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下的淺吟
冬日的暮色最為突兀,灰黃的天底下,驟然便是一團漆黑。然則,于這瞬息之間,心肝亦能百轉千回,在那淡淡滋味中咀嚼著溫柔與哀傷。
【情依舊】
故鄉(xiāng)味
監(jiān)利中學16級1班 湖心
對于每一個遠離城市的故鄉(xiāng)和遠離故鄉(xiāng)的人,故鄉(xiāng)是有味道的。
生于斯長于斯的人是嗅不出這細細的味道的,只有遠鄉(xiāng)的游子可聞見。做孩子的舊日子里,?梢钥匆娺h鄉(xiāng)歸來的游子,剛下車便熱淚盈眶。而今做了幾年羈旅客,明了,是故鄉(xiāng)的味道蕩出未見的鄉(xiāng)愁啊。
“你從土里來,你還要歸到土里去。”《圣經(jīng)》里如是說。剛做了游子的人回鄉(xiāng),返鄉(xiāng)的那一瞬,“去年天氣舊亭臺”,陡覺辛酸一涌而上了。
好幾次從都市回歸鄉(xiāng)間,子時過縣城的時候渾然不知,可快到凌晨一兩點時,黑車司機也行至了朱河一帶的泥濘小路上,這時打開窗,那夜風里雜然的味道叫人眼淚都可以掉下來了。鄉(xiāng)村里受驚的狗吠,貓頭鷹咕咕似的叫聲,蒸籠里面食散發(fā)出甜甜的味道,老農(nóng)們燃完的秸稈后的草木味氤氳在空氣里。無怪乎木心先生當年寫詩散文,老是要引上“咖啡館的香味擠出來贈與路人”。
故鄉(xiāng)不曾怨我離去,卻在我歸鄉(xiāng)時引出故鄉(xiāng)味,那故鄉(xiāng)味比鄉(xiāng)愁更惹人愁了,好像所有的人事全化作了將歇未歇的味。車輪再碌地轉著,我離故地更近了!有泥濘的時候,車輪軋過淺淺的坑洼,泥漿四迸,引出最是親切的泥土味。青草挨著田陌里不知名的花齊開,露水密密疏疏的點綴著,我不曾見過這場面,可離鄉(xiāng)太久的鼻子卻代我嗅見了!
農(nóng)忙完了時歸鄉(xiāng),那是一輪明月映上空蕩的大地,老農(nóng)們在月光下焚燃秸稈,草木特有的味道卻是故鄉(xiāng)舊景罷了!不歇的蟬鳴夾著蛙聲,雖是不同于這嗅感,但也是要括入這不敢舍棄的故鄉(xiāng)味呵!
到現(xiàn)在仍是要強的少年,在這夢囈似的故鄉(xiāng)味里不曾落過淚。便是眼圈紅了,也強硬擦干,不肯有殤。倒是多少年以后,讓我離了故鄉(xiāng),再嗅一嗅,這最是撩人的故鄉(xiāng)味,一定引出“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的痛感吧。
子夜狂想
監(jiān)利中學16級1班 湖心
我是夜, 是月色, 是輾轉難眠的少年,也是這子夜鐘聲的聆聽者。
常常在夜里睡不著,常常想著詩和遠方的田野,常常在此時獨看風景。
我喜歡看午夜的風景,一個人爬上窗沿?凑麄世界,最后一盞燈在我的眺望里緩緩閉上,留下了一片漆黑,看向月光罷,那正是此時獨屬于我一個人的風景。
一個朋友說,他討厭自己的偶像被別人所喜歡,他覺得有他一個人喜歡就夠了,別人喜歡了他也就沒那么喜歡了。
何嘗不是?
