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青春
有時遇見一部電影,走一條遠路,能讓我們超脫平凡的現(xiàn)實,覺得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有時看到獨具視角的觀影感受,也會喚我們重溫、追尋文字和光影世界的魅力。
【思遠人】
海上鋼琴師
監(jiān)利中學16級1班 王小丫
他是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也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歷經(jīng)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卻不以為意,寧可選擇與船共亡,也不愿為唯一深愛過的女人登一次陸。
他于新世紀的第一天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丹尼收養(yǎng)。船上的人,也都善待這個沒有國籍、沒有父母的小男孩。他可以去廚房偷蛋糕,可以和水手玩耍,甚至船長都會對他有時的調(diào)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可惜好景不長,丹尼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幾歲大的他再次成為孤兒。丹尼海葬后,人們發(fā)現(xiàn)他不見了。是夜,安靜的舞廳傳來一陣鋼琴聲,人們循聲而去,卻看到他端坐在鋼琴前,彈的正是他在丹尼海葬時聽到的曲子。他只聽過一次,卻能完整地彈出整首曲子!
幾年過去,他慢慢長大,憑借過人的天賦,無師自通成為一位鋼琴大師。他還有一個朋友,一個彈康牌樂器的小號手胖子麥克斯。他們一起為別人表演,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地劃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流淌著的就不僅僅是音樂,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yōu)雅地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體現(xiàn)人物,表達感情,講述人生!這是我第一次強烈感受音樂的世界多么廣闊,音樂講述的世界多么迷人。我對音樂有了另一番認識:音樂,是人生的立體結合,讓人眼界大開。
他越來越出名,很多人都慕名來到弗吉尼亞號。有人說想把的音樂錄下來,他同意了。在錄音的時候,他在窗戶邊,看到了他這一生中唯一深愛的人。從此,他的指尖流淌的音樂,便全是關于那個女孩。他不知道怎樣去接近女孩。幾經(jīng)猶豫后,終于在女孩下船時,他走上前。和女孩短暫的交談后,分別的時候,女孩說他可以去找她,告知了自己的地址,于是他決定離開弗吉尼亞號,卻在最后又回到了船上。
宿命令他本能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不敢上岸,只因紐約天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沒有安全感,最后他扔掉帽子,回到了船上。他消沉了一段日子,麥克斯問他,他說:“阻止了我的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都有,可唯獨沒有盡頭。”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世界,都想劃定自己安全的范圍,在那里過自己所謂的“生活”,可那種“生活”,真的被我們掌控嗎?我們不會因為太貪心而不快樂嗎?他把自己的活活縮小到鋼琴里,從這頭到那頭,又放大到88顆琴鍵上,在能演奏出的音符排列組合的矩陣里。所以他演繹出來的音樂沒有盡頭。他用自己的尺度取舍,他懂得人生的自由是無限的,而自己享受的又何其有限,于是他總是快樂的。
