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來了個“左撇子”
由班里的“左撇子”,反思人們對待“異類”的態(tài)度,有思想的林老師總能從習(xí)焉不察的地方思考人性,尊重差異。有敘述的趣味,有思想的光澤,有情感的溫度。本期可讀的文章很多,或由舌尖滋味尋找鄉(xiāng)關(guān)記憶,或抒寫喧囂日子里的清歡一刻,或與生活和解,值得一讀。【師生之間】
班里來了個“左撇子”
淮安外國語 林以廣
每年接手一個新班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孩子,早早地我就記住了他們的名字,因為他們在長相上總有一些明顯的特征。比如,潑頭血臉的胎記;比如,超大號的胖子;比如,長得像游本昌。淮安外國語 林以廣
是的,人不可貌相。
作為老師,我是這樣時時地提醒自己的。
但是,潛意識里,我確實是首先憑相貌特征記住了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對于孩子們來說,這也許并不公平。
今年,我班上來了個叫玉帆的“左撇子”,一個白白凈凈的小男孩,眉清目秀的。記住他,不僅因為他是個“左撇子”,還因為我也是個“左撇子”,所以,一見如故。
不過,哎呀,他也“左”得太厲害了。
我教書都快三十年了,玉帆是我教過的唯一一個左手寫字的孩子。我只是拿筷子用左手,寫字還是要用右手的。你看玉帆,他那拿筆的姿勢我怎么看怎么別扭。
記得,我小的時候,先也是左手寫字的,可是,老師總打我,打我的手,語文老師打,數(shù)學(xué)老師也打,一看見我左手寫字,就打我的左手,他們就像跟我有仇似的,用書打,用小棍打,一直打到三年級,我終于改成了右手寫字。在這三年里,我可沒少流眼淚。而且,就是直到現(xiàn)在,我也并不認(rèn)為用右手寫字就有多么地了不起。
玉帆的小學(xué)老師們有沒有糾正過他拿筆的姿勢呢?
玉帆左手寫出來的字并不難看,跟他長的一樣兒,也是眉清目秀的。但是,我還是勸他要學(xué)會用右手寫字。我說:“數(shù)學(xué)作業(yè)的書寫量不大,你可以用右手寫。爭取三個月就能用右手自如地寫字。這樣,你就厲害了,可以左右開弓。”
我不知道我這是不是餿主意。但我請玉帆原諒我的好意。
我非常清楚用右手并不比用左手吃飯更香,但是,我并不希望玉帆以后成為人們眼中的“另類”。就像,我非常清楚我不是另類,但我分明地感受到不少人在用另類的眼光看我:“左撇子!”
這世界有時候就是這么地奇怪:用另類眼光看我的人分明就是“右撇子”,只不過他們?nèi)硕嗔T了,可就因為他們?nèi)硕,我就成了另類?br /> “右撇子”瞧不起“左撇子”倒也并不影響“左撇子”吃飯,可是,“右撇子”思想瞧不起“左撇子”思想,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我真心地希望玉帆將來能夠左右手并用,“吃嘛嘛香”,不僅能喂好自己的嘴,更能強大自己的心!