城市里,最好看的不是五A級景區(qū),而是只屬于自己的一片孤寂的夜。因為那個夜里只有你一個人,一個人看白天,從熙熙攘攘的街道到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各式各樣?此麄冏哌^你來時的路,看攢動的人頭越來越少,直到日落西川,再也沒有萬丈光芒。每一盞燈緩緩亮起,在燈光下,人海變成了人流,又從人流變成三兩朋友,漸漸的只剩下一個被路燈拉的長長的影子穿過寂靜。有時會有一束車燈照亮臨街的窗沿,總有那么幾個小時是寂靜的,你只看得見飛蛾,在燈光下?lián)淅庵岚,飛飏,飛飏,它追求著無盡的光與熱,一直到晨跑的人們緩緩而過,一直到太陽從它的新方向升起。一起又再次開始,一切又再次消失。
這是一個人的子夜,從最后一盞燈到第一盞燈明,從一個人再到很多人,這樣的美好是一個過程,一個發(fā)現(xiàn)自己,品味孤獨的過程。
我們孤獨地活在這世上,至少在沒有遇見另一個自己前,我們是孤獨的,在這之前,先愛上自己,為自己寫詩,為自己著裝,為自己看一次夜色,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孤獨時代。
秋韻
監(jiān)利中學16級20班 吳琪
我常常慶幸自己生在南方,能感受每一年中四季的更替,品味每一季的獨特韻味。
我迷戀春的盎然生機,我沉醉夏的蟬聲連綿,我傾心冬的銀裝素裹,卻情有獨衷于秋詩意般的溫柔與淡淡的哀傷。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當風卷著蕭瑟的涼意拂過校園,帶走那最后一席燥熱與沉悶,我踏著滿地金葉,也終于察覺到秋縹緲的聲息早已環(huán)繞在我身旁。
秋時情意以楓葉為最烈,曾有幸親眼目睹了米亞羅那令人驚艷的連綿楓山,滿眼似火的紅艷在風中鋪出萬里漫山流丹,魂落大地又似悵然。正所謂相思回味誰更美,晚霞紅葉激情酣。紅楓倚晚霞,點燃了半邊天。秋時情意以菊花為最濃,菊作為與世無爭,秋芳后凋的君子形象,從不惹人注目地高掛枝頭,它只尋找貧瘠的山野,在那里為蕭瑟的秋意添一縷溫柔。它安然而靜謐,清香又彌久,或隨卷簾西風而遍地遺香,或傲然怒放于凄寒景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濃濃秋韻一直以來也是文人墨客所鐘愛的文題。”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蕭愨在初秋尚未寒時的遠眺依然裝入滿目的蒼然綠意,“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庾信在西風大作中緬懷故人離去。“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圣杜甫借風敘以秋的空曠寂寥,蕩氣回腸。“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讓我們聽到生命在秋時的頑強,在狂風暴雨中奏響生命最后華麗的樂章。“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筆下的漫山紅楓又一掃秋的肅殺凄涼,給人以生機和美麗。悠悠歲月以來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之中群英薈萃,我難以想象從古至今有多少前輩借秋韻低吟。
秋,同樣也是中轉輪回的驛站。隨著一片片翻飛的落葉與母體分離,你或許看到的只是遍體鱗傷的生命與歲月在世間流逝,而我看到的是新生命的孕育,聽到的是清脆的啼哭。秋帶來的是新生,也帶來了枝頭沉甸甸的收獲,碩果累累令果農(nóng)們將笑意酣暢淋漓地灑遍山際。
秋并不預示著那凄涼的結束,而是詩意的開始。就像風雨過后,眼前會是鷗翔魚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峰頂,腳下下便是積翠如云的空蒙山色。你要知道,一葉凋零,荒蕪不了整個金秋;一星隕落,黯淡不了萬里燦爛。
秋意的溫柔與哀傷,秋韻的燦爛與新生。我在秋韻中踏著遍地落葉而來。
【聲聲慢】
隱形的翅膀
監(jiān)利新教育 唐莉
音樂和詩歌是生命隱形的翅膀,常常在不經(jīng)意間讓你卑微的肉身得以舒展,讓你漂泊的靈魂得以奔放。
一個人的夜里,細雨敲窗,你抖落一身的疲憊,斜倚床頭,微閉雙眼。這時,沙拉·布拉曼那如天籟般的歌聲在你耳邊悠悠飄蕩,高亢震撼直入云霄,牽扯出你白日里無處訴說的疼痛,淚便漲潮般從心頭涌向眼角繼而緩緩流下,為你洗去那些不為人知的屈辱和憂傷。節(jié)奏舒緩,旋律悠揚,那空靈、純凈的聲音仿佛母親慈愛的目光撫摸你的發(fā)際,又夢幻般親吻你微涼的臉龐,那柔柔的音符如紫羅蘭的芳香喚起了一個個鮮亮的日子,你終于淺淺地笑了。
是的,生命乘著音樂的翅膀就會越來越樂觀。