他曾對那些勸他下船的人說:“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游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羨慕。”聽到這段話,我也如電影中的人一樣思考了很久,我不也正是這樣嗎?總是在憂慮抱怨,卻沒有想著怎樣去改變,想要的東西總比付出的努力多。貪欲是沒有盡頭的,現(xiàn)在我能做的,不應該是想以后怎么樣,而是應該去想怎樣做才能變成自己心中想成為的人。
在弗吉尼亞號要被炸毀時,麥克斯找到了坐在廢墟中的他。麥克斯想帶著他離開,他卻不肯,反而選擇與船共存亡。即使所有人都想推他下船,但他始終不愿。因為他想死后到天堂繼續(xù)彈琴,彈只屬于自己的曲子;因為他身邊沒有人能用兩只手彈琴;因為他不愿像那個所謂的“爵士創(chuàng)始人”一樣,為名譽、為利益演奏。他說:“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在一個沒有盡頭的世界生活。”所以,最后麥克斯轉身離開。于是在沒有盡頭的貪欲里,我想,這個胖子能與他成為好朋友,走近他內(nèi)心深處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如此吧。
弗吉尼亞號上只剩他一個人了,我看見他舉起了雙手,在空中虔誠地演奏,輕盈悠揚的旋律流水般在寂靜的空氣里回蕩。頃刻間,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面上綻放——他帶著他尚未演奏完的樂曲飛升天堂。
他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任何痕跡,但我一直記得他。人們一直叫他“1900”,因為,那個海上鋼琴師的名字是“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 他為音樂而生,為音樂而死,這是最極端的浪漫主義,這是對一件事最純粹的熱愛。希望我也能如1900一般,能對自己喜歡的事有著最純粹的熱愛,并一直堅持下去。
突然好想你
監(jiān)利中學15級9班 萬詩銘
遇見她,我是如此幸運。
我記得2010年的那個夏天,她第一次主動問起我的名字的樣子。當時的我,抬起頭看見她淺淺的酒窩里裝滿了溫暖,不經(jīng)意間自己的眼角也打了勾。是她將我從開學第一天的孤單與彷徨中拉了出來。
以前我們每次在食堂也會吃得很飽,我記得她不愛吃魚和雞蛋。我們一起去奶茶店,她總是鐘情于不要珍珠的原味奶茶。愛睡懶覺的她還會在我生日前一晚守到凌晨,只為了在那一刻給我送上最早的祝福。“生日快樂!” 我多想說:遇見你,我真的很快樂,也很幸運。如果往事是海,那么她就是我深海里的那條會發(fā)光的魚。
可是三年的相伴一不小心就道出了離別。距離沒產(chǎn)生的時候,沒人想過它的存在。我們未曾預料到上高中后,我們相見的次數(shù)會變得如此稀少。然而,盡管這樣,我也堅定地認為我們不會淡出彼此的生活。反而,她好像偷了我的影子,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會想到她……
當我無意間看見菜菜的圖片,會想到她,她很愛笑,笑的樣子跟菜菜一樣可愛;在我聽到別人隨意哼起的美妙歌聲時,會回憶起曾經(jīng)裝滿了她的歌聲的日子,心里忽然風吹花落;當我逛超市看見“晨鴿”零食的時候,腦海里會浮現(xiàn)她的模樣,還記得上個夏天,她指著超市里送禮品的位子對我說:“這些就是專門來騙你這樣的傻瓜的!”
年少如青苔,光陰若綠森。
從初中進入高中,日子換了模樣,但是我們的友情未曾褪色。我們總是計劃著下一次的相見。然而在心中想著對方最近的變化。開心的時候總是讓自己的好心情騎上白馬快奔到對方的身邊,然后喚起同樣的笑聲;傷心的時候,我多希望她就在身邊,那樣我桌上的紙筆間就不會有暈開了的筆墨?墒巧羁偸且蚯暗陌,我們都要學著成長?v然不能一起上自習,一起望向同一塊黑板;縱然不能一起上學放學;縱然那么久那么久都不能見面……但是我們的友情本就簡單,我們的默契是那么長。我相信:只要心中有著這份友情,懂得珍惜,彼時,我們的夢想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開出嬌艷的花。
