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形象:等候呼喚的不朽
(第七十二期)
書中有太多的形象,有細膩的文字描繪,有生動的插圖表現(xiàn)。形象對閱讀者的思維、意識和精神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比如《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荷馬史詩》中的希臘諸英雄等等。許多書中形象已經(jīng)植根于讀者的大腦中,需要我們用心去品味……
【寒假薦讀】
劉墉的《靠自己去成功》
在本書中,作者既是一位慈父,又是一位嚴父:他從怎樣規(guī)劃睡眠、怎樣利用時間、怎樣得體穿衣、怎樣訓練寫作這些切實可行的小事情談起,在怎樣看待偶像,怎樣與老師相處,怎樣克服恐懼、焦慮等方面為年輕讀者提出建議,也教他們如何正確地看待勝敗和死亡這些人生的重大課題。
書中提出的兩大觀點:“自由教育”和“父愛引導”。不僅指出了傳統(tǒng)教子習慣中的種種陋習和盲點,而且以全新的角度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進行解讀,平靜溫馨中不乏深入思考。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秀’給老師看的,也不是專用來‘報答’老師或‘報復’老師的;就算老師對你印象壞透了,你還是應該努力學習,甚至說你更應該加倍用功,證實自己的好,給老師看才對。”
我知道國內的家長都逼孩子,我沒有唱反調,叫孩子不努力,而是教他們“成功要自己去成功,如同成長要自己去成長”。讓他們自己逼自己,而非作個沒有電瓶的車子,只等父母師長在后面推。
老舍的《四世同堂》
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jīng)典,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珍藏的民族記憶。老舍說:它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書。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小說在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tài)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與震撼,鞭撻了附敵作惡者的丑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史詩般地展現(xiàn)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的杰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藝術功力和爐火純青的小說技藝刻畫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曉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展現(xiàn)了風味濃郁的北平生活畫卷,此書至今傳讀不衰,歷久彌新。
霍金的《時間簡史》
宇宙論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作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類不會滿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種族的綿延,還一代代不懈地探索著存在和生命的意義。但是,人類理念的進化是極其緩慢和艱苦的。從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說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說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時間。令人吃驚的是,盡管人們知道世間的一切都在運動,只是到了本世紀20年代因哈勃發(fā)現(xiàn)了紅移定律后,宇宙演化的觀念才進入人類的意識。人們甚至從來沒有想到過宇宙還會演化。
一般認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用于描述宇宙演化的正確的理論。在經(jīng)典廣義相對論的框架里,霍金和彭羅斯證明了,在很一般的條件下,空間-時間一定存在奇點,最著名的奇點即是黑洞里的奇點以及宇宙大爆炸處的奇點。在奇點處,所有定律以及可預見性都失效。奇點可以看成空間時間的邊緣或邊界。只有給定了奇點處的邊界條件,才能由愛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由于邊界條件只能由宇宙外的造物主所給定,所以宇宙的命運就操縱在造物主的手中。這就是從牛頓時代起一直困擾人類智慧的第一推動力的問題。
《時間簡史》是由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黑洞理論和“大爆炸”理論的創(chuàng)立人史蒂芬·威廉·霍金撰寫的一本有關宇宙學的經(jīng)典著作,是一部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在這部書中,霍金帶領讀者遨游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并對宇宙是什么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該書內容是關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但是從那以后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面都有了非凡的進展。這些觀測證實了霍金在該書第一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險者(COBE)的最新發(fā)現(xiàn),它在時間上回溯探測到離宇宙創(chuàng)生的30萬年之內,顯露了霍金超人的時空感知能力。
【書中形象】
西游八戒
淮安曙光雙語學校初中部07級15班 陶潔
