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夏日涼風陣陣
2004年6月總第28期
沒有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波逆轉,親情就像一場春雨,一首老歌,潤物無聲,綿長悠遠。
余秋雨說:“一切遠行者的出發(fā)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而他們的終點則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媽媽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回歸,也道盡了漂泊”。
畢淑敏說:“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上藗兺耍藭r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看過那則洗衣粉的廣告嗎?——媽媽下崗了,四處尋找工作。小女兒在家做完作業(yè),幫助媽媽洗好衣服。媽媽拖著一身疲憊回家,見到睡著的女兒和桌上“媽媽,我可以幫你干活了”的紙條,感動得淚流滿面。這就是生活中的親情,這就是生活中的愛。
【親情故事】
孝之至,莫大乎尊親
周朝時有個楚國人叫萊子,因他年高還常做兒戲娛親取樂,人都稱他為老萊子。他雖家徒四壁、一生窮困,但他一生卻極孝順父母,他年七十余歲,父母還雙全在堂。他平日說話之中,從不說老,意在若是自己說老,豈不更顯父母年邁了。他年紀雖大,為討父母歡喜還像小時候一樣時常穿著一件五彩斑斕的衣服,在父母面前戲耍。有時候手執(zhí)撥浪小鼓假意跌倒睡在地下,裝作小孩子啼哭的聲音而引誘父母嘻笑。雖然不能買山珍海味孝敬父母,但他知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道理,總在想方設法讓父母開心。人要時常高興快樂自然健康長壽,老萊子自己身為老人,為了取悅父母而寧做一個“老頑童”,凡父母歡喜的事就盡力而為,實在是難人可貴。“承歡膝下,片時換千金”就是這個道理。
漢時有名士叫韓伯愈,他母親最嚴,但兒子有些小過失,哪怕已經成人了也絕不肯寬恕,必要責打。這伯愈平日每逢母親責打時,從來都是好好承受。一日,他母親又發(fā)脾氣揮拳就打,他忽然流下眼淚,輕聲悲泣。母親就停下來手來驚訝地問:“平日打你,并不曾悲泣,今日為何這般悲苦?”伯愈跪答道:“母親平日打我身上覺疼,今日不似往日疼,是母親氣衰了,叫我怎不悲苦?”
安徽省全椒縣馬廠鎮(zhèn)有一個老人叫王李氏,2002年已100歲,老人家一輩子都想上北京城天安門一走,無奈家境并不富裕,難以成行。而她的已年逾花甲的兒子王守成為了實現母親的愿望,不顧自己年高,在2002年8月徒步背著百歲的母親,千里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到達北京。人們聞之后都為其孝道感動,天安門國旗班的戰(zhàn)士破例特意預備了一把椅子給老人坐,升旗結束后,國旗班的戰(zhàn)士全體肅立向這兩位老人行軍禮,并合影留念,此事在京城傳為佳話。
——摘自龍博士網,作者佚名
【警示篇】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父親的花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父母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請像當年他們挽住我們一樣地挽緊他們的手,時光真是無情呵,他們都在老去,而我們都有老去的一天
烏鵲有反哺之仁,羔羊有跪乳之義。親情更多的不是欣賞,而是用情感悟,用心聆聽。把對親情的感念轉化為生命的動力,也許這才是子女體悟親情最好的方法。
善待每一位長輩,善待每一位親人: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父親、母親、哥哥、妹妹——
在某老人安養(yǎng)院墻上發(fā)現的一篇文章: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fā)、擰鼻涕……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么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可是,極可能最后連要說什么,我也一并忘記了。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十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兒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里冒出來的問題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吧,讓我繼續(xù)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fā)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涌上心頭。孩子,如今我站也站不穩(wěn),走也走不動了。所以,請你緊緊地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guī)е阋徊揭徊降刈摺?/p>
隨著自己天天長大,父母的臉龐紅顏漸變,頭發(fā)從烏絲變白發(fā),動作從迅捷變緩慢,多心疼!父母親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而我們呢?有沒有在心底騰出一個空間留給他們,或者只是在當我需要停泊岸時,才會想起他們……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這些都能讓他們高興很久。朋友,愿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調查與分析】
暑假,別忘補補“親情”課
鴻羽
最近一項調查統計表明:孩子們業(yè)余時間的90%是自己獨處或與同學呆在一起,而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只占可憐的5%。就在這短短的5%的時間內,父母與子女間也缺乏必要的深度交流,于是孩子們感到自己“很孤獨”,更感到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的心。這也是導致一些青少年患憂郁癥的重要原因。要知道,親情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很難設想,一個缺乏親情關愛的孩子,步入社會后會怎樣去關愛他人,怎樣才能融入這個社會。
有不少家長只知道關心孩子的學習,認為“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認為暑假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就是最大的關心。殊不知若一味地給孩子“增負”,無異于拔苗助長,往往適得其反。文化課(包括各種興趣班和特長班)應學可補,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教育更應遵循其規(guī)律性。同時,還是要先聽聽孩子們的意見,不要盲目地把他們送進教育的“牢籠”。
與此同時,與其它課相比較,“親情”課更重要,應及時補,并且要補得充分。暑假,孩子們天天在家,家長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喲!
【兩代攜手】
平日里總沒有機會和家人好好相處,好好溝通,所以常在心底留下了一些遺憾。開心的是暑假正向我們邁步走來。同學們,我們應該如何做?作為家長,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除了學習,在兩個月里我們?yōu)楹⒆舆準備了些什么?
