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高潮了他加快了手指,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电影在线观看,美女裸身无遮挡全免费视频网

寫在“境外學術(shù)休假”邊上(第十期三、四版)

時間:2002-10-30 16:19 作者:翔宇編輯部 編審:

 

2002年9月第十期
境外學術(shù)?菁賹0

寫在“境外學術(shù)休假”邊上

  如今我們的社會已經(jīng)步入信息文明的時代,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源。這一變革促使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職業(yè)危機感,必須時刻地投入到學習的革命中去。作為一名現(xiàn)代教師,光固守著那僅有的一點“知”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擁有廣博的“識”。教師要想“培育走向世界的現(xiàn)代中國人”,自己首先要有“走向世界”的胸懷。
  而我們翔宇教育集團“培訓是最大的福利,提高是最好的報酬”的師資建設(shè)理念正與這個時代的要求形成和諧的契合。就是在這一理念指引下,集團不惜花四、五十萬元巨資組織一行60余人赴港、澳、新、馬、泰進行為期十三天的“境外學術(shù)休假”。
  出行之前,老師們都很慶幸能參加這次活動,并且表示要把它當作一次心靈之旅,一次精神之旅,一次文化之旅,一次學習之旅,一次教育之旅。更為重要的是,要把集團賦予他們的特殊的“福利”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化為無窮的教育動力和理念提升去回報集團。在整個“學術(shù)休假”期間,許多老師不顧白天旅途的勞累,晚上還筆耕不輟。用擴大的視野反思自己的靈魂與人生,給自己,給他人,給集團留下了一筆豐富而可貴的財富。現(xiàn)從淮安外國語學校吳壽健老師的《休假日記》中摘選一二,以饗讀者。

 

永遠的朝圣
——拜黃大仙廟后感

  人不能沒有崇拜和信仰,它是人的精神支撐。特別是當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某些現(xiàn)象用科學無法解釋的時候,人們往往尋求另一種解釋方式,那就是神靈、佛主、觀音等無形的東西。在某些地方,這種無形的圖騰崇拜和信仰活動,已經(jīng)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文化形態(tài),在人們的精神領(lǐng)域占有一席之地。
  此次香港之游,我們這些“無產(chǎn)者”也有幸破了一回“戒”,拜了黃大仙廟,作了一次超境界的精神之旅。
  7月28日,約摸9時45分,我們來到了目的地。本來還是艷陽天,突然變得灰蒙蒙的,還滴滴答答下起了小雨。也許是天公顯靈,我們的祭拜之行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今天恰巧是陰歷6月19日,是觀音菩薩的生日。如此盛事,人來人往,格外隆重。不僅有香港的本地人,也有過往的游客,更多的是那些從日本、韓國、臺灣、東南亞等地遠道而來的虔誠者。此時此刻,雖然大家的膚色不同、語言不通,但是有一種東西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對神祗的虔誠,對自己、親人、朋友、國家、事業(yè)、人生等等美好祝愿與希冀。
