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思緒飄在深秋
(第六十一期)
一夜秋雨,黃葉滿地;一場秋風(fēng),菊花爭艷。秋是蕭瑟的,秋也是爽朗的。落紅化泥的無私,候鳥遷徙的忙碌,菊花綻放的從容,都是秋天動人的故事。在細膩的筆觸中,留下秋的深深痕跡……
【秋景】
秋雨
監(jiān)利總校新校區(qū)07級2班 姜貝妮
有一種雨,它只下在秋天。在炙熱的夏與寒冷的冬之間,在極度絢爛轉(zhuǎn)入極度沉靜的時候,帶著一種仿佛走錯了路的慌亂,踟躕著。何去何從?迷途的雨下在心靈的天空。
夏天的熱逝去,冬日的寂靜在不遠的前方等著。我走在秋天的林蔭道上,風(fēng)從樹葉中穿過,“沙沙”地唱起了歌,但是我沒有聽見。我在進行著一種無目的的思索:未來的路。該怎樣走才好?
烏云從四面八方匯集,仿佛帶來了四方的消息,我的腦子一片混亂;光線逐漸變暗,直到消失。仿佛靈感的源泉憑空不見了,思維的大地上出現(xiàn)了旱災(zāi);樹葉落下了又被刮起,過去的事情仿佛又重新出現(xiàn),繼續(xù)擾亂了我的思考;涼涼的寒意蔓延全身,陰冷的黑暗慢慢侵蝕了我。
空蕩的思緒隨風(fēng)無方向地游走,不斷的碰壁,不斷的轉(zhuǎn)角……我焦急地在尋找著什么。像一只失去了觸角的螞蟻。這時——
一滴水珠落在池子里,隨后是兩滴,三滴……無數(shù)漣漪蕩漾著,在水面綻開很多花,原來秋天也有絢麗。我不禁抬起了頭,明明正下著雨,可我分明看到了陽光。
雨點從黑暗的空中冒出來,在風(fēng)的懷抱中,飄飄搖搖來到人間,把樹葉當(dāng)作滑梯,輕巧地跳動著,直到成為一條晶瑩的拋物線。地上積起了水,映照出亮晶晶的水光。這些雨珠無悔的落下,演奏出一曲迷夢空靈的歌謠,滴滴都是音符,在心湖上跳舞,不斷折射出的水光烘托了舞臺氣氛,好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
頑皮的雨點沖破了阻礙,靈感的源泉再次迸出;清爽的風(fēng)吹開了心底的陰霾,思緒愈加清晰,視野更加開闊;圣潔的水光照耀下,送來了一個清新的天空,這就是秋雨后的天空!
秋天里的雨,是一個魔術(shù)師,它能把死寂的湖水變得生機勃勃,它能把黑暗中的路人引向光明的大道;秋天里的雨是一個織夢者,它能驅(qū)走那些擾人清夢的事情,它能為你編織一個水晶般透明的夢想!
秋之美
寶應(yīng)實驗初中07級12班 陳凡靖
漫步在林蔭小路上,數(shù)著腳下的青磚。
一片秋葉落到了腳下,已是秋天,仰望蒼穹,透出了秋天特有的藍,淡淡的,恬靜的那一種,萬里無云,更顯得天空的曠遠。難怪雨果說:“比天地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空曠的是天空”呢!秋天的天空又是格外明凈,讓人感到似乎心也開闊了。偶爾聽到一聲雁鳴,飛掠過一排雁陣,襯得天空幽深而幽遠。真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繼續(xù)向前,一排排菊花更是惹眼,在一片金黃的秋天中,竟也能找到如此繽紛的色彩。瞧,它們隨著颯颯秋風(fēng),扭動著腰肢,墨綠色的葉子托出花兒的嬌艷,仿佛在證明秋天柔情一面?蛇@種柔,也透著冰一樣的傲骨,這正是菊花不同于其它花的一種風(fēng)韻,骨子里傲視寒冷,真是應(yīng)了陶淵明的一句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秋的肅穆、博大、成熟是公認的,可是秋還藏著它熱情的一面。
這里,楓葉是秋的寵兒,紅,卻紅得不俗,不似火那般熾熱,熱情中透出了冷靜,這無以名狀的色彩,足以令最偉大的畫家不敢著筆落色,大自然是敢于用色的!