從小就看《西游記》,有些情節(jié)早已熟記于心,師徒四人各有千秋:唐僧一本正經(jīng),恪守陳規(guī),雖然過于迂腐,倒也略顯可愛;悟空火眼金睛,性子剛烈,為人正直機智,為取經(jīng)立下了汗馬功勞;悟凈老實本分,一路雖說沒有像悟空那樣打妖怪,但也牽馬挑擔,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唯有八戒,不光好吃懶做,而且還很不堅定,在艱難的時候,總是嚷嚷著散伙,在最后封神的時候,原以為如來佛祖會懲罰他一下,可沒想到他也被封了神。真是讓我想不通。
再讀西游,不知不覺中對八戒的看法變得不同了,F(xiàn)在看來唐僧過于迂,悟空太剛烈,而沙僧又太懦,這幾種個性都是相沖克的,所以就需要一個能緩和關系的人,八戒這一圓滑世故的形象,在上討好師傅和大師兄,在下欺負沙師弟。有時可以把大家想說卻不敢說的話吐出來,是《西游記》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
官員就是處理平衡各種關系的,我覺得為官之道在八戒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現(xiàn)。八戒的貪婪、見風使舵、拍馬溜須、腦滿腸肥也和個別貪官污吏對得上號,這一形象令人拍案驚奇。
復仇者唐泰斯
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08級15班 鄭婉
《基督山伯爵》是世上流傳最廣的名著之一,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基督山伯爵———唐泰斯。
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我和他有一樣的遭遇,我也會復仇,那不是上帝之手的安排,而是死神之手的杰作。他從天堂掉入地獄,從希望到絕望,從充滿朝氣的青年到充滿仇恨的復仇者,他最終放下仇恨,找到幸福……
牢獄之災,使他的外貌、聲音、心理、性格都發(fā)生巨大變化。他從墳墓里爬出來,恩怨分明,敢愛敢恨,對幫他的人報恩,對那些害過他的人施以報復。
他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事,終于看透世事,正如他對莫雷爾說:“在這個世界上既沒有幸福也沒有不幸,只有一種處境和另一種處境的比較。只有想到過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人們總是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滿足于既得的幸福。但只有失去時,才發(fā)現(xiàn)那些幸福是多么的彌足珍貴。”這是歷經(jīng)磨難后得出的人生感悟。
【人物感悟】
我們與阿廖沙比幸福
淮安外國語學校08級15班 顧靜雯
最近,我在讀了高爾基的小說《童年》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主人公阿廖沙面對困難、頑強生活、執(zhí)著拼搏的精神給我以深深的教育。
書中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他從小父母雙亡,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不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特別討厭他,只有外祖母疼愛他。就是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下,阿廖沙卻頑強地走了過來。
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骯臟與丑惡,那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許多次沉重打擊而深深震動。
據(jù)說,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想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悲慘童年,他身處困境,卻始終充滿著對自由、光明的追求。
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高爾基的童年與我們比起來實在太悲慘了!與他相比,我們又是多么幸福。∶刻熳趯挸髁恋慕淌依飳W習,有許多優(yōu)秀老師在精心培育我們;回家后有現(xiàn)成的飯菜等著我們,細心呵護我們的爸爸媽媽時刻守望關心……而高爾基的童年幾乎每天都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
我們有什么理由抱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呢? 。ㄖ笇Ю蠋煟捍薰疖姡
幸運的海倫·凱勒
淮安外國語學校08級5班 韓笑
馬克·吐溫曾經(jīng)說過:“十九世紀有兩位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于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之后,被海倫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chuàng)造了這些人間奇跡!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大失去視覺和聽覺后,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lián)系,這個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后,便開始了對知識和外界世界的強烈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著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梁!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這讓人很難相信竟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劃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zhàn)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識使她產(chǎn)生了一種信仰:現(xiàn)實環(huán)境固然可怕,但人類應該保持希望,不斷奮斗。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或不敢想象未來的世界,每日懶懶地生活與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xiàn),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知識點亮自己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
