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
風起,吹過長安三萬里。端午的黑米粽子、黎明的菜市場、種在荒野的種子、收藏夾里的歌單……且隨他們開啟一段別樣旅程。
【人間煙火】
菜市場
淮安外國語23級4班 朱彤萱
黎明的盡頭,升起早安的煙火。為了聽到最響亮的叫賣,我快步奔向菜市場。
菜市場里菜刀碰撞砧板的咚咚聲,鬧鬧嚷嚷又讓人感到妥帖安穩(wěn)。瓜果蔬菜的清香,生鮮肉蛋的腥甜,香料攤散發(fā)的辛辣,刺激著嗅覺,引誘著味覺。燈籠似的柿子,白花花的蘿卜,綠油油的青菜上還沾著“珍珠”……紛然雜陳,光影交互,織成一幅色彩鮮艷的圖景。這是田地回饋給辛勞的寶藏,集聚了人們的汗水和笑容。
攤主們也都是身懷絕技之人。挑選西瓜,一看一拍,干脆利落,“這個好,包甜”;拌夫妻肺片的手在空中飛舞,調(diào)味總能恰到好處;賣長魚的一邊聊著天一邊剔著魚骨,手起刀落,絲毫不耽誤。
李大伯家的豬肉,新鮮,周圍很有口碑。買排骨時媽媽總會在肉上比劃幾下,大伯心領(lǐng)神會,锃亮的剔骨刀橫推豎拉幾下,按住排骨的一端,手起刀落咚咚幾聲,排骨便剁成了小段,一邊收攏裝袋一邊用一口正宗的淮安話介紹道:“這都是上好的排骨,本地的黑豬肉,早上運來新鮮的哩!”眉飛色舞地介紹完,用手一掂量:“兩斤多點,就算你四十吧!”又怕我們不放心,放秤上一稱:“2斤1兩!”我不禁佩服起大伯這技藝。大伯笑瞇瞇地將肉遞給我:“吃得好下次再來呀!”轉(zhuǎn)向又去招呼別人買家。
買菜是一種藝術(shù),和烹飪是呼應(yīng)的。只有買好食材,才能做出美食。而一大早在菜市場買菜,不僅要挑選,還要和大媽們拼“手速”。稍微慢了,剩下的就只有殘枝敗葉。賣菜攤位人滿為患,賣菜大伯腳下像是踩了風火輪,在三米長的攤位里移步,臉上掛滿笑容,熱情招待每位客人。媽媽在一旁教我買菜。“蘿卜一定要買表皮光滑,手感沉的;韭菜要買窄葉的,那樣口感才濃郁;洋蔥要買表皮干的,有茶色紋理,紫皮的;再帶點白菜,切記是苞芯緊實,淺黃芯的,有黑點的不要……”真是長知識了!
從買菜的人群中擠出,已是滿頭大汗。看著手中五顏六色的袋子,心中沉甸甸的滿足。如果再去早餐鋪點上一碗豆?jié){,來一根油條,咦,幸福日子。
菜市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底色,藏著一個家庭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藏著許多普通人的生活希冀。如果你想了解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就一定要去逛菜市場。
趕集
漣水濱河初中21級10班 寧彤
總有人說現(xiàn)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那你不妨去看看鄉(xiāng)下的煙火氣,感受鄉(xiāng)下的趕集。
大紅燈籠高高掛,距過年還有數(shù)十天,街上早已熱鬧起來。從街頭到街尾,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處的廣告牌,無一不是紅紅火火,喜氣洋洋。循環(huán)播放著《好運來》,街上有賣煙花的,有賣雞鴨魚肉,有賣堅果喜糖的,無一不透著煙火氣。
走進肉鋪,小販們割著左一塊右一塊的肉,門外早已排上了長龍,買肉包包子、包餃子、炸丸子……店里不斷傳出討價還價挑肥揀瘦的聲音。
走進超市里,那些從外地回來的小輩們,都是幾箱牛奶、幾箱年貨地往車里裝。門口掛著的大紅燈籠,轉(zhuǎn)了又轉(zhuǎn),似乎在等有緣人將它取回家。走進煙花爆竹店里,清一色的鞭炮陳列在貨架上,大人牽著孩子,挑選著煙花。走進水果攤上,砂糖橘、紅富士大蘋果,應(yīng)有盡有。過年嘛,就圖一個紅紅火火,圖個吉利開心。
到了大年三十,在歡聲笑語中盤點收獲分享希望,在春晚小品中感受快樂,在熬夜守歲中聊起日常。屋外更是美麗,煙花五顏六色在天空中炸開,村莊里響起了一陣又一陣歡呼。
市井長巷,聚攏起來是煙火,攤開正是人間。
【歸途萬里】
且借春風不言棄
淮安外國語22級14班 郭子清
這是那個繁花似錦的長安,覽閱錦繡山河,回眸大唐盛世,泱泱九州,在那個時代夜色中燈火璀璨。
跟著李白乘舟賞了揚州月色,跟著高適舞槍看那鄉(xiāng)野風光,但旅程不止于此,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生為何有交集,只因那長安。泱泱長安三萬里,它可以是盛世大唐的廣闊壯麗,也可以是現(xiàn)實與理想的浩瀚星河;三萬里,它是從灞橋柳到《陽關(guān)雪》,它是從大明宮到都護府,它是從盛唐風雅到安史之亂,它是黃鶴樓,是揚州,是二百八十九年的榮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長安,那是自己的理想彼岸,卻不知自己與長安隔著遙遙三萬里。哪個人的啟程不是想要“一覽眾山小”,誰不覺得自己是大鵬,終有一日會“扶搖直上”?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想要與做到。
長安遙遠,一直在等人們用前進的腳步來丈量。愿我們“縱離長安三萬里,且借春風不言棄”!