一路走來,深深體會到秋天的博大,它包容了落葉的悲涼,天空的明凈,花朵的嬌艷,楓樹的熱情,集萬種風(fēng)情于一身的秋——美得不俗!
秋天的樹葉
寶應(yīng)實驗小學(xué)02級2班 陳楷欣
秋天,是樹葉的海洋,是樹葉的天堂;▓@里、小路邊、大樹下、房屋旁……到處都是秋天的樹葉。
秋天的樹葉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有火紅火紅的楓葉,金黃金黃的銀杏葉,四季常青的冬青葉……其中最有“人氣”的小霸王——楓葉,是我最喜愛的樹葉之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筆下的楓葉。深秋的楓葉比二月的花朵兒還要紅艷,那火紅火紅的顏色就像是奧運火炬上的熊熊火焰,象征著奧運的精神!
還有那銀杏樹葉,近看像一把精致的小扇,遠看又似一把小巧的掃帚。梧桐樹葉也很美,秋風(fēng)吹過,梧桐葉像飛落凡間的小精靈,似蝴蝶在翩翩起舞,如小鳥在展翅飛翔,又似一把把扇子飄然而降。啊,多美!
……我看著看著入了迷,竟即興做成了一首小詩:走在秋天里,坐在大樹下,一陣風(fēng)兒吹來,葉兒隨風(fēng)落下;拾起一片樹葉兒,夾在書本里,要做紀念留下。
聽!那風(fēng)兒把冬青樹搖得“沙沙”的響;瞧!那樹葉兒多姿多彩,那風(fēng)兒帶來了秋天的氣息,把一片片秋之葉卷地飛起;飛向大海,飛向高原,飛進我們的心里!
秋天的使者,秋天的信使——樹葉,我們喜歡你!
【秋思】
秋日斷想
監(jiān)利總校新校區(qū)07級1班 黃賜
時間如青煙,從眼前飄過,時間如流水,從指尖劃過。當(dāng)我從書卷中抬起頭,才發(fā)現(xiàn)已是深秋?!抓住那秋的碎片。我起身走出教室。
教室外的寒風(fēng)吼叫著,它如一把把利劍,穿過我的衣服,刺著我的身體。秋風(fēng)以它獨特的氣勢怒吼著,抗爭著,如一位吶喊的巨人。這時我想起了偉人——魯迅。如果說梁實秋如春風(fēng),恬淡閑適;徐志摩如夏風(fēng),熱烈動人,那么魯迅就是秋風(fēng)。他在近乎殘忍地剖析外部世界的同時,也以殘酷的手段剖析著自己的心靈。他以自己獨特的音調(diào)怒斥著黑暗,歌唱著光明。如果魯迅不是秋風(fēng),如果他只給我們留下一些吟風(fēng)弄月的文字,只留下悠然的人文趣味,那么那個黑暗的年代,在我們眼中不過是一具時間的骸骨罷了。
伴著悲凄的秋風(fēng),我的心更加沉重了。在路邊,一朵白色的花在寒風(fēng)中搖動。我的心不由地一震,思緒飛散開來。正是戰(zhàn)亂的年代,李清照這位偉大的詞人誕生了。她既是不幸,又是幸運的。上天賜予她一顆冰清玉潔的心,讓她以美麗的心境去看待世界。
她是花,卻開錯了顏色,選錯了季節(jié),最后只剩下苦澀。無論是“人比黃花瘦”,還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都是一種美的感嘆,卻又是如此婉約。是的,李清照就是這朵小花,縱然遭受打擊,縱然一生坎坷,她也要去綻放。
想到這里,心兒不禁激跳起來。此時一片片枯蝶般的落葉進入了我的視野,一陣風(fēng)過,又是幾片落葉坦然地撲向大地。是什么讓落葉如此坦然?是什么讓落葉如此義無返顧,也許只有屈原能做出最好的解釋。一生坎坷的屈原也如這落葉一般,撲向這河流的懷抱。屈原為了心中的理想而奮不顧身,“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只有這樣奮不顧身才能讓人們覺醒,只有這樣,你才能永遠活在人們心中。雖然說你如落葉,但你不會被人忘卻,更不會在歷史上只一筆而被輕輕帶過。
寒冷的秋風(fēng)打斷了我的思緒,看著眼前的秋景和來往的人們,我想:人們的那些精神會隨季節(jié),一直走向永恒。
又是秋風(fēng)起……