晚風拂起,思念再次溜上心頭。思念不識邊界,因為它沒有學地理。
在未來的歲月里,無論困難如何張牙舞爪,疼痛如何死去活來,愿她笑顏如花。
【少年游】
勛章
監(jiān)利中學16級20班 劉曉云
她不知道她能不能走到終點,她只能挪著一點一點的步子邁向看不見的遠方。
她背著包緩緩地跟在隊伍的旁邊行進著,不要去問為什么她不排在隊伍里,因為她漸漸地有些跟不上他們的速度了。平時合腳的鞋今天像是小了一碼般。粗糙的鞋面不停地擠壓著她的傷口,傳來一陣又一陣的疼痛。
她想起醫(yī)務室里的女醫(yī)生同她說的話:“你的腳沒多大事,只是感染了,回去好好歇著,少走路,穿寬松點的鞋,最好是拖鞋。”“那我明天的遠足呢?”她忙問。女醫(yī)生眉頭一皺:“還遠什么足?就你,歇著走路都不方便,還想遠足?不想要你的腳了吧?”她喏喏應下,拉著同伴愁眉苦臉地回了寢室。同伴看她的腳:“嘖嘖,叫你昨天不沾水,你非要洗澡,這下好了吧,傷口都要化膿了,還有些小腫,你滿意了吧?”“就是就是,你明天這么一走,腳非得腫得跟個饅頭似的,這可好,不能遠足了吧!”鄰鋪也跟著搭話。“那你明天還去不去。”寢室長問出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額,再說吧。看情況。”她支支吾吾。第二天早餐,她早早地醒了,感覺腳上的傷口似乎沒那么疼了。真是天助我也,她想。她洗漱完,吃了早餐,興高采烈地趕往教室。
終于踏上了征途,她滿心喜悅地隨著隊伍出發(fā),同學們的喜悅之情也都溢于言表,大家嘰嘰喳喳和同伙一起聊著有趣的事,兩個人一排。她們班上還多了一個女生走在她們倆的前面,她們觀賞著田間美麗的春色;ハ啻蛉ぶ,少不了歡聲笑語,不多時便上了堤,她擦擦汗,邁起步子繼續(xù)走著,同伴已經(jīng)走到她的前面,她一個人在女生隊伍的最末尾走著,偶爾走得慢了,后面的男生就會催促她,有時也會推她一把,她走得愈發(fā)艱難,愈發(fā)地跟不上他們的節(jié)奏,索性便離了隊伍在一邊自己慢慢走著,有時會有同學問她是不是走不動了,她笑笑,對啊對啊,走不動了。有和她關系較好的同學來同她聊天,聊得高興了,她也就覺得疼痛似乎消減了些許,步伐也都輕盈了許多,班主任在后面打趣她說,喲,還越走越輕松了呀。她喝了口水,繼續(xù)走,走到“623”石碑的時候她覺得很累了。她問同學,還有多久,同學笑笑,不遠了,再走一會就到了。她點點頭,邁著艱難的步子,跟著看不見頭的隊伍一起挪動著,終于,在她真的要放棄的時候,前面?zhèn)鱽硪魂嚉g呼,終于到了,她想。
同學拿來墊在地上的布,她幫著墊好后索性一屁股就坐了下來,累的連手指頭都懶得動一動,坐了一小會兒以后,她感覺好了一點,翻出包里的零食與同伴一起分享。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同伴們也歇得差不多了,同伴們便自己走了,她一個人坐在原地想,回去的時候要怎么辦,想著想著,困意便一陣陣襲來,她抱著腿累得睡著了。
約莫半個小時后,她醒了,看看時間,差不多快要集合回去了。她揉揉腿盡管十分不愿,但依然無可避免地踏上了回程;爻痰穆愤h比來時艱難得多,她走了一小會兒,她的腿就開始抗議,她感受到腳底的水泡在向她叫囂,她只能咬牙堅持,沒事,我還可以再走一會兒,再走一會兒,不行了我就搭車,她想。她跟著隊伍,走過一個又一個石碑,想過一個又一個停下來,歇一會,她走得愈來愈慢,她已經(jīng)落在隊伍的最后一個,因為腳上的上已經(jīng)疼得厲害,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著,她時不時眺望一下遠方,希望可以看見學校熟悉的建筑,可是她連下堤的路都看不見,她只能一步又一步咬緊牙關艱難地邁著。她的同伴提議唱歌,于是她也跟著小聲地唱:“可我會像奧德修斯一樣,朝著心中的方向,哪怕眾神會在彼岸阻擋,當我需要獨自站在遠方的沙場,武器就是我緊握的夢想,而我受過的傷都是我的勛章…….”她一邊唱著,一邊邁著疲累的步伐。終于到了回學校的小路上,她實在是累得不行,好像下一秒就要倒下去。班主任一聲“堅持”又讓她重新邁起虛軟的步伐,不行,只有最后一點的路,我要走下去,前面的老師帶著她跑,她忍著疼,一路跑到前面去,又回到了隊伍中,她隱約已經(jīng)可以看到教學樓的輪廓,終于到了,校門口的鼓點聲一陣陣地傳來是為了慶祝她們的凱旋,她終于成功勝利歸來。
