有著最純粹最鮮澤的生命。只有骨頭的大漠人民,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剎那都在生與死的極限,沒有聲嘶力竭的悲訴,沒有沒落在黃土中的絕望,愿意視撒哈拉為母親的人們,擁有的是對它刻骨銘心的愛念。一顆雙手伸向蒼穹的枯樹,在荒茫塵起的大漠中,單調竭盡蒼茫的隱沒,卻又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些許枝干定著。漫無邊際的塵風中自由的飄搖,他從不同高度裝飾的那華美的新葉般精致的毫無瑕疵,高高地端著枝。他沒有固定的形態(tài):在這塵沙中,他肆意地搖擺;在那風暴中,他那堅挺的骨干,硬得似鋼鐵般硬挺,對風塵有一種從容和得心應手的自信。瘦削卻又巍巍然立在那大漠之間,與風沙為友,以烈熱為樂,投入那不羈的撒哈拉大漠之心。
大漠的荒蕪也沒什么不好,愈是一無所有的地方,月亮和星星就愈是明亮和美麗。人們就更是樸素得可愛了不是嗎。“人們獲得生活,就得拋棄生活”不是嗎。撒哈拉從不虧待懂它的和熱愛他的子民。撒哈拉“是神,是魔,是天堂,是地獄”。當你的眼睛不再只能看見那凄涼的孤鳥,那干枯的敗葉;當你能看見每一個全新的早晨,牧女嘹亮地向這大漠問好;當你能看到品嘗了酸甜苦辣的人們流下了感激的淚水,那雖被惡劣環(huán)境搞垮的家,又被人們熱衷的重建家園;當你能看到撒哈拉即是人,人即是撒哈拉,完全融洽地生活下去,并理所當然地活下去:便會適時的來上一句,這才是生命,不是嗎。
撒哈拉擁有狂野奔放的心。它的價值,不在于物質上的享受,而在于他給予人們那些無畏的品質,那些堅韌且瀟灑、無羈且友善不就是它給予人們的意義嗎?
我依舊跟著三毛的筆跡自在地獨行,那撒哈拉的永恒,也依舊無時無刻不是我那人生當中的星星亮光。
中國人的修行
淮安外國語17級1班 王啟
只要心志虔誠,處處皆是靈山。
時光如戈,泯滅了秦磚漢瓦,我又一次打開,品味著書香蘊華……
清代張潮的《幽夢影》中曾經說過,《西游記》是一本悟書。是的,這本是一個佛家的故事,出自一個取經的典故,他的主角,名字就叫“悟空”。 這一悟就過去了九九八十一難,猴身實即人身。西游里是一條取經之路,而我們的人生則是一場覺悟之旅。
很少人會想我們的人生從何處開始,要到哪里去!段饔巍方o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悟空在“斜月三星洞”拜師學藝,而這名字卻暗藏深理。五字一合,便是“心”字。心,是人生的開端處。
佛家所修人心都有五毒,“貪、嗔、癡、慢、疑”,和那取經的四人一馬,不正是相貼切的嗎?總是誤會大師兄的唐三藏,自然就是“疑”;猴子自然就是傲慢的“慢”;好吃懶做、貪戀女色的豬八戒,毫無疑問,就是“貪”;在流沙河吃人的沙僧呢,難保心底沒有一份“嗔”; 默默無聞的白龍馬,多么像是“癡”。而破除和圓滿之路,就在這八十一難的歷練里,人生正是如此。
而《西游》,又何止區(qū)區(qū)這些道理。悟空被壓在山下,這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現(xiàn)實,也是不可逃避的命運;三打白骨精,唐僧逐猴王,這是團隊之間缺乏信任的表現(xiàn),也是需要磨合的;那六耳獼猴之亂,定是命里一劫,這是自我的超越,也是最大的挑戰(zhàn);七十二變的神通,這說明人生,免不得有各種各樣的面具;在《西游》之末,如來竟對索要財物的阿儺、伽葉兩人不聞不顧,這是作者所批判的黑暗,也是人生中總會遇到的無助和憤怒。
一本《西游》,一座靈山,一段人生,一場領悟!
是的,用心領悟,處處靈山……
捧落花
淮安外國語15級17班 王雅琪
年華隨風,花自飄零水自流。前朝風流皆入土,唯點點墨色下,《詩經》句句,供后人回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首《蒹葭》,道盡深情。
青衫素袍的書生啊,在河岸踽踽獨行,意中的佳人于薄霧中微顯身姿,煢煢孑立。小徑曲折,便轉過十八彎,距離太長,衣袂沾濕又何妨,只求親睹你三千青絲,羅裙翩躚。啟唇道一聲心悅,無須你回答,葦叢輕晃,掩不住歡喜的眉眼,潮紅的面頰。
然,不可結緣。行單來,影只去。點染在晨風曉露里的柔情,是風中迷離的微絮,與葦葉上的盈盈霜花兀自繾綣。慶幸這癡心的人兒終未如愿。尋你,然后不見,于是你便若天宮仙子,成了如夢似幻的一個念想,是陽春白雪,是三月煙花。
正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番意境,如半兩清酒,不至酩酊,淺嘗輒止,微醺足矣。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采薇》者,四言小詩,出于征人之心。
匹匹戰(zhàn)馬,雄駿高大。喑喑嘶鳴,蹄下篤篤飛塵,踏踏奔波,頸后黑鬃如影。金甲加護,長纓在手,將軍威武之風,直指獫狁。滿腔熱血,策馬揚鞭,戰(zhàn)士報國熱忱,沖鋒陷陣。飽含軍人的自豪。
而“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回歸回歸,歲亦莫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回歸回歸,心亦憂止。”“采薇采薇,薇亦剛止。回歸回歸,歲亦陽止。”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由春至秋,年歲不止息,遍野的薇,漫漫生長。
征人望穿沙場,只憑記憶勾勒故鄉(xiāng)的模樣,塞外的孤煙落日,如何不勾起憂思綿綿?
一部《詩經》,字字含情,仿佛能看見古人的眼波,脈脈不語,而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