監(jiān)利總校一中校區(qū)05級8班 肖玉雪
留不住郁郁蒼蒼,只因那陣黃風(fēng)襲來……
挽不住萬紫千紅,只因那陣秋風(fēng)吹過……
花開花落,云卷云舒。眼前,那久違的秋肆意揮灑著她的舞姿,好個秋意盎然,是金光閃閃的稻田中掠過的歡歌笑語,是香飄萬里的果園中溢出的喜氣洋洋。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農(nóng)民們臉上的微笑是淘氣的精靈,吻遍了人們的面頰。還等不及聽一聲親切的問候,她輕盈的身影已懸在遠方,把秋的故事也帶去了。
太陽聽了她的故事,笑紅了臉龐,天地一片柔和。湖邊那幾株飄逸的柳,搖搖擺擺,撒給大地一季的思念。南歸的燕子成群結(jié)隊飛向它們的天堂,猛然間,只留下空靈的回響,一切的一切,只因那秋風(fēng)又起……
“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闊江天萬里霜。”說到秋,心里就已躍出“霜”的影子。一片片雪白的霜,是秋的饋贈,是對辛勞的人們的贊美!春耕播種,夏日勞作,秋則是個豐收的日子。你種下的是稻谷,秋天必將送給你粒粒金黃;你播下的是棉花,秋天則會為你奉上絲絲潔白;如果你什么也不種,秋天只會留給你荒蕪。秋是公平的,她不會讓懶惰有坐享其成的機會,也不會讓勤勞付出無回報。
秋吹紅了楓葉,楓葉又將那份熱情獻給了云朵,一片一片,紅彤彤的,仿佛是劃向天際的船兒,要將秋的故事也帶給天堂的神靈。
秋——一首和諧的詩
淮安曙光雙語學(xué)校07級8班 李樂園
在人們的眼里,秋凄楚悲涼,因為杜甫曾在這個時節(jié)寫下“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牧在這個時節(jié)寫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李清照在這個時節(jié)寫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如今,終于明白秋的美麗在于一份清澈,一份純凈。透過楓葉,我看見了一片熱烈與深沉;透過秋田,我看見了驚喜與豐收,秋波一次次撫過田野,留下金浪在心中激起陣陣漣漪,久久不能平息……
如火的夏天提著長裙飄然而去,靜美的秋天挽著面紗緩緩走來,帶來了清,帶來了純,帶來了一個女孩的心。
校園中,松柏們迎著颯颯的秋風(fēng),更加蒼翠,看紅葉掩在松樹后,不正是“小楓一夜偷天河,卻是孤松掩醉容”嗎?一片片銀杏葉片泛著金邊,那棵高大的“法國梧桐”經(jīng)過秋雨的洗禮后,葉兒飄落,一片一片在空中劃出了一個漂亮的弧,于是,把最后的生命鋪向大地。
于是秋又多了一份顧盼,又多了一份守候。
秋絮
寶應(yīng)中學(xué)06級3班 劉圣
有意無意似地,帶著幾分徘徊,幾分依戀,落葉一閃,像金色的音符,在時光的湖波上點醒了秋的樂章。
站在街頭,站在岸旁,依然是一株英姿軒昂的樹,落葉是他們滴落的淚,仿佛在感傷如雁翅般遠航的日子,好似在蕩漾一片片屬于他們的天空,剪輯那一脈脈多情的斜陽。
落葉如雨,獨倚蒼茫,站在秋風(fēng)里,聽秋,秋聲似潮。風(fēng)伴著秋,秋隨著風(fēng),吹枯了綠樹,染黃了青山,搖瘦了草原,揉皺了沙瀚……
但秋未必蕭瑟,天未老、地未老、我們未老。
我愛秋天,因為秋天沒有淫雨,沒有蚊蟲,沒有朔風(fēng),沒有半遮半掩的朦朧,沒有不切實際的夢幻,沒有毫無節(jié)制的狂熱,沒有城府深沉的世俗。
我愛秋天,因為秋天有“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清麗,有“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悠揚,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曠達,有“采菊東籬下”的灑脫。