別樣的旅程
淮安外國語22級12班 宋澤佳
晚上爸爸來接我,他說:“端午你回去嗎?你老妹想你了!蔽彝徇^頭,看人行道上的樹木郁郁蔥蔥,說,我回去。
端午當天晚上,我們在院子里吃晚飯。青灰的石磚上,高木凳子拼在一起!拔也怀院诿佐兆!”妹妹大喊。糯米正與牙齒糾纏,忽然感到嘴里生出一種竹葉的清香。低頭,正是妹妹不吃的黑米粽子,原來粽子不僅分甜的和咸的,也分濃烈的和清雅的。誠然,黑米粽子是不符小孩子的胃口的。同樣的粽葉,同樣的糯米,竟然生出如此多的口味;就像腳下一片土,有些仍留在腳下,有些被制成了手中的瓷碗。
風起風落,世事變化真是毫無規(guī)律可言。我以后會成為怎樣的一顆粽子?我不知道,但何必這么急于剝開自己的粽葉呢?天色漸暗,端午離我們也就越來越遠了,我喜歡這黑米粽子,有如此時沉默而黯淡的湖藍天空,青蒼遼遠。
又一天晚上,我和妹妹在房間,媽媽端來一碗飽滿的果子。有的青中帶黃,有的黃中帶青。媽媽對妹妹說:“你不是想知道李子是什么樣的嗎?這就是李子!比齻人,各拿了一個吃,媽媽酸得呲牙咧嘴,妹妹酸得倒吸冷氣,只有我沒啥感覺。碗里都是沒怎么熟的,比較硬也澀。妹妹正在換牙,吃硬的怕疼,也怕酸,于是丟手不吃。本來是買給她的李子,結(jié)果基本都交我解決了。那種自然的原汁原味的酸,讓我感覺到一種真實,就像剛跑完步一樣。
冰磚這種東西,我本來只在蘇童的文章里見過。后來爸爸給我?guī)硪粋,不知道從哪買的。它實際上是磚形的冰棒。咬下去真的很冰,我的牙齒被粘住了也酸又麻木。過了一會,嘴巴里就涌出濃郁的牛奶味。爸爸小時候吃過嗎?他買這個是因為一時興起嗎?他知道我讀過蘇童的那段文字嗎?一切都很有意思。
我想起,宗老師讓我們寫中秋漂流祝福的時候,里面有一句:愿所有的愛都不必翻山越嶺。宗老師說她之前有個學生說,正因為翻山越嶺,團圓才顯得彌足珍貴。這個學生家住得很遠。有時,回家是一次別樣的旅程。就如蘇子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沒有目的地,因為人生永不停息,而在這個旅程中,會有很多次出發(fā),僅僅為找一個很溫暖的客棧,休整之后再次啟程。
最理想的客棧就是家。在那里,徹徹底底地把心放下,去觀賞,去品嘗,去暢想。然后,元氣滿滿,風雨兼程。
【夏日香氣】
熬藥
溫州翔宇初中21級16班 林祺然
嗓子干,鼻息熱。媽媽說上火而已,很普通的小毛病。但她還是去給我開了中藥。
回來就吩咐說:“去把藥煎了!