海倫,用她艱難卻幸?鞓返囊簧忈屃松囊饬x。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跡,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使我警醒。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享受生活!海倫說:“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于為人類社會貢獻一點力量。”
(指導老師:顧少紅)
心中的偶像———保爾
寶應實驗初中07級14班 方文昕
我曾是個脆弱的人,經(jīng)不起艱難困苦的折磨。跌倒了,過路人伸出手才肯哭著站起來。在生活的海洋里,只要有一個浪頭打向我,我就會淹沒在水中,許久才探出虛弱的腦袋。
可是英雄保爾呢?他從一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一位堅毅頑強、迎難而上的鋼鐵戰(zhàn)士。他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可是他的眼睛比誰都亮,脊梁比誰直,失去親人、蹲監(jiān)獄這些沉重的打擊和筑路這些經(jīng)歷的磨練使他的骨頭更硬,肌肉更發(fā)達,思想更激進,他不愧為全世界青少年的精神偶像。
保爾之所以偉大,不僅在于他能戰(zhàn)勝外界的困難,更在于他能打敗內心的敵人。當保爾知道自己將雙目失明且稿子弄丟的時候,他喪失信心,來到河邊準備用手槍結束生命,在扣動扳機的一瞬間,他想起了自己的戰(zhàn)友,想起了蘇維埃……他放下了手槍,戰(zhàn)勝懦弱,將痛苦化為動力投入新的戰(zhàn)斗,不再逃避困難,以戰(zhàn)斗為快樂,在戰(zhàn)斗中求得永生。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失去精神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保爾是有精神的,他正是靠這種精神生存著,生活著,戰(zhàn)斗著。保爾的精神引領著我,使我不再畏懼挫折。
苦難讓人更堅強
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08級17班 夏鵬飛
《老人與海》講述了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84天之后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jīng)歷了從未經(jīng)受的艱難,終于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一群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斗,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老人是個頑強的硬漢。小小的漁船中,一個老人精疲力竭、滿身傷痕,卻仍不分晝夜地斗爭著,他的武器是他的精神,是他的自言自語。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zhàn),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被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zhàn)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不管老漁夫桑地亞哥挑戰(zhàn)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他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拿破侖也曾經(jīng)說過:“默認自己的無能,無疑是給失敗制造機會!”所以人最先應當戰(zhàn)勝自我。無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不足。當一個人承認了不足并努力超越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后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他都是一位勝利者,因為他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
人生就是一種無止境的無需太計較成敗的追求過程。
【新銳視角】
我愛曹操
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08級13班 王璞
在我所讀過的書中,最令我癡迷的,就數(shù)《三國演義》了。書中有許多性格鮮明的英雄謀臣,有老謀深算的曹操,為人忠厚的劉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我最愛的,就是曹操。
曹操在人們眼中是“奸”,“狡猾”的,可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這更體現(xiàn)了他的智慧。他擁有統(tǒng)一中國的雄心壯志,而正是因為他的“奸”與壯志,才讓他統(tǒng)一了北方,成為三國中最強的國家。
成功并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的,還要有他人的幫助。曹操是驕傲自大的人,但他面對一個又一個人才時,表現(xiàn)的卻是無比的恭敬。“曹操赤腳迎許攸”就能體現(xiàn)他的求賢若 渴。
曹操是一個真實的人。他不像劉備為了面子而去做一些事。他言出必行,不徇私枉法。不管他人怎么說,只是做真實的自己。
最令我最敬佩的,是他的寬宏大量。他身邊很多人是從敵方陣營中過來的,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能有這樣一份信任,是多么可貴。任用人才只要有真才實干,他就會不計前嫌,敞開自己的胸懷。
曹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真實和寬宏,值得我們學習!