秋天是讀書的季節(jié),消失了春天的懶散,夏天的炎熱,冬天的冷峻。秋窗下,好一個寧靜的小天地。瀟瀟雨聲,瑯瑯書聲,伴你良宵與黃昏,你可駕云馳騁,你可品茗深思。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冬的儲藏、春的播種、夏的耕耘,終于迎來了金色的收獲,多少坎坷,多少躊躇,多少不堪回首的回憶,多少驚心動魄的拼搏,構(gòu)成眼前美景,幾多歡矣。
秋天是浪漫的,大雁南飛,勾起你的秋思萬千,登高極目,一吐你胸中塊壘,蟬鳴黃葉長亭酒,鯨魚桂香瀉秋雨,西風(fēng)半夜,螢聲入夢。
秋天是現(xiàn)實的,看秋菊傲立斗霜,望江寥獨綻江畔,她無需雕琢,決不會迎合世俗的爭寵,而對肅殺的秋色,敞開秋空曠達的胸懷,容納萬物的飄零,展示她不屈不撓的個性,以及光明磊落的品行。
我的裊裊秋思,乘坐一片片落葉,馭一帖夢想,飛翔,飛向我的天空,我的云海,我的曠野,我的群山。
【秋緒】
秋的考驗
淮安外國語學(xué)校 張誠
我愛秋,沒有理由。
我愛在秋風(fēng)中吶喊,在秋風(fēng)中奔跑,體驗秋帶給我的寧靜與豪邁。
窗外的那些常綠植物絲毫不受秋的影響,依然每天懶懶地灑下稀稀疏疏的斑駁,在地上投下引人遐思的圖案。唯有在看到那葉上附著的水珠和遠處朦朧縹緲的霧氣時,我才意識到:真的是秋天了,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
秋天的稻田一片金黃,一陣風(fēng)吹過,飽滿的稻穗如金色的波浪在田野里翻涌。我不得不佩服造詞人的聰明才智——稻浪,僅僅兩個字,就傳達了那無窮的神韻。
稻是謙虛的。達•芬奇說過:“空心的稻穗高傲地舉頭向天,而充實的稻穗則低頭向著大地,向著它的母親。”齊腰的稻子用它那完美無暇的弧度充分展示了它的謙虛。它一年的積蓄都被這秋風(fēng)喚醒,將所有的財富都奉獻了出來,卻依然自謙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傲,如此捏拿得當(dāng)?shù)姆酱缯俏覀兯鄙俚模皇菃幔?br />
各地方的秋是不同的。正如我喜歡鄉(xiāng)野的秋而不喜歡湖邊的秋。
湖邊泛黃的野草雜亂地倒著,也許秋風(fēng)對它們的摧殘?zhí)亓税桑∵@般柔嫩的草是經(jīng)不起秋的考驗的。那高大的蘆葦也是如此,不過,不是因為柔嫩。
綠了一夏的蘆葦已經(jīng)徹底地被秋風(fēng)刮成了枯黃,那樣干燥的黃在我看來是一種象征,一種生命的盡頭的象征。可它卻依然高昂著頭。我悄悄走上前,只用手輕輕一折,“嚓”的一聲,蘆葦就應(yīng)聲而斷,然后我的指尖就隱約感到了一絲疼痛,我低頭一看,原來是一根刺插進了我的指尖,我撇了一下嘴角,輕輕地就將它拔了出來,而被扎處看上去卻絲毫沒有異樣。它連最后的一絲驕傲也因這根柔軟的刺而丟失得一干二凈。可它畢竟也在夏天驕傲了一季,難道幾股秋風(fēng)就能將它吹成這樣嗎?是因為它很脆弱嗎?我看不然。
同樣是黃色,只是一個是金黃,一個是枯黃,這就是稻穗和蘆葦面對相同的秋風(fēng)而帶給人們不同的姿態(tài)。
那秋風(fēng)吹到了稻田里,吹黃了稻穗,稻穗選擇了成熟;那秋風(fēng)吹到了湖邊,吹黃了蘆葦,蘆葦卻選擇了安靜地走向死亡。
我驚詫于造物主的神奇,竟造出了如此截然不同的植物,當(dāng)然,也造出了類似于這些植物的人。
那些選擇了在“秋風(fēng)”中奉獻的人,選擇了做“稻穗”,他們是偉大的,他們沒有在那看上去也許很可怕的秋面前低頭膽怯,而是積極地迎接,他們經(jīng)受住了秋風(fēng)嚴峻的考驗;可是那些選擇了做“蘆葦”的人呢?他們又做了什么呢?也許只是在蕭瑟的秋風(fēng)中等待著“死亡”罷!