  在導游的引領(lǐng)下,我們的圣拜開始了。每個人先花三元錢買一把香火,然后到油燈上點著;蛟S是氣氛的感染,大家都感到很神圣,導游說我們已經(jīng)入境。跟著人群,雙手握住香火,對著黃大仙、孔道門、孟圣閣等仙人祠堂,虔誠許愿。祭拜、許愿完畢,然后三枝一注、三枝一注地將香火插入廟宇前的祭盆中。古人說的好,有的東西不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無,心誠則靈也。我想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人們在朝拜之前心里往往有很多顧慮和事情。祭拜、許愿,正是人們心靈解脫和釋放的很好的一種方式。以后的日子,一旦現(xiàn)實與許愿形成一種契合,人們便歸功于神祗的靈驗。其實殊不知,許愿就如同給自己一個潛性的目標和方向,人們無形中在向這個“愿”的道路上努力著,所以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一點。難怪一同行的兄弟逗趣道:“不妨把大賭場搬到這兒,許個愿,看看究竟靈不靈!”
  笑話在這個場合終是沒有市場的。拜完了,大家又跟著去喝圣水。其實就是個自來水龍頭而已,旁邊豁然貼著一個標簽“不能洗手”。據(jù)說,喝了這水之后,可以洗去凡人的邪氣,沖去心靈的污垢,讓人神清氣爽,青春常駐。不管咋樣,至少可以消消暑,清清被香火煙霧嗆得難受的喉嚨。
  接著便去拜圣泉。圣泉周圍是石砌的圓形的護欄,中間有一個個細小的泉眼噴出。人們得俯身趴在護欄上,然后踮起腳,伸手去沾一點圣水。將沾有圣水的手摸摸頭可以鴻運當頭,摸摸口袋可以招財進寶。導游提醒我們最后還得左轉(zhuǎn)一圈,再右轉(zhuǎn)一圈。知情人士告知,左轉(zhuǎn)一圈可以消災,右轉(zhuǎn)一圈可以招財。名堂還真不少,只好從命了。
  最玄妙的要算占卜了。先去領(lǐng)一筒簽、紙和筆。面對黃大仙廟宇神像,雙目微閉,心無雜念。待進入境界后,許上心愿,并雙手搖筒。一簽落地,輕輕撿起,記下號碼。如有它愿,繼續(xù)進行,直至結(jié)束。若想知道結(jié)果,可買“天書”查閱,也可請廟宇中高人解析。盡管程序復雜了點,但是大家還是虔誠到最后。
  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黃大仙廟的圣拜總算結(jié)束了。大家似乎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輕松與喜悅。因為我們能在遙遠的地方為自己、親人、朋友、國家、事業(yè)、人生等許下最良好的祝愿。不管將來是什么樣子,但我們的出發(fā)點和行為是健康的、向善的。相信善有善報。這也許就是眾多圣拜者心理平衡、心靈平靜、心態(tài)平和的最好的理由。然而,對于我們這些年青人來說,圣拜帶來輕松的心情卻格外的短暫。因為從許愿的那一刻起,我們又多了一份牽掛,多了一份責任。為了那個“愿”的實現(xiàn),我們必須去付出、去奮斗。也許那才是更有意義的朝圣方式。
  黃大仙廟從大家視野里漸漸淡去,然而我們理想的朝圣,生命的朝圣卻在另一個時空永遠的繼續(xù)著。
                    