有時候困境纏身,你無助得像個流浪小孩;有時候病痛造訪,你萬念俱灰如行將就木的孤獨老者;有時候苦心孤詣努力打拼,你依然輸?shù)么诡^喪氣。這時,汪國真點燃你青春的激情,你開始相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普希金那溫暖有力的詩行也為你噴薄成希望和夢想,“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會來臨。”裴多菲那鏗鏘的詩句在你的胸膛沸騰燃燒成堅定的信念;徐志摩用康河的水草和滿船星輝為你編織浪漫的云翳;舒婷冷靜地告訴你,在愛的天地,你是一株木棉和橡樹并肩屹立。
是的,生命乘著詩歌的翅膀就會越來越堅強。
伴著輕靈的音樂,目光徜徉在美麗的詩行,而你的靈魂卻在振翅翱翔。時而越過高山,去欣賞山那邊壯闊的大海;時而面朝大海,把憂郁的眼神凝成春暖花開;時而飛入城市,童年的夢想仿佛一瞬間被照亮,幸福灑滿整個夜晚;時而漫步鄉(xiāng)間,心胸頓時豁然寬廣,好像美好的未來就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即便你停歇在荒蕪的沙漠,你的心也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用熱情點燃了青春的花朵;即便你奔向茫茫無際的草原,也會幸運地看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于是,你深深地沉醉,熏熏然,陶然忘憂。
歲月流轉,紅塵誘惑不窮,你舉棋不定,悲喜交集。乘著音樂和詩歌的翅膀,你痛快淋漓地哭訴“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你癡癡傻傻地嘆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你慷慨激昂地仰天長嘯“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你望眼欲穿地期待“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那飛翔在靈魂深處的音樂和詩歌啊,真是生命中隱形的翅膀。
于是,你深深地感嘆,音樂和詩歌是如此地多情與體貼。
外面的世界越來越精彩,周圍的人好像都發(fā)了財,你羨慕了,嫉妒了,甚至恨了。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在你心中奏響,當舒伯特的小夜曲在你耳邊飄蕩,當莫扎特的安魂曲在你身邊低吟,當班得瑞的清晨沖破黑夜,當?shù)卤胛鞯脑鹿鉃M大地……你那點兒想要蠅營狗茍、急功近利的心思,你那點兒近乎卑躬屈膝、裝腔作勢的嘴臉,就漸漸地恢復平靜,然后歸于烏有。那飛翔在靈魂深處的音樂和詩歌啊,真是生命中隱形的翅膀,為你抵擋人生的驕陽冰雪,為你洗去塵世的污垢而撐起一片亮麗的天空。
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音樂和詩歌的王國里流淚歡笑,痛苦幸福,獲得生命的純凈與豐富,享受靈魂的安詳與醇厚。那么,親愛的朋友,在滾滾紅塵中,你是否也有著這樣一雙隱形的翅膀?是否也有某一段時光伴著音樂和詩歌在輕舞飛揚?
做一個熱愛學習的女人
監(jiān)利新教育 徐國喜
自讀書起,我就享受到了學習帶給我的無盡的快樂。小學和中學,名列前茅的成績帶給了我無尚的榮光。那時候,我特喜歡學校召開的每一次表彰會,聽著自己的名字被學校領導大聲表揚,然后被“請”上高高的領獎臺,領獎,合影,心里特高興,只覺得平時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回到家里,看到父母臉上因女兒得獎而綻開的笑容,心里就更開心了,因為終于沒有辜負他們的辛苦付出。因為學習成績的優(yōu)秀,我一直被父母、老師、同學呵護著,寵愛著。
讀師范時,學校對學業(yè)成績的淡化曾讓我一度感到失落,但慶幸的是,學習已成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在那么多空閑的時間里,我從圖書館里借來一本又一本的文學名著,盡情閱讀。就是在那時候,我從書本當中找到了一個又一個精神偶像:我要像夏洛蒂筆下的簡那樣做一個自強、自尊、自愛的女性;我要像海明威筆下的捕魚老人那樣即使失敗也要在精神上不可戰(zhàn)勝;我要像《荊棘鳥》中的梅吉一樣以愛的名義去擁抱生活……感謝那段能靜心讀書的歲月,讓我彌補了因在中小學忙于應試而無暇讀“閑書”的遺憾,讓我的精神得到了成長。
走出校園的象牙塔,走進社會這本大書,讓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淺薄。我就像一只在笨拙的軀殼中掙扎的蝶,無知就是我的厚厚的繭,讓我無法喘息。我努力做一名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希望每一堂課都能在學生的心湖留下一絲漣漪,但常常會產(chǎn)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我努力做一名溫柔體貼的好妻子,可有時候連自己都感覺到做妻子的修養(yǎng)還很不夠;我努力做一名有學識的好母親,但面對兒子,有時又會顯得無可奈何,因為我連他鐘愛的圍棋竟然一無所知……怎么辦?只有學習!