如今的我們都在秋季,都吹著秋風(fēng),不知,我們能否經(jīng)得住秋風(fēng)的考驗?zāi)兀?nbsp;
這個秋天不悲傷
寶應(yīng)實驗初中05級8班 苗泉昕
漫步于校園之中,那幾棵銀杏樹的葉子都變成了鮮艷的黃色,在旁邊那幾棵常青樹的襯托下,卻顯得那樣與眾不同,仿佛是一位智慧的女神林立在眾人之間,受萬人推崇、仰慕。秋風(fēng)吹過,其它的樹不禁瑟瑟發(fā)抖,而那棵“智慧女神”卻在這時釋放了許多“小精靈”,讓它們乘上風(fēng)的帆船,駛向遠方。我心中頓生一絲快感,多想變成一片片黃色的樹葉,飛向遠方,飛向我夢中的殿堂。我想,此時那一片片黃葉也和我想的一樣,心里十分暢快吧。
但它們的這種暢快往往被人們說成了悲傷,與母體生離死別的悲傷,獨自流浪的悲傷,甚至是生命殆盡的悲傷,而我卻絲毫察覺不到這種種的悲傷?,那黃葉正在空中優(yōu)雅地跳著舞,舞步歡快而自然。時而倫巴,時而華爾滋;時而拉丁,時而芭蕾,它們不正在訴說著心中的暢快嗎?黃葉似乎已經(jīng)習(xí)慣了自己最終落下歸根的宿命。因此在生命倒計時之時,它們不會悲傷而是舞得酣暢淋漓,此時正是生命的高潮。
我想到了自己。一直懼怕初三,而真的站在初三的舞臺上,我卻也就習(xí)慣了,反而覺得生活更充實。與黃葉相比,我正處于青春年華,何不趁這時好好的奮斗,拼搏一番呢?
風(fēng)中,那抹鮮艷的黃色仍在沖擊著我的視覺,我想大聲說:“這個秋天不悲傷!”
秋水無痕
淮安外國語學(xué)校07級16班 吳卉
一夜秋雨,花瓣凋零,滿地殘葉。不知不覺中,已然深秋了。
“生如夏花般絢爛,死若秋葉般靜美。”當(dāng)葉子開始從樹上悄然飄落,那一季夏的繁華便開始從記憶中淪為過去。那綻放在原野上的成片的野花,那么絢爛,卻終究要在秋的降臨下黯然退去,秋葉,在寂靜中滑落,落入泥土,悄寂無聲地被泥土慢慢埋沒。秋,那么無情的喧奪了一切生的權(quán)利,殘殺著曾經(jīng)的美好,曾經(jīng)的幸福。
我曾想過,秋,擁有什么呢?是抹殺一切生靈的殘酷?是瑟瑟秋風(fēng)中的寂寞?還是……?當(dāng)我踏出家門,瞪大雙眼仔細尋找時,卻驚訝的發(fā)現(xiàn)了落紅化泥的無私,那落葉歸根的欣慰,那候鳥遷徙的匆忙,那菊花綻放的從容……秋啊,你曾經(jīng)那么輝煌的燦爛過,也終將寂寂的凋落,你流下了什么?哦,太多太多!是菊,是葉,是風(fēng),是云……一切的一切,都有你的痕跡。你將寂寞帶于我,讓我沉思,讓我悵然……
在這清靜的深秋,我孤單的徘徊在十字街口,回想起往日的歡笑,那么自由,那么無拘無束,沒有悲哀,坦坦蕩蕩,和一幫朋友嬉笑。那時的我,簡單而又快樂。而現(xiàn)在——只是因為告別了童年,來到了這個熱鬧而有些嘈雜的地方,卻一直都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生活單調(diào)而乏味。寂寞時的敏感會帶來一觸即發(fā)的淚水,攜著枯澀與失落。
寫在深秋——別樣的思緒。追述著我的花樣年華,我的沉思,我的徜徉……
(指導(dǎo)老師:張佩亮)
【秋韻】
秋之韻
監(jiān)利總校新校區(qū)07級11班 陳濤
我一直認為,秋是個奇妙的季節(jié),有它獨特的韻致。
天行有常,年年秋季如約而至,人生之秋也同樣不可避免到來,既然如此,我們就應(yīng)坦然地面對人生之秋,坦然面對這個季節(jié)里的痛苦。
我愿意笑對秋天,古往今來,老木、寒云、歸鴉、衰葉,這就是無數(shù)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天。真所謂:“悲哉,秋之為氣兮!”秋有它獨特的景物,若只盯著那個蕭瑟凄涼的一面,這個季節(jié)里的痛苦便會被自己放大。 我不回避痛苦,但秋天還有明凈高爽的藍天,淺淡悠閑的白云;秋天還有蘆花飛白,楓林染赤的景致;秋天還有前人“我言秋日勝春朝”的高致……笑對秋天,才能不去刻意地放大痛苦,才會用詩情與智慧將秋之景涂成深沉激動的美麗畫卷。