一路上,她不知道,自己走過了多少個路口。越過多少條路程,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但她最終勝利了。這一路,三萬米的行程,終于被她踩在腳下,踏進校門的那一刻,她似乎覺得漫天的星光都落到她的身上,她的欣喜滿得要溢出來了。
時光仿佛定格,她會珍惜這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經(jīng)此一役,她終明白,只有天空暗到一定程度星辰才會熠熠生輝。你看不到終點,是因為淚水模糊了視線,你不明方向,是因為心中充滿迷茫,親愛的少年,你要對明天充滿憧憬,繁花才會一直開到你心底。
且聽風吟且徐行
監(jiān)利中學16級20班 李夢瑤
微風不躁,陽光正好,我們在路上。
蔚藍的天空,淡金的太陽,乳色的白云交織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畫面。樹林在堤下排排聳立著,金黃與墨黑的糅合點染出層層美妙,風從罅隙間滑過,與清脆的鳥鳴合奏一曲樂章。我卻無心欣賞,在腳掌被磨起泡的情況下。
我與同伴互相攙扶著,看遠方?jīng)]在淡暮中的堤壩。這注定是一次艱難的徒步途。踩著別人落下的汗再滴上自己的汗,一雙雙微瞇的眼緊蹙的眉,一步步艱難的步伐,只為打敗那個名為“困難”的巨獸。
緩緩地,前方的隊伍向下拐彎了,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的中轉站到了,我們即將獲得兩個小時的備戰(zhàn)時間,前方爆出一陣歡呼,我們加緊跑了起來。
風動,人笑。
堤邊碧綠草坪上,擠滿了人,言笑晏晏,或暢談天地,或分食食物或獨自靜坐或以書為友。我拉了同伴坐至林中,一張桌布,周圍坐著兩三人,中間堆滿了食物,我從書包中拿出三毛的書,放在腿上似是在讀,我的思緒卻在隨風亂舞。“待會兒如何走回去?陽光出來了,等會兒是否堅持得了?”亂七八糟的問題堆在我的腦海里,攪亂著我的心情,將頭埋在書里,良久。
“我們,那邊去吧。”好友拍拍我的肩,伸手指向那人群稀疏的一方天地。
我起身與她慢行,踏過枯草,穿過山林,站定,極目望去,一排排房子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稍無近處,幾畝方塘被阡陌小路劃開,閑散的走著幾個學生,我所處的山坡下,一片茂密的油菜花隨微風輕搖,攜來縷縷清香,身側一人,執(zhí)畫筆,繪蒼生。
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不過不久后,我亦成了景中人,路上再遇二友人,結伴而行,進入一戶人家,恒興村一組。家中只有兩老婦人正在忙于家務,一老爺子正忙于農(nóng)活,一小孩正忙于玩耍。老奶奶見了我們,趕忙招呼我們坐,我笑笑不大好意思,同伴卻大方地坐了下來。
“您這里都是以農(nóng)業(yè)為生么?過得怎么樣。”……同伴的問題接二連三,我笑他搞得像微服私訪,體察民情。那奶奶也笑,另一頭發(fā)花白,皺紋滿臉略顯蒼老卻精神矍鑠的奶奶也回來了。看向同伴訝然道:“這個好像你家磊哥子哦。”指了“體察民情”的那位,兩位奶奶眼神中煥發(fā)出不一樣的光彩,“是挺像的,不過我家磊哥正讀高三,比他高一些。”說著打開了門,有些泛黃的墻壁上刻著一條柔情的身高線,眼神中也泛著柔光;“前些年,我家磊哥走了一百里,回家后還生龍活虎的……”
她絮絮地說著,我看著她,心中猛然涌起一股豪情壯志。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閑,而擾者自冗。不去挑戰(zhàn)自己,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yōu)秀。
在這一隅陰涼的房子里,一張方桌,圍著四個學生,圍著滿滿的溫情。
這一頓過后,我們又該啟程了,回程路上更為艱難,然而四周的樹林,池塘與野花,似乎又蒙上了一層新的色彩,我站在堤上,踩著水泡,指點江山,與同伴歡聲笑語,攜手并進。