那天
棗莊十八中 邱洪莉
在學(xué)生眼中,老師或許是無所不能的。而在我這個高中老師心中卻只能默默道一聲:許多時候老師真的愛莫能助。棗莊十八中 邱洪莉
那天,秋高氣爽而略顯忙碌,隔壁辦公室隱隱約約傳來爭吵聲,聲音越來越大。隔壁班主任又在苦口婆心地做學(xué)生的思想工作?墒沁@次略有不同,學(xué)生的聲音越來越大,以至于最后只聽到女生歇斯底里地喊叫:“讓我去死,讓我去死……”
走到隔壁,眼前的畫面令我發(fā)懵。隔壁辦公室的老師們都滿臉焦急地望向窗口,七嘴八舌地喊“別這樣,冷靜,有話好好說……”王老師正滿頭大汗地伸長雙臂死死守住窗口,一個女生正想突破防線,不斷地向窗口沖去。男老師、女學(xué)生總有點授受不親,此時的王老師一掃斯文,滿臉的尷尬無奈。
“來,讓我抱一抱,抱一抱。都是老師的錯,你沒有錯,我可以確定老師錯了……”我雙臂擁抱住這個孩子,拍了拍女孩的后背,女孩如寒風(fēng)中的樹葉般瑟瑟發(fā)抖,這個與我兒子同年級的女孩令我心酸不已。女孩趴在我懷里,“哇”的一聲大哭出來,哭聲中全是委屈。
氣氛緩和之后,我才了解到女孩學(xué)習(xí)非常刻苦、成績優(yōu)秀,營養(yǎng)不良又得了嚴(yán)重的胸膜炎,多次在課堂上暈倒,醫(yī)生建議休學(xué)一年。女孩的父親來帶女孩回家休養(yǎng)身體,老師們也極力勸說女孩回家休養(yǎng)?墒桥⑺酪膊换丶。
從女孩抽抽噎噎的哭訴中,我知道了女孩不想休學(xué)回家的原因:家讓她痛苦地?zé)o法活下去。母親受不了貧窮,離家出走了;父親得了嚴(yán)重的尿毒癥,靠透析維持生命;弟弟初中沒畢業(yè),就出外打工養(yǎng)家;而自己只想上大學(xué),離開那個令她痛苦的家。全家的經(jīng)濟收入就只有政府給的最低生活保障費和父親務(wù)農(nóng)兼打零工的收入。
“老師,你勸勸她吧。”對我說話的這個中年男人泛著黑色臉上全是悲苦。我知道他一定是女孩的父親,從他那怯怯而愧疚的眼神和手足無措的動作中,我讀到了他對孩子的深深的疼愛。
終于做通了女孩的思想工作,答應(yīng)跟父親回家養(yǎng)病。看著父子離開學(xué)校的背影,我的心卻很沉重。在這個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自己來耕種的土地,很不幸這個父親得到的偏偏是塊不毛之地。即使拼盡全力,怕也難以保護孩子周全。而我站在旁邊也只能觀望。當(dāng)然我后來也了解到這女孩從小學(xué)到初中一直都有代理媽媽照顧,在學(xué)校學(xué)費全免,生活費也是由科任老師集體捐獻的。
生命從來都是一道復(fù)雜的函數(shù)題,既有享樂的權(quán)利,也有應(yīng)擔(dān)的責(zé)任。或者說,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而強者卻會留下,繼續(xù)開辟自己的路?墒牵@女孩實在是太過稚嫩,在如此持續(xù)而又強烈的暴風(fēng)雨中不知她是否可以等來春暖花開,幸福滿滿。
雖然愛莫能助,但是孩子,我們都為你祝福。
【鄉(xiāng)關(guān)何處】
如此幸運
溫州翔宇初中部 王民
遠(yuǎn)處傳來幾聲犬吠,身子還在被窩的余溫里蜷縮,機敏的味蕾讓意識漸漸清晰……溫州翔宇初中部 王民
“吸溜~~吸溜~~吸溜~~”
滾燙的碗兒,騰騰的氣兒,順湯跑的銀疙瘩,點綴些白綠相間的白菜葉,欲望,隨著我準(zhǔn)確的想象在膨脹……
但我只能靜靜地安臥,因為爸爸要送公糧,因為要趕牛車,因為有一天和二十里的冰雪,因為是半夜兩點鐘,因為是零下三十度。但我仍然極其想聽到去年就曾意外地聽到了的那句話:“民子兒,剩下點兒疙瘩湯,你起來吃點兒吧。”
生而為人,多么幸運;為人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的東北農(nóng)村,又有多少幸運可言呢?煎熬?凄惶?歲月流轉(zhuǎn)四十載,一碗面湯香難忘!