我愿意在秋天有所作為。僅盯一已之痛,痛苦自然會被自己放大。想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看看那“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作為……不要將眼光局限在個人的哀痛上,去拓展視野,放寬胸懷,你會感到處在這個季節(jié)的神圣。
我愿意靜觀秋天。我相信,無論處于生命何季,都應(yīng)保持一顆冷靜之心。放浪形骸,自甘沉淪會放大痛苦,把自身湮沒于這個季節(jié)的痛苦之中。堅守沉靜之心。利用這個季節(jié)獨有的靜謐,不墜青云之志,不移白首之心,從事人生的反思與總結(jié),豈不快哉!任清風(fēng)明月,松弛一下困擾的神經(jīng);讓淡云清流,滌蕩一下污染的心靈。靜觀秋天,才會不把自己湮沒于痛苦之中,才會為人生的下一段歷程充分醞釀。
處于人生之秋,若一味地放大痛苦,只會成為那隨風(fēng)飄落的秋葉,若勇敢地笑對秋天,沉著地靜觀秋天,積極勇敢地勇于作為,你會成為枝頭霜后的紅果。
有位作家說過,秋天是有成績的人生,絢爛多彩,似朦朧而實清明,充滿大徹大悟的味道。我想,這就是秋之韻。
(指導(dǎo)教師:匡仁志)
秋的暢想
寶應(yīng)中學(xué)06級9班 曹艷麗
秋天是復(fù)雜的。在得意者眼中,“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是秋的意象;在失意者眼中,只能是“天涼好個秋,遍地哀愁”的感嘆。秋,沒有定性,給人遐思,給人聯(lián)想,給人回憶,又憑乎一顆心對于人世的感悟,而我的心在這秋的背景中緩緩墮落,化成淚,化成霧氣,升騰,升騰……
金黃的秋色帶來了收獲,亦帶來了死亡和衰敗,殘荷孤零零地倚靠在干裂的池沿上,滿湖也只這一支支撐到現(xiàn)在而沒有沉入湖底去尋求來生的期盼,她是堅強的,苦澀中有著堅定的留守,不知她為了什么違背自然規(guī)律,難道只為了像菊一般綻放?如果是這樣,那么她注定要沒落在以后的凜風(fēng)嚴寒中,因為荷不屬于蕭瑟的秋,它只屬于夏,狂放而熱烈的夏。秋與夏不同,它們就像是兩條線,即使有交集也只是瞬間的重合。秋較之夏,感情豐富,有些多愁善感,甚至有些無病呻吟,但那恰是一種寄托,一種情感的存在與積淀。
沒有秋天,就不會有狂風(fēng)飄雪的冬夜,若冬緊隨夏而至,人受不了,自然界也受不了,萬物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去適應(yīng)新生,急功近利只能事倍功半。我們只有在蛻變中成長才會更深刻地體悟生命所教授我們的東西,瞬間的轉(zhuǎn)換只會迷離了人的眼,將人帶入虛幻之境。
有人不喜歡秋,不喜歡疏雨滴梧桐,漏斷人初靜,不喜歡窗臺上總有翻飛的枯葉,大雁的南飛,仿佛世界離他而去,都疏遠了他。于是他開始徘徊,游蕩,甚至渾渾噩噩地度過嚴冬,但當(dāng)春天的第一米陽光照射進他的瞳孔,燕子又來筑巢時,他會明白秋天的離去只為春天的到來。他笑了,而在來年的秋天安靜等待下一個春天。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我就像那個少年,在初起時感嘆,在迷惘時迷惘,在成熟時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