這一路,除去風雨只余晴;這一路,細用汗水鑄成長;這一路,且聽風吟且徐行。
【風入松】
生命無價豈分貴賤
監(jiān)利中學15級1班 李濤
近些天來,網(wǎng)絡上有關非洲“燙乳禮”,“割禮”的報道,再次激起了民眾對人權的關注與思考。在當今的社會,自由平等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人類經(jīng)過數(shù)百上千年的奮斗,終于實現(xiàn)了人人平等的偉大目標。
從陳涉的第一聲吶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歐洲“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美國黑奴制的廢除,馬丁的人權運動……一代代人用鮮血,掙脫封建的桎梏,建設了現(xiàn)在的和諧社會,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為了人類的平等與自由而戰(zhàn)。人類在探索與斗爭中,贏得了彼此的平等與尊重。然而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人類卻忽略了對其他生命的尊重。
美國某公園有這樣一個石碑,上面刻著近百年來滅絕的物種,每一個名字都是那么觸目驚心,F(xiàn)在,每年仍有許多物種瀕臨滅絕。人類,在這場災難中做了什么?偷獵,濫伐森林,還有隨意排放的工業(yè)垃圾……許多物種岌岌可危。
人類,可能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但并不意味著人類可以主宰一切。傳說中,佛祖曾為了拯救鴿子而選擇割肉,可直到他自己跳上天平,天平才得以平衡。因為生命是不分大小,不分物種,不論智慧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生存的價值,每一個生命都是等重的。我們強調(diào)人類之間的平等自由,我們反對君主,反對獨裁,其實每一個生命何嘗不應受到平等的對待呢?有人說,弱肉強食,本是大自然的叢林法則。的確,以其他生命為食,這是我們無可避免的。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并不與此矛盾。其他生命與人類的生存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該是濫取,F(xiàn)在,我們對自然的掠奪已遠遠地超出了我們自身的需求。這些年過量的開發(fā)與掠奪,不僅給許多生物帶來了滅頂之災,也給人類自身帶來了諸多困擾。其實,人類在索取的過程中,該心存感恩之心,藏族有天葬的風俗,死后回歸自然,成為其他生物的食物。這就是他們對生命的尊重與感恩。人活著,無可避免地要以其他生物為食,但要對生命抱著敬畏之心,而非以人類為萬物的主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非天地,更要尊重生命,平等相待。
生命是平等的,人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當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與自然和諧相處。否則,生命滅絕之時,也是人類滅亡之日!
【浪淘沙】
我想,我一定是愛上了鄰居家門口種的樹,明黃色的葉子,呈扇形打開狀,角度不偏不倚,正好是我愛的樣子,細長卻有力的莖托住了它整個“身軀”,給人一種剛強卻有力的感覺,像是新生的一般。
——監(jiān)利中學15級23班 吳端
我想謝安真正的人生是從東山開始的,彼時,你當真是大權在握,卻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放下權柄,隱居山林,此間三十年間不問政事,風流戲人間,但命運弄人,戰(zhàn)事起,謝家子弟需要一個把持得住的人站出來。
——監(jiān)利中學16級19班 王秦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