“多少水?”我問。
“大概沒過藥材一兩厘米。”
我自認為還是有點生活能力的。跑到廚房,從柜子里拿出專門煎藥的陶鍋,然后在陶鍋里面裝了一些水,用兩手捧著搖了搖,再翻過來倒了,就算是清洗了陶鍋。
從柜子上取出棕色的紙包。打開,一股藥味撲面而來。我把藥倒進陶鍋,洗了兩遍。接下來就要加水了。琢磨一下,我拿出一個碗——這樣可以更精準地計量,少了會糊鍋,多了喝不下呀。
接了一碗水,倒進陶鍋里,但是里面沒有任何變化,水全部都順著藥材縫隙流了進去,大到葉子,小到細渣,連一顆晶瑩的水珠都沒有沾上。
又接了一碗水倒了進去,看起來還是沒有變化。水加得那么少,到時候不會煎焦,變成藥炭吧?如果藥材變成藥炭,肯定會受到媽媽的斥責,我想了想,又加了一碗水。鍋里仍然沒什么變化!奇怪呀,我平時喝中藥大概只需要喝一碗的量,但都加了三碗水,怎么還不夠呀。于是我又加了第四碗。
感覺水還不夠,可真奇怪了。我也不想管那么多了,端起陶鍋,準備把它放在煤氣爐上煎,發(fā)現(xiàn)好像有點重。好在雙手把穩(wěn),還是可以架上煤氣爐的。順便再調(diào)整一下位置,讓陶鍋平穩(wěn)地放在上面。
點上火,我就去看電視了。
后來媽媽叫我過來喝藥。我走進廚房,廚房里放著一個平時裝湯的陶瓷碗,里面盛著棕色的,散發(fā)著特殊氣味的液體。
“怎么這么多?!”我驚訝地看著媽媽。
“肯定是水放多嘍!眿寢屢桓笔虏魂P(guān)己的表情。
暈,看著那巨多量的中藥,我腸子都悔青了!
這個夏天,我在長大
淮安外國語21級4班 華新瑞
夏日的清晨亦有些許涼意,乳白木桌上那三碗熱氣騰騰的腰子面是我成長的見證。
關(guān)火,裝面,小心翼翼地把這費盡心思的腰子面端到桌上。
放下碗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向“壽星”的房間,將他推出來。到桌前他看了看桌上的面愣了愣,轉(zhuǎn)頭問我:“這是你為我做的?”我連忙點頭。
父親趕忙放下了手機,拿起筷子就吃,我在一旁期待著老爸的評價,突然想起了什么,喊道:“鹽加多了!”父親面不改色,與停頓在半空中的筷子有些不合:“沒事,讓我嘗嘗咱家大廚新創(chuàng)的‘咸面’”。當筷子送入嘴中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緊張于這即將降臨的評價!班,不錯!鮮!很鮮!”父親邊說邊去吃下一筷子。
我拿起我的那碗,嘗了一口,確實,高湯與平菇起到了提鮮的作用。菜也燒得很軟很軟——老爸向來都喜歡吃軟嫩一些的食物。老爸呼嚕呼嚕的便將面全都吃完了,這次竟罕見的連湯都一點不剩。吃完后,打了一個響嗝,到沙發(fā)上躺著去了?粗习帜樕戏浩鹆思t潤,連眼睛都多了幾分光澤。我知道,他很滿意。
回想當初選禮物時的猶豫,是寫一封感恩信,還是買個小禮品給他?但最后我選擇了從網(wǎng)上學習如何做面條,還特地向老媽請教了一番。因為我知道老爸對那些花哨玩意與形式主義并不敏感,而每次我?guī)图依锓謸覄?wù)時他總會很高興,且逢人就說,所以我想這一定更有意義?磥,我這幾天的準備與練習沒有白費。
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老爸已經(jīng)躺在沙發(fā)上睡了。這幾天他太累了,難得休假讓他多睡會兒吧。我到房間中拿了一床小蓋被蓋在他身上,轉(zhuǎn)身去廚房刷碗了。
或許這碗面的賣相不太好看,味道也絕對談不上好,但老爸卻很喜歡。因為他所喜悅的更是我長大了吧,不再浮于表面,而是靜心沉潛,懂得以行證言。
后來,老爸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動態(tài):兩張照片——一張是那碗面條,一張是我刷碗時的背影,配的文案是:這個夏天,兒子長大了。
是的,這是一個長大的夏天。
微微
淮安外國語23級7班 宗倚帆
我酷愛聽歌。于我而言,快樂正是滿心歡喜地打開網(wǎng)易云,插上耳機。
有次大課間,偶然聽見一個女生哼了首歌,好歡悅的歌!像那些此起彼伏大山綠油油青蔥的輪廓,這清新的曲調(diào)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
我問,女生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微微》,很火的一首歌,你不會沒聽過吧?”我沒有回答她,默默記在了心里。
微微,前奏撥人心弦,像是循環(huán)的鋼琴前曲,我默默地聽完了這首歌,它像是在贊頌從困境中逆流而上的人。“微微就是秋天里每片落葉/微微就是彩虹里每滴雨點/微微她很渺小卻不知疲倦……”與浩瀚的宇宙相比,我們渺小,但也可以擺脫弱小。
輕輕一點翻了翻評論區(qū),二樓說:“之前為了準備高考,媽媽從很遠的地方搬過來陪我走讀,每天媽媽吃的清湯寡水,卻給我日復一日做了營養(yǎng)早餐,打心底里覺得成績不好對不起媽媽,對不起老師一次一次的期待,但自己就是學不好,壓力很大,幾乎每天學習完以后就偷偷哭,一天學校晚自習,廣播里放了《微微》,眼淚就繃不住了!2021年5月的一條評論,卻讓很多人感同身受,心酸。
微微就是我們!原唱傅如喬何嘗不是這樣,很多人質(zhì)疑她的音色,她就拍拍胸脯自信地說:“我有東西的!”