2002年7月28日晚9時30分于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國際賓館

 

桂河的沉思

  大自然就是這樣固執(zhí)。越繁華越文明的地方,就讓它缺少點自然美;而相對落后偏僻的地方,卻給它一個寧靜和純美的宿地。
  遠離人境的桂河就是大自然一個精妙的手筆。中國青藏高原上的高山雪水,匯集成河,奔流南下,途經(jīng)瀾滄江,流入越南叫湄公河,流入泰國叫湄南河,而桂河就是湄南河的血脈。桂河就像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地流淌在緬甸、泰國的邊界。它以其甘甜乳汁養(yǎng)育了兩岸的人民。
  2002年8月2日,那是傍晚時分,我們有幸來到了桂河。站在桂河大橋上,向遠處眺望,夕陽把它的余暈灑在靜靜的河面上,依依芳草在微風中輕輕地擺動,一葉小舟正從遠處緩緩而來。多么美麗的桂河落日圖啊,簡直就是一幅水墨畫!
  其實,如今寧靜而沉默的桂河也曾有過喧鬧而沉重的歷史,嘩嘩的流水見證著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那是抗日戰(zhàn)爭的年代,日本在中國侵略野心的得逞,更加滋長了它向東南亞地區(qū)擴張的欲望。為了建立一個令全世界人恐怖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選擇了桂河作為銜接的突破口。于是,修筑桂河鐵路大橋的黑色計劃像幽靈一樣在桂河上空盤旋。從此,寧靜的桂河不再寧靜。為了阻止日本法西斯的瘋狂野心,盟軍部隊開始了他們捍衛(wèi)正義與和平的戰(zhàn)斗。后來,好萊塢有一部電影叫《死亡鐵路》就是這段歷史的真情演繹。據(jù)統(tǒng)計,被日軍強迫修這條鐵路而壯烈犧牲的盟軍俘虜有六千多人。現(xiàn)在在泰國境內(nèi)遠離桂河不遠的地方,就躺著這些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的英魂。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了桂河的安寧。1945年,日本法西斯宣告無條件投降。戰(zhàn)火紛飛的桂河又一度歸于平寂,大自然在這里進行著它周而復始的輪回。
  日本法西斯倒臺了,而這座桂河大橋卻成了一件珍貴的歷史遺物保留了下來。歲月滄桑,大橋雖已陳舊,但本色猶在。橋身是由上等的鋼材做成,鋼材的接頭處用鏍絲鉚牢,形成了一個堅固的整體。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在鋼材的接頭處還有防止熱脹冷縮的小齒輪。這一方面看出日本法西斯陰謀的計劃性,另一方面也說明日本當時科技的發(fā)達,至少說在造這座橋上是動了腦筋的。無怪乎一位現(xiàn)代橋梁大師在評價此橋時說:“在當時的背景下,能造出這樣水平的橋簡直是一個奇跡。”正因為這是一個奇跡,泰國政府也一直精心地尊重著這份特殊的作品,只在原有的版本上稍作修改。我想,更為重要的它是讓人們不要忘記那個年代。
  走在這座橋上,你會不經(jīng)意地撿拾起這段傷心的往事。歲月流轉(zhuǎn),物是人非。如今,桂河大橋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里,人們不消十來分鐘便可以飽覽兩國的風光,了解兩地的風土人情。緬甸、泰國的人民以橋為連接點在兩岸的橋頭堡附近開辟了繁華的商埠,F(xiàn)今的桂河大橋已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載體。人們在這里互通有無,彼此交流,融為一體。如果去掉戰(zhàn)爭的陰謀與罪惡,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應該感謝日本人,因為它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桂河,更為重要的是它使人類的文明在這里得以很好地呈現(xiàn)和組合。
  夜,已悄悄來臨。選擇夜游桂河的方式來表達人們對這段歷史的追尋和對山川河流的鐘愛,也許作為中國的游人,他們的情愫與別國的游人是不一樣的,因為相同的時間他們的山河也有著與桂河同樣的命運。
  船在桂河上靜靜地行駛著,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華夏兒女聆聽著桂河曾經(jīng)發(fā)生的一切,就像聆聽我們老祖先的故事一樣親切。
                               

2002年8月2日夜于泰國Royal Rose Hotel

 