近一百天尚算豐盛的菜蔬,土豆、茄子、南瓜、豆角、白菜、蘿卜、辣椒;又一百多天窖菜,白菜,土豆,白菜越來越白,越來越瘦,土豆越來越小,越來越皺;再又是一百多大幾十天的咸菜、干菜,頑強地堅持著,想和七月的豐盈接頭。這就是那個時空的四季輪回,白山黑水,黃昏白晝。
每年三四月起,冬已走,春未來,桌上的飯菜,一如外面的天地般蒼黃。大餅子、大碴子,大咸菜,干白菜,大醬,糊涂粥:沒有綠色,沒有點肉,甚至沒有油。過年時,凍起一小塊肥肉,天國暖了,再不吃就該臭了,勤勞的媽媽把它剁碎,炒在了一盆同樣剁碎的芥菜疙瘩里。盡管這種乏味像極了一大場舍不得放梗的脫口秀,但還是時常讓我走神在那間后來經(jīng)兩度升級修繕仍遭兒子鄙夷的教室里。放學(xué)速回,四窺無人,扒開碗架,拿起黑筷,聚氣凝神,一頓里挑外撅,忽有所獲,小快朵頤。那種香,難以復(fù)制;那種激動,無以復(fù)加。
東北有個言詞匯,叫“撓啃”;東北有句最能表達(dá)同情的話,叫“你家真撓啃哪!”
就在“撓啃”的歲月里,確也“香”過許多回。
把盯了兩個多月(從種下種子時算起)的小黃瓜扭,揪下來,聞;把偷著用玉米粒換來的麻花,挦過來,咬;把供奉老祖宗用的蘋果,切開來,分;把冰冷梆硬的豆包,放進被窩里,縮進去,啃……
難以想象,那時的貧困;難以尋覓,那樣的饞人。我曾不止一次地憶苦那樣的日子,抱怨那樣的農(nóng)村。而如今,看到吃啥都不覺得香的眾生,看到豐富的物質(zhì)并未帶來那樣烈度的幸福體驗,才忽而悟到應(yīng)當(dāng)心懷感恩。
“世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老子早在數(shù)千年前就告訴我們一切的感覺,所有的形容詞,都是相對而言,都是相對而驗。
曾經(jīng)的貧困,實是我的幸運。這樣的幸運,想當(dāng)初,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我沒想到,也沒有誰會想到。
咸魚干的記憶
溫州翔宇中學(xué)初中 林蒙蒙
傍晚時分,巷子里傳來清脆的叫嚷聲,那是路過的小商販,挑著扁擔(dān)賣魚干。隔了好幾里路,都能嗅到空氣中的魚腥味兒。濃濃的,仿佛是悶熱的夏日里的大太陽,直直地?fù)溥M人們的鼻孔里、喉嚨里,甚至蔓延到了全身,感覺整個人都成了有魚干味的活人。而我,常常會想起,那個午后,爺爺和我講起的故事……溫州翔宇中學(xué)初中 林蒙蒙
年少時期的日子,總是漫長的,漫長到以為只有開始,沒有結(jié)束。陽光暖暖的,很是慵懶。我和小伙伴在田野里烤紅薯,時間匆匆而過,等我晃過神來,趕緊跑回家找奶奶。家里上上下下,我跑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沒有看見奶奶。我一下慌了。
“爺爺?”我猛然看見爺爺在院子里,一個人曬著太陽。仿佛看見了十幾年后,奶奶先離開了,留下爺爺一個人的模樣。
“奶奶呢?”