《牧馬人》中的秀芝
寶應中學07級2班 陳同偉
《牧馬人》這部電影,無論就其內客還是其規(guī)模來說都是很老舊的。換句話就是趕不上時代了。若從耗資上講與現(xiàn)在的“好萊塢”相比怕是不值一提,但是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卻感受到了一種樸質的藝術美和自己早已向往而現(xiàn)實社會似乎已經(jīng)極少存在的情感。
首先,要說的是許靈鈞的堅強毅力和他對祖國和人民的信心,多年冤屈的他含淚茍活,只為洗清罪名。當重獲清白,面對億萬家財?shù)恼T惑時,他毅然堅持理想,孤守茫茫草原。
但我更想提的是他的妻子那位四川姑娘劉秀芝。人在逃荒落難之際,她對自己的感情婚姻似乎過于草率不應該,但身處那種環(huán)境,人強烈的求生欲望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她是一個很堅強的勞動女性,自己動手蓋房鋪土,對自己的丈夫體貼入微,對自己的兒子愛護教育,她的勤勤懇懇,她的任勞任怨令人為之歌泣,更重要的是她的善良純樸,熱情開朗的生命活力令我神往。丈夫最為困窘的時候,她與他同舟共濟,在金錢的誘惑下,她勞動者的志氣再一次得到升華。一個長期饑寒交迫的基層勞動者面對金錢而能堅守節(jié)操,這是多大的人格魅力。
在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愛,感受到了自己的心靈深處最向往,最崇敬的感情,也真正體會到了古語中“相濡以沫”、“相敬如賓”的那種情感境界。我不禁要感嘆:“人生若能得此紅顏,了我平生,何憾之有!”是的,如果讓我選擇,我寧愿放棄物質上的富有,而換取情感上的滿足;我愿意和高尚純美的勞動婦女相伴一生,也不愿和鄙陋庸俗的貴族小姐相處片刻。而這正是這個物質科技發(fā)達的社會似乎要拋棄的幸福價值觀。
電影中描繪的民風同樣淳樸,似乎與《邊城》有些相同,雖然影片沒有好萊塢的刺激懸念,但草原牧場的景物美、人物美一展無遺。我的心靈為之蕩漾,為之澎湃。
【薦讀反饋】
回歸自由的狼犬
寶應實驗小學04級4班 蘇宇航
高貴巴克在被倒賣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同伴遭當?shù)毓饭舳,他第一次感受到?ldquo;利齒”的殘酷,生活中沒有公平的游戲法則。我們在生活中不能依靠他人,競爭是殘酷的,不小心就會被淘汰。要記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接受了風雨的洗禮,終會見到陽光。巴克知道:任何時候都不能倒下。他原始的野性被喚醒,出于野性和對權利的渴望,他挑起了與斯比茨的一場惡戰(zhàn),并將其殺死,取代了他的位置。極地環(huán)境惡劣、生活艱辛,他遠古殘留的獸性一點一點的復蘇,他變得更強壯、結實。
世界因自己而改變,要學會不斷創(chuàng)造機會。做任何事都要鍥而不舍,終會有回報,不然巴克怎么能得到領頭的地位。
巴克三易其主,最終落到了根本不適合來北極探險的三個男女的手中,而其中約翰?桑頓讓巴克逃離滅亡之路。巴克用熾熱的愛回報約翰,這愛使他不顧一切地跳進河流搭救桑頓,這愛使他竭盡全力拉著1000磅的雪撬走了100碼,這愛使他撕咬著殺害桑頓的土著人。大自然的聲音召喚著他,桑頓的死切斷了他與人的最后一根紐帶。他對人既無責任,也無依戀,而他的先祖是狼,它的身上流著狼的血液,他最終加入狼群,回歸大自然。
巴克是強者的象征,他有堅韌的生存意志、頑強的生存力量和機敏的生存智慧。他不屈服于自己的命運,不斷地進行頑強的斗爭
“野性的呼喚”其實就是自由的呼喚。
笑對苦難
淮安曙光雙語學校初中部07級15班 蔡靜
人生如歌,因為跌宕才有韻律;人生如海,因為起伏才有壯闊!
記得小時候,我家門前曾長過一根桃樹。每年初春之時,爺爺總會去剪枝,看著長長的剪刀無情地讓一條條的樹枝遠離了母體,當時我想這顆桃樹受此重創(chuàng),今年一定結不出什么好桃了。然而,夏天到來,門前的那棵桃樹上結滿了又圓又大的桃子,粉紅的臉龐在朝陽的映襯下,可愛而誘人。青銅和葵花的人生也應是這樣的!
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像是抹不掉的記憶,不時浮現(xiàn)心頭。這是一個關于苦難的故事,不少人讀后都為青銅和葵花的遭遇感到痛心和可憐。但我不想用“可憐”二字來形容。青銅、葵花的經(jīng)歷,讓他們同樣也擁有幸福!光著腳賣草鞋回來的青銅是幸福的;典當了手鐲和耳環(huán)的青銅奶奶也是幸福的;樹蔭下用樹枝教青銅寫字的葵花誰又能說她不幸福嗎?苦難,讓人生并不孤單;苦難,讓幸福并不虛幻。人生如歌,我們要笑對苦難。
迷蒙中,我仿佛看見青銅、葵花向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