榴蓮的滋味

  好幾年前,一個在海南打工的朋友帶給我一些東西,說是榴蓮。家人吃了以后,個個眉頭皺皺的。最后,一大包榴蓮糖只動了幾顆,其余的都當作垃圾處理了。當時,我沖多年朋友的面子,勇敢地吃了一粒。吃糖的細節(jié)已記不清了,但是榴蓮的怪味卻終身難忘,記得當時幾乎要吐出來。這以后,我對榴蓮沒什么好感,對它的味道充滿著厭惡和仇恨。由于空間的遙遠和人世的變遷,我和那個朋友也漸漸地走淡了。
  這次來到東南亞地區(qū),漫步在榴蓮之鄉(xiāng),我突然又有一種怪怪的感覺。但是,在這樣一個充滿榴蓮的世界里,你已經(jīng)沒有了選擇,只好接受它吧。榴蓮,常綠喬木,葉子橢圓形,果實球形,表面有很多硬刺,果肉白色,可以吃。它盛產(chǎn)于南洋群島,我國廣東、海南島也有。因為氣候、地理等原因,我們生活在溫帶的人對榴蓮了解甚少。聽當?shù)厝苏f,吃了榴蓮,讓你有留連忘返的感覺。無怪乎新加坡的最大的歌劇院的外形是一個大大的榴蓮,我想其用意也許就在此。不過對榴蓮這玩意兒,我還是心有余悸。
  看到這些榴蓮,陳年的細節(jié)不經(jīng)意在心中隱隱作梗。但是我還是想改變一下對榴蓮的成見;蛟S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己的逐漸成熟,更能適應一些不同尋常的滋味。帶著這份心態(tài)和冒險,在異國他鄉(xiāng)我又一次品嘗了我曾經(jīng)厭惡的榴蓮。當榴蓮接觸到嘴唇的那一瞬間,與記憶中相同的氣味敏銳地刺激著我的嗅覺神經(jīng)細胞,差一點嘔出來。不過這一次我沒有放棄。于是又想起了第一次吃龍蝦的尷尬,第一次吃臭干的滑稽,第一次吃辣椒的狼狽……那么多的“第一次”不也都過來了嗎?其實人生中的許多第一次沖動與嘗試,都會留下永恒的印象與回憶,哪怕它是不好的。
  于是,我又大膽地吃了起來。不知怎的,越吃越覺得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感覺在心頭蕩漾。榴蓮像快樂的天使在舌頭與牙齒間跳躍著,飛舞著。輕脆的質(zhì)感伴隨著淡淡的香氣如瀑布一般從咽喉飛瀉而下,一直滋潤到心田。慢慢地品咂著,味兒由臭而香,由濃而淡,由淡而濃,時濃時淡,時淡時濃。此時,輕輕地閉上眼睛,整個人便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慢慢地睜開眼睛,看車窗外一片綠色的熱帶植物,蔥郁濃密,真的如若幻境,讓人留連忘返。
  汽車在新加坡往馬來西亞的公路上飛快地行駛。咀嚼著這味兒怪怪的榴蓮,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了那個送我榴蓮的好朋友。雖然他現(xiàn)在在一個很遠的城市工作,我們也好久沒有了聯(lián)系,但是他的影子卻像春天里花叢中蝴蝶一般在我的眼前飛舞。兒時一起嬉耍,中學時一起讀書,車站“執(zhí)手相看淚眼”送別的情景,一幕一幕隨著榴蓮在嘴里上下起伏,時近時遠,時遠時近,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嚼著嚼著,一種久違的思念已悄悄爬上心頭,我在心里默默地為他——一個送我榴蓮的朋友祝福:兄弟,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人世間的很多滋味,也許只有用心品嘗才能知道它的珍貴。
                         

2002年8月4日夜于馬來西亞馬六甲PuteriResort 321房

 

【秋放殷紅著樹梢】

集團各校2001—一2002學年度獲獎情況(選登)

寶應中學

  ●2001年11月,張金老師在由文化部批準、中央電視臺主辦的第八屆“全國推新人大賽”中榮獲影視組“全國十佳”稱號。
  ●2002年1月,學校榮獲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省衛(wèi)生廳聯(lián)合頒發(fā)的2001年度“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稱號。
  ●2002年1月,總校長助理袁衛(wèi)星老師在江蘇省重點中學“師陶杯”論文大賽中蟬聯(lián)一等獎第一名。
  ●2002年1月,副校長孫耀坤老師被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委員會授予“高級教練員”稱號。
  ●2002年1月,趙華老師榮獲揚州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高中組第一名。
  ●2002年2月,寶應委、縣政府授予寶中“2001年度文明單位”稱號,授予趙華同志“兩個文明建設(shè)先進個人”稱號。
  ●2002年3月,王玉芬董事長被揚州市“城鎮(zhèn)婦女巾幗建功”競賽活動領(lǐng)導小組授予“十佳巾幗創(chuàng)業(yè)帶頭人”榮譽稱號。
  ●2002年3月,在寶應“玉華容器杯”職工乒乓球比賽中,學校代表隊喜獲女子團體第三名,男子團體甲組第四名。
  ●2002年3月,在江蘇省中學語文教師論文評比中,周兵老師獲一等獎。
  ●2002年3月,在揚州市2001年英語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潘文新、李志勇老師獲二等獎。
  ●2002年3月,在2001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張云同學獲二等獎,王曉斌等3位同學獲三等獎。
  ●2002年4月,在北京當代東方書畫藝術(shù)交流中心和東方書畫協(xié)會主辦的“世紀精英”中國書畫大賽中,張金老師榮獲成人組金獎。
  ●2002年4月,在2001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決賽中,張云、吳岳同學獲一等獎,楊從璽等四人獲二、三等獎。
  ●2002年6月,在江蘇省教育廳舉辦的第七屆“五四杯”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競賽中,寶中共有11位教師獲獎?傂iL盧志文、總校長助理袁衛(wèi)星和趙華老師均獲一等獎。集團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