快樂暑假生活,我們怎么度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選擇,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我們都希望它是精彩的,并且都在努力去演繹著……
A 學生篇
七月降臨,期盼已久的暑假即將到來。平日里由于學習太緊而與親人們產生的隔膜,何不利用這一段時間解除?為人父母,對于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一個微笑,一句關懷,甚至是一個眼神,都是以彌補我們以往留下的“親情空間”。我們是父母的“太陽”,而父母又何嘗不是我們的“港灣”?珍惜這一段長長的“自由”,充分利用自己,去打開那扇神秘美妙的“愛之門”吧?!
——寶應實驗初中初二(14)班 王露
作為一個孩子,我常常企盼:爸媽多了解我一些。而作為父母,爸媽一直希望我能更加懂事一些。在過去,一個個企盼曾經在現實面前紛紛后退;在今年,一切會改變。
—— 寶應實驗初中初二(13)班 趙銀穎
B 家長篇
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寶應實驗小學四(6)班張翰哲同學家長
快樂的暑假就要來了,兒子給我布置一道題“暑假,你給孩子準備了什么”。給孩子準備什么呢?參加奧數訓練班,參加作文輔導班,練鋼筆字,學鋼琴,下圍棋,閱讀名著……
晚上,等兒子做完作業(yè),我便拿出準備好的“宏偉計劃”來和他商量。兒子一看,斜著眼問我:“老爸,這就是你準備的暑假禮物呀?”。
“怎么樣?夠豐富的吧。”我有些心虛地笑道。
“噢!天啦——”兒子夸張地大喊。
“怎么啦?”夫人連忙跑來。
“媽!你看老爸給我安排的暑假計劃,真夠豐富多彩的。”兒子有點氣急敗壞。
“那你說怎么辦?”我和夫人相視一笑。
這時,兒子拿出早已寫好的暑期計劃,攤在桌子上說:“你看我的暑假計劃,那才是科學的。”
“行,就看看你科學的暑假計劃。”夫人說。
兒子拿起計劃,大聲地朗讀起來:
第一、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yè)。
第二、旅游。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可以使我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增長知識,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那真是一舉多得。
。ㄗx到旅游計劃,兒子臉上露出興奮的笑容。)
第三、和小朋友一起打籃球、做游戲。增進友誼,鍛煉身體。
第四、不是有一首叫《常回家看看》的歌嗎,我準備利用暑假到鄉(xiāng)下去,看望爺爺、奶奶。
第五、閱讀一些中外名著,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
望著兒子稚氣未脫的臉和他心中對暑假美好憧憬的渴望之情,我想,孩子的世界是色彩斑斕的,童年的夢是多姿多彩、美好的,應該給孩子一個屬于他自己的自由空間。
想到這,我欣然點頭說“爸媽尊重你的選擇,祝你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YE!”兒子歡呼雀躍。
貼近孩子的心
寶應實驗小學四(6)班顧楓清同學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一生的發(fā)展中,沒有誰的影響能與父母相比。這個道理人人都是懂的,可真正能做到與孩子經常溝通,時時關心孩子成長的又有幾位呢?平時總是借口自己的工作忙,應酬多,難得靜下心來問問孩子的作業(yè),更不用說走進孩子的心里,敞開心扉,與孩子平等交流了。孩子最需要的是我們對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可是面對最多的往往卻是我們不耐煩地訓斥。
在暑假里,我們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溫馨的家庭親情,培養(yǎng)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意識。我們會把孩子當作平等的家庭一員,和孩子一起看書、一起娛樂、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我們會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情,收拾好自己的房間,尊敬長輩,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們。
孩子的性格千差萬別,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有所差異。根據女兒任性、散漫的個性,暑假里我們會采取適當的方式幫助她努力克服這些方面的缺陷,使她的心智和她的身體一樣能夠健全的發(fā)展,將來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
【保健醫(yī)生】
暑假,孩子的健康忽視不得
一年一度的暑假來臨了,在假期中,孩子們盡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放松一下緊張的心情,家長不能過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但是無節(jié)制的玩耍對孩子的健康不利。在暑假,如何培養(yǎng)身體健康的孩子呢?
一、每天保證孩子平衡、合理的膳食營養(yǎng)
孩子正處在身體迅速發(fā)育階段,營養(yǎng)豐富、平衡合理的膳食能夠促進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暑假天熱,孩子的活動量大,出汗較多,因此,家長必須豐富家庭日常飲食,提高孩子的食欲。另外,還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定時、定量、不挑食,專心吃飯,每天保證孩子平衡、合理的營養(yǎng)。
二、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充足的睡眠能夠幫助孩子盡快恢復體力,促進機體的健康成長。暑期,由于沒有像學校中有嚴格的作息時間,因此,有的孩子改變了以前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經常因為看電視或者做其他的事睡得較晚。因此,家長應該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生活作息制度,培養(yǎng)孩子按時入睡、按時起床的好習慣,在睡前不要讓孩子進行活動量較大的游戲活動。
三、體育鍛煉與溫習功課相結合,做到學習、娛樂兩不誤。
適量的體育活動,能夠增強體質,促進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孩子在運動中情緒愉快,增加食欲。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每天抽空靜下來,溫習功課。以往,我們總看到許多的孩子在最后幾天倉促做暑期作業(yè),這樣“臨時抱佛腳”的效果肯定不佳,這需要家長的監(jiān)督提醒,做到動靜交替,學習、娛樂兩不誤,以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總之,暑期家長們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游覽祖國的名勝古跡,從而陶冶情操。愿所有的孩子過一個愉快、有意義的暑假!
——節(jié)選自《家庭教育導報》,作者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