只有學習能彌補我的苦痛。我并不因自己的本科學歷是自學考試所得而羞愧,也不因自己研究生學習是在職研修而沮喪,因為我從來不只是為混那一紙文憑而學習。對學習,我的態(tài)度始終如一,堅持“認真”二字。有了“認真”,我終于能在續(xù)而不斷的學習中有所收獲。
蝶破繭而出的時候,會疼嗎?
從笨拙的軀殼中掙扎著伸出細嫩的觸角,翅膀因為粘滿液體依舊合攏,幾乎透明的足肢,支撐著顫抖的身體,微風吹過,它搖晃著幾乎倒下。陽光的照耀使它慢慢變得輕盈,那薄而絢爛的翅翼上色彩開始明媚,它一分一秒地強壯起來。然后,它展翅,起飛。
我相信,每個女人,都有這化蝶的一刻,完成一次蛻變,讓人大吃一驚。對于我來說,唯一能依賴的就是不斷地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同事學習,向他人學習……
很欣賞一句話:不是因為我們是女人、母親、妻子,所以必須證明自己優(yōu)秀;而是因為我們是女人,也同樣是優(yōu)秀的,飛翔著,我們有屬于自己的舞姿和風采。
沁園春·培訓
監(jiān)利新教育 荒漠
湖北二師,教育搖籃,楚天師資①。望校園廣闊,樓群林立;莘莘學子,勤奮努力。運動場上,林陰道中,男女老幼健身齊。憶往昔,嘆大學不再,青春易逝。
素質提高工程,令全省教師爭相聚②。看報告大廳,人頭攢動;階梯教室,座無虛席。圖書館里,計算機室,如饑似渴正學習。展未來,盼農(nóng)村教育,比肩城市。
注:①湖北二師,即湖北省第二師范學院,前身為湖北省教育學院,系全省教師培訓基地。②指湖北省農(nóng)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部分學科培訓在湖北二師舉辦。
【平淡!
分魚
監(jiān)利新教育 聶俊
“分魚啦,分魚啦!分了魚好過年喲!”瘸腿李大伯來回在隊里叫喊著。
不一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陸陸續(xù)續(xù)從家里出來。他們有的抱著小孩,有的挽著竹籃,有的端著筲箕,不約而同地到村東頭余大毛子家門口集合,一個個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分魚。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笑容,希望今年能夠分個好魚,為明天的年三十準備一桌豐盛的團年飯,“年年有余(魚)”嘛。我們這些“狗精靈”也來湊熱鬧,拼命往人最多、魚最大的地方擠。
在人縫里,我看見了父親。他微低著頭,眉頭緊鎖,左手伸在上衣破口袋里,右手挽著那個破了很大窟窿的籃子,緊貼在張大憨的后面。
“按人頭來分,一個人頭一斤半!”隊長把話說明了。
“王四茍,七斤半!”稱秤的許木匠邊稱邊呼叫著。
隊長忙把兩條又大又紅的鯉魚放進了四茍的籃子里。待四茍準備離開時,他忙從地上拿起一個鳊頭討好地說:“送你一條大鳊子,明天好蒸著吃。”
“朱想銀,四斤半!”
“許發(fā)財,六斤!”
分到魚的都喜笑顏開地回家了,偌大的一個土場上,最后只剩下不到十來個人了。
“張大憨,七斤半!”
張大憨喜滋滋地提著一條大青魚,頭也不回地往家里跑。馬上就要輪到父親,我一直盯著那小山似的魚堆,生怕別人把大魚都拿走。
“珍祥,六斤!”