多少次在跌跌撞撞中學會堅強,多少次在迷茫之中尋找方向,多少次在跌倒之后再站起來面對。而今,多少年后再次唱起《微微》,我想,縱然長夜漫漫路迢迢,我也要勇敢去闖。
禮物
漣水濱河初中21級8班 左梓涵
看著抽屜里抽出的一沓卡片,我陷入沉思。每年母親節(jié)給你做的賀卡,你都保存的很好,除了紙張有些泛黃,竟找不出其他的瑕疵。看著那些稚嫩的筆跡,粗拙的話,視線模糊,淚來了。
這幾年的壓力很大,在老家生活和來到你身邊完全不一樣,難以適應(yīng)。上了初中,和你的爭吵沒怎么斷過,爸爸也總是調(diào)侃我們母女倆在一起簡直就是機關(guān)槍互噴。我也想過會不會是自己的問題,但想到了你對我說的那些戳心的話語,又忍不住咬牙切齒。
無意中看到看到了你年輕的照片,雖然像素不太好,但可以看出是亭亭玉立的美人,烏黑的頭發(fā),白皙的皮膚。我抬頭望了望忙碌的你,眼角有皺紋了,整日的風吹日曬讓你看著沒有往年的那種精神氣了。我思索,要不是因為我,你是不是不會那么累了?
于是,我走到了你的面前,抱著你說:“媽媽,要不是因為我,你也不用這么累了,對不起,我拖累你了!”你轉(zhuǎn)身抱著我,笑中帶淚說:“傻孩子,你怎么這么想?媽媽最愛的就是你,是你讓媽媽感受到了人生的幸福。要說負擔,那也是甜蜜的負擔。”
生日那天,我給你買了眼霜,另寫了一張賀卡送你。你很開心,將賀卡存放到了一個抽屜里,又指責道:“花那么多錢干嘛?媽媽又用不到這些。”我看著眼前忍不住發(fā)朋友圈炫耀的你,淚眼朦朧。因為我,你整日沉浸廚房,研究美味佳肴;因為我,你放棄了自己的生活,三餐四季都圍繞著我;因為我,歲月的痕跡在你的身上尤其明顯……
如果不是我,你現(xiàn)在會不會更開心呢?你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變的,“不會,你是媽媽的‘開心果’,媽媽的開心和甜蜜都來源于你!”
我讓你更加勞累,更加辛苦,但我也帶給了你快樂和幸福,我是你甜蜜的負擔,媽媽,愛你!
【文苑擷英】
我試圖用你對待我的樣子照顧你,那種慢,那種仔細?蛇是不小心將攪拌的海藻泥濺上了你的衣服,暈出小小的污漬。原來,愛的付出并非想象中的簡單,要更慢更仔細,哪怕被風吹皺了容顏。
——淮安外國語22級2班 韓沐純
先將這柿子洗凈,放在大缸里洗刷,再整齊地鋪在院子里,經(jīng)過半月余的曝曬,柿子變軟扁平,曬出糖霜時就可以收了。這期間,外婆無數(shù)次在下雨天將柿子拖進屋內(nèi),天晴時又再次拖出來。
——漣水濱河初中21級11班 韓佳欣
他們曾經(jīng)一起去過海邊、山上、森林,他們曾經(jīng)一起去過電影院、博物館、公園,他們曾經(jīng)一起去過餐廳、咖啡館、書店……聽著他們的故事,我的筷子放下了,媽媽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滿著對過去的回憶;爸爸眼角的皺紋似乎也消失了,那個因為偷玉米而被人追了半個村子的少年仿佛又出現(xiàn)了。
——溫州翔宇初中21級1班 陳好
本版編輯:凌雷