“她等了一會兒,你沒有回來,已經(jīng)坐車走了。”
很多年后,我常常做著同一個夢,那天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怎么也找不到家,等到了家中,奶奶已經(jīng)出門了。
小的時候,父母在外地,我從一出生便也就跟在爺爺奶奶身邊。他們待我特別好,甚至寵溺,到了初中還想要喂飯。而我是一個粘人的孩子,奶奶去哪里,我便跟著。我最喜歡的,便是跟著奶奶回她的娘家。兩地相距二三十公里,坐面包車,坐三輪車,或是走路,我都滿心歡喜。奶奶會暈車,所以我們常先是坐三輪車,再走一段路才能到達(dá)。
多年后,奶奶勞累成疾,剩下爺爺一個人。
他說,我又夢見你奶奶了。
他說,她就看著我笑笑。
爺爺會和我說以前的故事。那個時候,很苦。一個人挑著扁擔(dān)去很遠(yuǎn)的地方賣魚干,正好會經(jīng)過奶奶的娘家。不過,總是爺爺一個人出門,來回一趟,有時要一天,有時不止。奶奶在家里種菜,看孩子。住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四合院里,隔壁四圍都是親戚鄰居。會因為豬圈而紛爭,會因為熊孩子打罵而爭吵,總有大大小小的事兒。
他們倆離開的時候,家里還沒有搬進套房,不曉得后來的我們,再也不會隨意跑到隔壁鄰居家吃飯、玩耍,只能隔著車來車往的馬路,聽見熟悉的叫喊聲,悠揚、綿長……
夜間故鄉(xiāng)
淮安曙光小學(xué)部 卞穎
【一刻清歡】
草上露
監(jiān)利中學(xué) 林稚子
住在山中,黎明即起。監(jiān)利中學(xué) 林稚子
我用貝殼形的金色茶漏泡龍井喝,將茶漏拎出時,灑了一滴金綠色的茶水在桌上。后來看谷崎潤一郎的小說《刈蘆》,翻頁時用手指蘸著這滴茶水,輕輕涂抹在書頁間。
我是很愛書的人,這么做也并非要破壞書籍,只是對于清香的茶水應(yīng)當(dāng)留在谷崎潤一郎的書頁上,覺得是很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更別提它本是我喜歡的墨綠色封面,便更覺著讀有一滴茶香的谷崎潤一郎的書是未有的韻味了。
今春來得早,或許是氣候反常的緣故,總覺得這樣的春天十分像我故鄉(xiāng)的春天,傍晚騎自行車去買黑麥面包回來,法藍(lán)絨的薄外套已經(jīng)穿在身上了。大概是老了,從前不怕冷。在北京,雪夜里喝冰過的龍舌蘭。
去年春天才從外祖母家?guī)Щ氐你^蘭的幼苗,而今在山中露臺,已繁茂如傘蓋。
外祖母去世前,故鄉(xiāng)的日子,我常給她洗澡。在熱氣氤氳的浴室里,我用熱水和香皂擦洗老人的身體。我袖子挽得高高的,女孩光潔有彈性的手臂在暖光燈的照映下,和外祖母褶皺滿布的皮膚一對比,鮮明得可怕,心中卻覺得坦然。
露水蒸發(fā)成為云朵,云朵化為雨滴,雨滴落回大地。露水大概是全世界閱歷最豐富,心地最純潔的旅者。它似乎生生不息,自在地逃脫了時間的掌握。
所有不能忘卻的愛,不能磨滅的痛,隨著時間的溫柔流逝,再回首時連傷口也已經(jīng)風(fēng)化。
時光是看到一個女生的背影,會想是從前的女友的馬尾發(fā),想是她臉上淺淺的笑窩。時光是男生曾教你打過的鞋帶上的結(jié),是自行車的后座,是一杯他給你帶過的奶茶。最后你連這個人的面容也不再記得,卻記得那些細(xì)節(jié)。
再痛的故事也會過去。等有一年,終會有那一年,我的皮膚也會慢慢爬上斑點和褶皺。我所拍攝珍藏的草上露早已隨風(fēng)化雨,降落在未知的海之彼岸,我所親吻過的花朵,行走過的樹林,亦將一一染上藤蔓的痕跡。那些流淌過我心間的感情,也慢慢滌去塵埃,溫柔地沉淀下去。它不再躁動不安,引發(fā)我的失望或希冀。模糊又細(xì)致的時光,落葉一樣潔凈自然。
一刻清歡
棗莊十八中 王黎明