是在喊父親的名字。我忙從隊伍的最后面跑到魚堆前面,真想把隊長面前那么多的大魚捉一條放到父親的籃子里。
“你們家就分土憨鲃和刁子魚吧!”隊長不屑地說。
“這怎么行啦,您也知道,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別人都分到了大魚,總該分條把大一點的魚也好下蒸呀!”父親低著頭說。我們那里有一個習俗,就是過年一定要有“三蒸”,即蒸魚、蒸肉、蒸菜。
“我說這么分,就這樣分!”隊長沒有絲毫的同情心。
“怎么了,快分呀!時間不早了,各人都要忙著過年的事!”后面等待分魚的人發(fā)起了牢騷。
“你想不想要,再不拿走,一條魚都沒有!”隊長露出了兇相。
父親再沒有與他理辯,他垂著頭,挪出雙腳走出人群。我一聲不響地跟在父親的身后回到家里。
母親從父親的表情就知道沒有分到好魚,忙安慰父親說:“算了吧,不就是魚嗎?不吃還能掉塊肉嗎?”
父親沒有說話,他把一籃子小魚潑到堂屋的正中央。我們一家人圍著魚,默默不語。末了,父親抬起頭,凝視著我們說:“魚可以不吃,但你們今后一定要爭氣呀”!
分魚的事情已過去三十余年了。如今,我們和父母相隔很遠,每到過年,我們一家三口都不會忘了帶幾條又大又紅的鯉魚回家。
平淡是福
監(jiān)利新教育 劉紹梓
又逢周末,恰也天公作美,風和日麗。午飯過后,兒子提議到外面去玩,妻和我都很贊同,于是三輛自行車哼著小調出了門。
駛離城區(qū),向鄉(xiāng)下邁進,喇叭聲、叫賣聲漸行漸遠,耳根一下子清靜起來。雖已難聽到鳥語,但還能聞到油菜花香。兒子騎著童車,時而在前面疾馳,時而調轉車頭,撇回我和妻身邊,像一頭小馬駒,歡快地奔跑著。我和妻漫不經(jīng)心,有一腳沒一腳地踏著。
村莊在我們的車輪旁一個接一個地遠去,大路走過走小路,展現(xiàn)在眼前的已是一條蜿蜒的土路。
兒子問:“還往前走嗎?”
“走,土路騎車才帶勁。”我回應。
我們仨又顛簸地向前進。路兩旁是廣闊的農(nóng)田,油菜花開得正茂,金燦燦的,在陽光下更惹人眼,高坡低洼,遠遠近近,連成一片,似繁星,似波浪。還有豌豆苗,綠葉叢中鑲著些許紫色的小花,或隱或現(xiàn),宛如夏夜的小曲,縹緲,清揚,沁人心脾。
不遠處,有幾戶人家。走近,幾個老農(nóng)閑坐著曬太陽,拉著家常。
我不禁感嘆:“兒子,爸媽老了能這樣過日子多好。”
“嗯,是不錯。”兒子附和著。
“那你認為我們現(xiàn)在過得咋樣?”
“還行吧,有空也能一起出來玩,蠻好!”
兒子的話似一股暖流涌入心房,讓我感到無比地欣慰和幸福。是啊,生活的狀態(tài)取決于心態(tài),貧苦一生也能笑靨如花,富有一世卻可苦臉似炭。
平淡地活著,真實地過日子,幸福就在身邊。其實,幸福猶如路邊的小花,無處不在,只是我們太匆忙,沒去在意。
平淡是福,至少我這樣認為。
伴著夕陽,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
【縷縷香】
在太陽下,那燙熟的馬齒莧顏色由淺綠變得青黑,慢慢蜷縮,漸漸失去在菜園里蓬勃的風采。如果是連續(xù)晴天,菜就會很快曬干。如果是陰天,菜就會懸掛在屋檐下晾著,偶爾一陣風吹過,菜的清甜味就鉆進鼻孔。
——監(jiān)利新教育 羅小滟
剛出鍋的團子外觀晶瑩白皙,光潔如玉,用筷子一戳還有些彈性,輕輕劃開,在慢慢飄散的白氣中,一股稻米的清香夾著臘肉的芳醇撲鼻而來,咬上一口,軟,溫,糯,滑,那滋味讓人真是回味無窮啊。
——監(jiān)利新教育 楊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