淮安外國語學校

  ●2001年8月下旬,學校獲央視《異想天開》欄目四項大獎。
  ●2001年在江蘇省中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學校7人獲大市一等獎,其中張寧生、吳壽健等4人獲省二等獎。
  ●在第15屆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競賽中,學校有4名同學獲一等獎。
  ●在第三屆江蘇省青少年奧林匹克計算機競賽中,學校有16名同學獲獎。其中朱曉敏同學獲初中組一等獎,黃成軒、洪雪瑩獲二等獎,獲獎檔次及人數(shù)在淮安市名列第一。
  ●2002年1月,學校順利通過“江蘇省電化教育實驗學校”的驗收。
  ●2002年1月,在江蘇省第16屆初中數(shù)學競賽中,學校囊括楚州區(qū)初三組前10名。
  ●2002年3月,在2001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卞婧等四位同學榮獲全國一等獎。
  ●2002年4月,在第十六屆江蘇省初中數(shù)學競賽中,錢立海等4位同學囊括淮安市賽區(qū)前4名。
  ●2002年6月,在淮安市首屆初中主要學科中考征題競賽中,學校11位老師獲一等獎。
  ●2002年6,月,在“語文報杯”作文大賽中,學校18位同學獲國家級獎項,近80人獲省獎項,其中陳丹、姜曉艷同學分獲初一組國家級一等獎。

寶應實驗初級中學

  ●2002年4月,在第十三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qū))艾蘭得杯“金鑰匙”科技競賽中被評為“先進學校”
  ●2002年2月被評為縣文明單位
  ●2001年11月在首屆江蘇省綠色學校學生繪畫、書法、攝影作品匯展中獲“綠色學校”稱號
  ●在慶祝建團80周年大合唱比賽中獲優(yōu)秀表演獎、現(xiàn)場組織獎;
  ●2002年4月被確定為揚州市教科研基地
  ●被評為“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shè)規(guī)劃實施基地”
  ●陳萬清同志獲第十三屆“國際科學與平周”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qū))艾蘭得杯“金鑰匙”科技競賽“先進個人”
  ●在省、市中學語文教師論文評比中:沈壽鴻獲省二等獎,李驚梅獲省三等獎; 陳萬清獲市一等獎,沈宗銀獲市二等獎,沈宗銀、袁愛國獲市三等獎
  ●在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許國泰獲市二等獎,蔣衛(wèi)東獲市三等獎
  ●在縣新世紀園丁教育教學論文大賽中,許國泰、陳萬清獲縣一等獎,李驚梅、袁愛國獲縣二等獎
  ●在“五•四杯”論文大賽中沈壽鴻獲省二等獎,陳連林、戚成林、萬朝清、陳啟文獲省三等獎
  ●在省優(yōu)秀教育論文大賽中,陳連林《與流行共舞》獲二等獎
  ●在揚州市第四屆少兒藝術(shù)節(jié)比賽中,萬洪剛老師獲優(yōu)秀輔導獎
  ●在全國第十二屆物理知識競賽中,沈龍平、左元春兩位老師獲物理競賽“優(yōu)秀指導老師”稱號
  ●陳連林獲“揚州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2002年4月,在第十三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qū))艾蘭得杯“金鑰匙”科技競賽中:
    黃彥、衡飛兩名同學獲個人一等獎
    梁杰、周琨兩名同學獲個人二等獎
    趙字棟、馬超兩名同學獲個人三等獎
    衡飛同學獲科普征文二等獎
    梁杰、黃彥、趙宇棟等三名同學獲科普征文三等獎
  ●2001年12月,全國“新圃杯”語文閱讀競賽中:
    梁驥同學獲全國一等獎
    孫潔等七名同學獲全國二等獎
    李松等十四名同學獲全國三等獎
    賈璞、盧可二同學獲市一等獎
    仲相宜等六同學獲市二等獎
    趙聽等四同學獲市三等獎
  ●在第16屆省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中
    楊陽等44名同學獲初一年級省一等獎
    成鳴宇等17名同學獲初一年級省二等獎
    李松等27名同學獲初二年級省一等獎
    仲磊等9名同學獲初二年級省二等獎
  ●在全縣中小學生書法、繪畫競賽中
    陳琦、戴岑、仲相宜獲書法一等獎
    徐婕、郭揚、蔡婧獲書法二等獎
    周臂、趙葉子獲書法三等獎
    肖楚楚獲繪畫三等獎
  ●在縣中小學優(yōu)秀學生評選中
    戴慶洋同學獲自強不息好少年稱號
    童亮、楊雋、朱楓、衡飛、郭權(quán)被評為縣三好生
    馬曉林被評為縣優(yōu)秀學生干部
    初一(3)班被評為先進學生集體
  ●“中國移動杯”全縣青少年傳統(tǒng)美德故事述評競賽中張薇等4人獲三等獎
  ●在揚州市第四屆少兒藝術(shù)節(jié)比賽中,魏舒陽的手工制作,郝敏的書法獲一等獎,徐厚文的攝影獲二等獎,張一弛的攝影,魏舒陽、戴岑的書法,黃麗媛的繪畫獲三等獎,張艷、郭超、仲相宜獲入選獎
  ●在江蘇省數(shù)學奧林匹克夏令營活動中,李松同學獲一等獎,茆健、劉禹兩位同學榮獲二等獎