前日,曾失去十多年聯(lián)系的大學(xué)室友通過微信找到了我,在和另外一個室友一起建起的“親愛的我們”的群里,她們給我發(fā)來問候消息。瞬間,熱淚盈眶,瞬間,青春飛揚的畫面如在眼前。可是在短暫的寒暄之后,彼此的語言都盡顯蒼白。那個多少次出現(xiàn)在我的文字里的“林”,那個當(dāng)年如安妮寶貝筆下白裙麻衣的女孩,也已是在家照顧女兒的全職媽媽。那些曾經(jīng)在畢業(yè)紀(jì)念冊里彼此許下的美好,誰都沒有再提起。我知道,我們不只是回不到那些逝去的時光了,在現(xiàn)實的打磨下,我們也不可能再有那些許諾未來的情懷。棗莊十八中 王黎明
想起了蘇軾說的“人間有味是清歡”,想起林清玄曾說:“當(dāng)一個人可以品味山中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里看出比鉆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甚至于體會了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都是清歡”。其實,每個生命都有它的方式讓自己存在,讓他人感受。山野里自在坦蕩的山菊,綠葉間啁啾呢喃的小鳥;清晨小巷里賣力吆喝的小販,傍晚廣場上翩翩起舞的老者……靜靜傾聽,生命都各自自在而清歡。我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有人說世間最好的事,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熱淚盈眶的能力和能微笑的眼睛。慶幸的是,我都有。其實,偶爾的偶爾,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我有活潑可愛的孩兒,身體健康的父母,溫馨和睦的家庭,我還有什么不知足呢?
美好一直都在
棗莊翔宇中學(xué) 張涵
如今,這一面巨大的玻璃墻,我格外歡喜,偶爾也會心懷感激。
上班的日子,掐指算來早已滿月數(shù)日,床頭的筆記本里我用密密麻麻、凌亂不羈的文字記下了這些時日以來許多成長的話語,一字一句。
張愛玲說,生活是一襲爬滿了虱子的華服。這些時日,內(nèi)心也痛也癢。每個時期,生命和成長的形式都會有一種不一樣形態(tài)呈現(xiàn),默默承受和努力蛻變,也是其中一種。經(jīng)歷的世事和讀過的書一樣,有時候你覺得它們早已隨時間溜走,沒了痕跡或者模糊了當(dāng)年清晰的摸樣。其實,那些東西早已長進了你生命的紋理里,慢慢變成你今日的模樣。你與歲月才是自己的化妝師,雕刻著今日的容顏。
不得不承認(rèn)的是,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墒,有永遠(yuǎn)的朋友,就有永遠(yuǎn)的青春,F(xiàn)在的朋友,偶爾會隨興相邀一起吃喝、唱歌。偶爾也會掰著手指爭吵,恨不能一針見血的指出你的錯,然后讓你一直跪服,乖乖聽話。坦白講,你們讓我很感動。原本蒼白的青春,因為街邊的燒烤、偶爾的打鬧、酒精作用下微紅的臉、彼此分享的觀點與情感、因為你們,而絢麗多彩。多年后這些也會成為我嘴下絢爛的談資。有你們真好。
四五年前,一起長大的發(fā)小,因為各奔學(xué)業(yè),分別不見,紛紛擾擾如霧散開。如今,看見丹扣扣上加我為好友,這個性格倔強起來如酒一樣烈的女子,讓我有一絲的感動。娜常常在扣扣上絮叨近況,感覺很溫暖。她們或者感受婚姻的美好,或者經(jīng)歷愛情的夭折,我一樣高興或悲傷。曾經(jīng),愛挑剔的我變了許多。
我怕時間這個賊,偷走點滴美好,所以趁興一定要記下。等我們老了,我們相期以茶,給彼此更深刻的溫暖?梢陨聿氖萑,可以溫婉細(xì)膩,但請大氣!可以不完美,但要真實!就像陳虻說柴靜,別做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確定了就沿著往下走,無論好壞,都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