寶應實驗小學

  ●少先隊省紅旗大隊
  ●體育組縣學校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圍棋省運會!少兒圍棋賽少年乙組冠軍,男子乙組亞軍
  ●足球向省舜天俱樂部輸送6名運動員  
  ●田徑隊縣田徑運動會亞軍
  ●校合唱隊市第三屆少兒藝術(shù)節(jié)合唱比賽二等獎
  ●六年級
  省奧數(shù)一等獎:盧濤
  省奧數(shù)二等獎:朱雪飛等4人
  省奧數(shù)三等獎:許晶晶等8人
  縣奧數(shù)~等獎:李萌等4人
  縣奧數(shù)二、三等獎:12人
  ●五年級
  省奧數(shù)二等獎:許詠
  縣奧數(shù)一等獎:成艷、孫云峰
  縣奧數(shù)二等獎:仲騫等5入
  縣奧數(shù)三等獎:仲飛等6人
  ●省小學生書法競賽二等獎:許驊
  ●縣中小學生書畫競賽一等獎:沈雅雯   三等獎:吳家驥、薛鵬蕾
  ●第四屆“綠色國際少年兒童美術(shù)書法攝影大賽”
  繪畫金獎:苗澤林、李雅雯
  書法金獎:鄭海波、徐杰銀、銅獎各8名
  ●縣小學生繪畫比賽一等獎:薛鵬蕾、沈雅雯  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
  ●全國小學生作文競賽金獎:林金王歷
  ●縣六年級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左婧媛、劉信姝  二等獎:劉炎、沈鵬、王久洲
  ●省優(yōu)秀少先隊員、縣學習標兵:李萌
  ●市三好生:許詠
  ●縣三好生:生青青
  ●縣田徑運動會獲第二、三名:生青青、孫媛媛、張婷婷
  ●楊大華老師等4人獲縣體育教案評比一、二、三等獎。
  ●楊宏權(quán)等4人獲縣論文評比一、二等獎。
  ●王建中等5人獲市級論文評比一、二、三等獎。
  ●陳蘭蕙等17人獲省級論文評比一、二、三等獎。
  ●盧謙等9人獲國家級論文評比一、二、三等獎。
  ●周信東等10人在市級以上報刊發(fā)表論文。
  ●房文婷等17人輔導學生獲縣、市、省、國一、二、三等獎多次。
  ●李吉銀等10人在縣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縣優(yōu)秀課評比、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獎。
  ●孔繁明等3人在首屆江蘇省綠色學校學生繪畫書法攝影作品匯展中獲“綠色園丁獎”。
  ●常婧等2人在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繪畫書法比賽中獲書法、美術(shù)類指導老師一等獎。


上一篇:鸞夢園(第九期三版)
下一篇:在未來未來之前(第十一期三版)

版權(quán)所有 翔宇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